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本文运用德尔菲法筛选变量,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的方式获取本研究的第一手资料,并运用李克特态度量表法,得到我国县域金融监管法律问题的具体参数,通过对参数的分析总结出我国县域金融监管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有:县域金融参与者对法律意识薄弱、县域金融监管法律体系不完善、县域金融监管主体法律问题突出、县域金融监管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征信机制不畅、县域金融监管人员设置重复和专业人才匮乏并存。  相似文献   

2.
施倩 《财政监督》2011,(17):66-67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金融监管的弊端暴露无疑,促进了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创新。国际金融监管呈现了新的趋势,美国和英国等国率先明晰金融安全、金融消费者权益等监管价值,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在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缓冲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护了我国金融安全和稳定。然而,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迫切需要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3.
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由于现行的金融制度仍不适应农村金融需求,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需大力加强。本在完善金融体系、金融改革、金融监管体系等各方面,提出加大县域经济金融支持力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县域金融蓬勃发展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而县域金融监管体系却呈现机构萎缩、职能弱化,亟需构建以县级人民银行为主体的县域金融监管体系,提高监管能力,有效防范区域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5.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新框架与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金融危机中暴露的监管缺陷,美国正在进行"大萧条"以来最为全面的金融监管改革.本文在宏观和微观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框架下介绍了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了围绕改革的主要争论,并对国际金融监管改革趋势进行总结比较,认为美国这次金融监管改革将从监管标准、方法、模式和理念等方面重构美国金融监管体系,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定有序的金融市场新秩序,防范金融危机重演.  相似文献   

6.
董新贵 《金融与市场》2016,(4):29-32,73
“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健全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标准的监管规则,实现金融风险监管的全覆盖.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全球主要发达国家均对本国金融监管体系进行深刻反思和一系列改革,本文比较了美国、英国、欧盟、俄罗斯四个国家金融监管体系改革模式和具体措施,分析我国金融混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以及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框架的初步建议.  相似文献   

7.
开放条件下的中国金融监管体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监管体制在开放条件下面临许多挑战和问题,关键在于现行监管体制滞后于国际发展和实践需要,不能适应混业经营的发展要求。应逐步推进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基础上建立"中国金融服务监管局"作为整个金融业的最高监管机构。同时应转变金融监管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县域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其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积累。在当前"三会"自成体系、各司其职,且县域地区几乎不设分支机构的监管体系下,县域金融风险管控,金融秩序维护等方面监管缺位问题逐渐显露,阻碍着县域金融的健康、稳定、快速发展。本文以佳木斯市所辖县市为例,分析了当前县域金融监管体系的缺陷,并对优化县域金融监管模式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纵观美国、英国、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其金融监管机构在后危机时代更加重视金融领域的消费者诉求和消费者保护,包括通过立法修订和金融行政改革等措施以矫正交易双方不对等的交易地位。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对于我国的金融监管和立法改革而言正当其时。本文梳理并总结了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的体系框架和改革进展,简述了我国金融监管在此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总结了英国金融消费者保护体系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施倩 《财政监督》2011,(6):66-67
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得金融监管的弊端暴露无疑,促进了金融监管的改革和创新。国际金融监管呈现了新的趋势,美国和英国等国率先明晰金融安全、金融消费者权益等监管价值,对金融监管进行了改革和创新。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在金融危机中充分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缓冲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护了我国金融安全和稳定。然而,在后经济危机时代,我国金融监管体系还存在一定的弊端。迫切需要创新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区域金融监管机构的设置及其职能配置,即区域金融监管体制问题的实质,是区域金融公共产品的供给模式选择及其动态调整.在当前区域金融体系、特别是县域金融体系不断建立完善的情况下,应当统筹考虑货币信贷政策实施、微观审慎监管、金融稳定和金融服务之间的交叉效应,整合县域金融监督管理职能,实现统一监管,从而提高县域金融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12.
在金融监管体制及监管目标发展的新趋势下,"目标型监管"及"金融服务法"理念的引入能促进我国金融监管的重大变革.金融监管模式的谨慎稳健与资本市场统合立法的激进创新有机结合,是我国金融监管领域改革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金融监管主要理论的回顾,说明了美国金融监管政策的演进与当时主流经济学流派的观点密切相关.危机过后,美国对原有金融监管制度进行了改革,美国金融监管改革法案的通过势必将对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产生重要影响.我同要以此次美国金融监管改革为契机,认真审视、反思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在立足于本国金融发展环境的前提下,借鉴、吸收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国内金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金融监管是金融管理当局基于金融规则对金融活动进行的监督管理。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典型的多边分业型监管体制。而在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中,金融混业经营以及混业经营的载体——金融控股公司已大量存在。金融监管体制与金融法律安排已严重滞后于金融实践。顺应世界范围的金融混业经营大势,并尊重我国金融改革与创新实践,迫切需要我们借鉴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改革和金融立法经验,逐步改革和创新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和金融法律安排,最终实现由“多元监管体制”向“一元监管体制”的转换。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海南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县域经济金融的发展,其中也存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偿债风险、县域金融监管薄弱和金融风险案件突发等问题。对此,应着力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的风险,加强县域金融监管,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内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地方金融组织不断增加和新型金融业态迅速发展,地方性金融风险逐渐暴露,特别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区域性、系统性风险防控压力不断加大,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完善的紧迫性日益加大。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发展现状、改革探索与潜在问题,发现我国地方金融监管在理顺监管职责、健全监管协调机制、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问责等方面仍存在改进空间。为进一步健全我国地方金融监管体制,我国应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防控地方金融风险和实施地方金融组织监管两大职责,并改革完善地方金融监管体制、建立监管协调机制和优化地方金融生态。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围绕邓小平同志提出的“真正银行论”和“金融核心论”,记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推进金融改革、金融现代化和金融监管方面取得的进展,分析揭示了当前金融改革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在邓小平金融理论思想指导下进一步加强金融监管、推进金融改革发展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现代经济实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我国针对县域金融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有的已对县域金融促进县城经济发展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果,对县域金融存在的问题有更深刻的认识.然而,专门从金融监管的角度研究县域金融的文献非常有限.本文整理了县城金融监管的相关文献,以弥补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海南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县域金融组织体系不断完善.随着县域经济金融的发展,其中也存在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出现偿债风险、县域金融监管薄弱和金融风险案件突发等问题.对此,应着力控制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中的风险,加强县域金融监管,完善地方金融机构的内控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地方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立足县域小微金融发展实际,结合福建省南平辖区县域小微金融的实证调查,分析县域小微金融发展与监管存在的缺陷,从实践角度提出促进县域小微金融可持续发展,构建适合我国实际的县域小微金融监管体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