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日、德债权国投资收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继日本之后的第二大债权国,但其债权国地位对国民财富效应的影响却是负面的。究其原因,中国对外资产负债结构的不合理是关键。因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以改善不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从而得以享受债权国利益。  相似文献   

2.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缺乏使经常账户失衡的自动调节机制,还会形成资本从大国向小国大规模溢出的效应,是全球经济不平衡的根源。若不消除,全球经济失衡在未来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债权国和债务国都应该对此有充分的认识,采取共同行动完善国际货币体系,降低全球经济失衡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中美金融关系的失衡主要表现为双边资本流动的结构性失衡以及两国在金融政策博弈中的地位不对等。金融发展模式的巨大差异是导致中美金融关系失衡的重要原因。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美两国的金融发展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然而,中美金融关系失衡的调整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中国须本着务实的态度不断为摆脱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依赖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近来中国转增持日本国债,被人们理解为外储多元化的积极信号,但在笔者看来,被动的转持日本国债无助于消除中国外储管理风险,更不可能根本转变全球财富分配失衡的格局。在过去30年中,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外汇储备国、最大的资本净输出国和全球第二大对外债权国。一方面,这  相似文献   

5.
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失衡直接导致了中美贸易的失衡以及中国在中心—外围模式中的权利和义务的失衡。这种失衡通过国际货币体系与中国经济结构影响人民币汇率,导致人民币汇率失衡,进而导致我国面临国际收支风险,潜伏着货币危机的风险。本文主要分析这种失衡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作为国际货币的美元在当前全球经济危机的形势下面临着各种压力和挑战。目前国际货币体制所存在的弊端、世界其他经济体货币的的逐渐走强是威胁美元本位及其霸权地位的外部因素;美国实行的中心—外围式框架体系、经济结构的过度失衡是威胁美元本位及其霸权地位的内部因素,本文主要从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分析了美元在国际货币市场的霸权地位所面临的挑战,即美元的金融霸权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会被削弱。  相似文献   

7.
全球经济再平衡成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发现,金融发展在全球经济失衡的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具有金融发展比较优势和比较劣势的国家是全球经济失衡的主要来源。随后,本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计量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如下结论: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能够推动经济失衡的调整,同时还能促进危机后各国经济的增长与复苏。与此同时,在强调并重视金融发展在失衡的调整与经济增长和复苏过程中的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不能够忽视各经济体存在具有显著差异的个体效应,特别是中国、美国、俄罗斯、日本和德国等主要国家的个体效应,其中尤以中国的个体效应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科学总结经验教训 稳步推进金融市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经济交往日益加深、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今天,金融是不能不对外开放的,中国的经济不得不接受现有国际货币体系和金融秩序.当前爆发的金融海啸,从直接原因看,是金融衍生品的泡沫和金融监管缺失造成的,但从深层次看,是一个国际储备货币的国家经济失衡将其危机向全球传导的过程.中国的人民币有可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但要从经济结构和金融体制上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
全球经济失衡导致新兴国家的外汇储备巨额盈余,以外汇储备为资金来源的主权财富基金在此背景下迅速崛起。主权财富基金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跨境投资,给国际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为了维护全球金融市场的健康持续发展,必须从金融稳定的视角,构建主权财富基金的国际监管框架。  相似文献   

10.
多伦多G20峰会力促的"复苏与新开端"正是当前全球经济的写照.尽管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经济金融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性变化,但长期积累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全球经济复苏中利益分配不均等化,已经使几十年来这种相对稳定的态势在"多元化"格局中孕育着变革.  相似文献   

11.
信用货币时代,货币自主权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黄金的金融属性、贮藏功能和国际清算功能在传递中国黄金市场信息、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中国应发挥黄金对人民币参与国际货币竞争的作用。“上海金”基准定价的推出对于我国货币信用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全球金融危机使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进一步急剧攀升,这是美国主权债务风险扩大的直接原因。美国债务经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当前全球实体经济结构失衡背景下的美国贸易逆差。●尽管美国债务负担能力比率可能继续上升,但由于美国仍具有债务改善能力、美元的储备货币地位使投资者对美国国债青睐有加,我们暂时不必为美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可能性而过度担忧,但仍要密切关注美国财政政策走向及相关经济金融风险。●中国作为美国的最大债权国,长期持有大量美国国债面临着违约、汇率、利率等多重风险。但减持美国国债、增持日本国债和欧元区国债同样也面临更多不安全因素制约,使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进有风险,退有局限,处于进退两难境地。●针对中国目前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特别是美国国债占比过高的情况,一是应通过外储投资多元化和实物化分散风险、提高收益;二是应降低外储增速以缓解压力。中资银行谨慎应对美国国债的风险,并针对美元资产提前做好风险管理和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3.
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此次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在全球的蔓延,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是金融监管不利或缺失,但究其本质,则是全球经济失衡及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内在规则的冲突,是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所致.本文从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过程出发,通过分析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探讨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前景及方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兴起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关系,认为美元霸权不仅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也导致了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论述了当前美元霸权的动摇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最后系统地阐释了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证券金融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及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元霸权的兴起及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与美元霸权的关系,认为美元霸权不仅导致全球经济失衡,也导致了2008年肇始于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然后,论述了当前美元霸权的动摇与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最后,系统地阐释了后危机时期我国的金融战略,主要包括加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建立证券金融发挥重要作用的现代金融体系;加快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步伐及建立混业经营的金融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全球国际收支失衡正在成为威胁金融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作为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形势下维护自我金融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总结评价国际金融学界观点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金融安全的概念.并根据全球国际收支失衡对中国金融安全的影响提出维护金融安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1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殷勇在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主办的第二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长期战略,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创新对外投资方式,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好全面开放的新格局。殷勇指出,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大发展空间。第一,当前人民币国际地位远低于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当中所占的体量比重。第二,市场存在着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的巨大需求。第三,从全球投资组合、优化全球投资配置角度看,市场对人民币资  相似文献   

18.
全球金融危枧使美国政府的财政赤字与公共债务进一步急剧攀升。这是美国主权债务风险扩大的直接原因,美国债务经济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元在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以及当前全球实体经济结构失衡背景下的美国贸易逆差。  相似文献   

19.
货币政策是调整外部失衡的重要工具。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两次重大的全球经常账户失衡的回顾,发现在失衡持续时期,经济体内外部目标的不一致以及国际货币政策不协调是影响相关各国调节决心和调节效果的重要原因。理论模型表明,在当前的货币金融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经济货币稳定缺乏有效保护,货币政策不得不参照发达国家并实行"相机抉择"的管理。这影响了外部调整的效果及失衡国调整的积极性。加强国际货币协调合作、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是缓解经常账户失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马晨 《中国金融家》2011,(8):83-85,96
十几年前,手头还不宽裕的中国人对财富管理的概念还似懂非懂,印象最深刻的只是以金融大鳄索罗斯为代表的国际炒家通过投机性操作制造了亚洲金融危机。十多年间,伴随着“入市”之后我国国际地位显著提升和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人实现了财富的迅速积累与增长,对财富管理逐渐产生强烈的诉求。10年后的今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