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与路线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宗良  李建军 《中国金融》2012,(13):56-57
在当前形势下,为顺利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应继续稳步扩大人民币的贸易结算功能、优先发展亚洲市场并争取在大宗商品上的计价权自2009年7月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正式启动以来,人民币跨境使用取得重大进展。2011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累计发生2万亿元,以人民币进行结算的对外直接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分别累计发生201亿元和907亿元。同时,货币互换规模不断扩大,目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计价结算货币、储备货币以及境外流通等角度,分析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分析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使用主要集中在港澳地区和周边国家,人民币在境外的流通量和存量都较为有限,人民币国际化水平尚不高。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我国应大力推进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加快推进跨境人民币投资、建立健全人民币回流机制、加快建设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循序渐进推动金融开放。  相似文献   

3.
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计价功能发展滞后的原因,指出发展人民币贸易计价在汇率升值及贬值时对宏观调控的影响存在差异。通过研究借鉴德国马克以及日元计价发展的国际经验,提出了推动人民币跨境贸易计价发展的五大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是国家推进经济金融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促进贸易的便利化,有效提高国际竞争力,顺应国内外市场和企业的需求,缓解我国长期大规模顺差局面,加快推进人民币实现国际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09年7月正式启动以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增长较快,但由于目前还处于推广阶段,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与阻碍.本文对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国外推动跨境贸易本币计价的主要模式和经验,提出推动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民币国际化在快速推进,但人民币计价在跨境贸易、国际金融市场及涉外经济统计和管理方面中表现明显滞后.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我国涉外业务中人民币计价的功能和意识亟待提高,相关政策制度亟待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和人民币国际化实现路径为视角,基于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对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具有现实必然性和历史可考性,且须在遵循国际货币职能递进的假设下分阶段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现实考察亦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推动了人民币的跨境和国际使用,拓展了人民币跨境金融交易渠道,促进了人民币离岸市场发展;实证分析进一步显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具有显著的影响,人民币互换和离岸人民币存款会对人民币国际化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本文从宏观政策、金融环境和企业环境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汪飘 《云南金融》2011,(8Z):9-10
自从2009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五个城市成功试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随之逐步扩大,商业银行代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加速扩张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从现状出发,在介绍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作用之后,指出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及实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人民币投资渠道拓宽、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风险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自从2009年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在五个城市成功试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随之逐步扩大,商业银行代理的跨境贸易人民币业务加速扩张并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本文从现状出发,在介绍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作用之后,指出了人民币跨境结算的影响因素及实际结算业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支付清算体系建设、人民币投资渠道拓宽、金融产品创新及金融风险监管等方面提出了推进人民币跨境结算、提升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发展,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缓慢而实质性地向前推进。未来五到十年内,人民币仍应将主要目标确定为亚洲区域内广泛使用和流通的货币,尤其是作为跨境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并初步形成人民币计价的开放式金融市场框架,为实现储备货币功能创造市场条件,也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关键货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跨境贸易的视角,探讨了人民币现阶段出口本币化、进口外币化的计价结算模式,并在理论上对日元与欧元的国际化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如果采取类似于日元或欧元的国际化模式,在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背景下,都存在风险。政策当局需要权衡利弊、懂得取舍,找出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货币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本轮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人民币在亚洲乃至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随着我国与东盟国家及内地与港澳地区的贸易、投资和人员往来关系迅速发展,以人民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的问题引起了政府部门和理论界的高度关注。未来五到十年内,人民币仍应将主要目标确定为亚洲区域内广泛使用和流通的货币,尤其是作为跨境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并初步形成人民币计价的开放式金融市场框架,为实现储备货币功能创造市场条件,也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后,确定进出口交易双方人民币结算的现实需求与潜在需求具有重要的政策价值。本文通过典型样本调查,对企业将人民币作为计价结算币种的意愿因素进行了双向分解,剖析了交易双方博弈的策略地位以及货币替代条件,初步确定出当前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需求的主要切入点。本文认为,要发挥好跨境贸易中的人民币计价结算职能,需要同时加快人民币境外流通安排以及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跨境贸易的视角,探讨了人民币现阶段出口本币化、进口外币化的计价结算模式,并在理论上对日元与欧元的国际化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如果采取类似于日元或欧元的国际化模式,在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的背景下,都存在风险。政策当局需要权衡利弊、懂得取舍.找出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货币国际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国际化是指人民币获得国际市场的广泛接受,在世界范围内行使货币功能,逐步成为贸易计价货币和结算货币、金融交易和投资货币,以及国际储备货币。2009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试点,2011年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正式推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自此启动。背景和历程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的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为国际市场广泛接受,这个国家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经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年的推动和发展,人民币国际化、区域化进程缓慢而实质性地向前推进。文章认为,除了加快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外,鼓励采用人民币在贸易和投资中广泛计价,再推进人民币作为主要的结算货币,稳步推进人民币作为债券的计价货币。未来五到十年内,人民币仍应将主要目标确定为亚洲区域内广泛使用和流通的货币,尤其是作为跨境贸易的主要计价货币、结算货币,并初步形成人民币计价的开放式金融市场框架,为实现储备货币功能创造市场条件,也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成为亚洲地区关键货币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6.
孟莹 《时代金融》2014,(14):132-133
本文针对人民币国际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新业务新机遇,分析了商业银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发展背景和现状,阐述了随着人民币跨境使用的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应如何紧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抓住机遇,进一步根据政策以及经济环境和客户需求的变化,创新产品,采取适宜的业务模式,发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设想及展望。  相似文献   

17.
蔡亮 《云南金融》2009,(11):16-17
2009年7月2日、3日,中国人民银行分别公布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管理办法》及其《实施细则》。接着6日,首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下款项.由中国银行(香港)汇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另一笔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下款项,经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汇至香港汇丰银行。这些动作,意味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体系中正式由计价货币的形式跨越至结算货币的形式。也意味着人民币国际化终于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相似文献   

18.
基于国际贸易计价货币的选择视角,从国家因素、货币因素、贸易因素和其他因素四个方面阐述计价货币的选择,梳理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计价结算的演进历程,剖析了我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现状。最后,提出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收益成本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契机,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启动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式起航。本文在分析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实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收益与成本,并提出了构建通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尽快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和增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陈莹 《海南金融》2010,(9):36-38
全球金融危机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良好契机,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启动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正式起航。本文在分析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背景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实行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收益与成本,并提出了构建通畅的人民币回流机制、尽快建设离岸金融市场和增强人民币跨境流动监测管理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