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首批涉嫌虚假宣传的无根据“世界名牌”和违规“中国名牌”、“中国公认名牌”名单公布40家企业“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国际市场一体化和企业战略国际化的汹涌浪潮,中国市场已演变成国际竞争的“波斯湾”。跨国公司挟着雄厚资本和赫赫品牌纷纷进军中国抢摊占位,名牌国际竞争全线铺开。在今天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要及早动手进行名牌国际竞争策划,创造中国的世界名牌,发展中国的民族工业。李鹏总理多次深刻指出,创造名牌产品,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在我国经济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背景下,我国民族工业不可避免地要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据市场调查,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雀巢咖啡、力士香皂等洋名牌,1995  相似文献   

3.
声音     
《经营者》2005,(4):18-18
<正>我国是一个制造大国,很多企业为世界名牌产品作加工。进行来料加工或者是贴牌生产时,可能会多买一些原材料。名牌企业要够了订购数量后,剩余的产品工厂可能就以成本价或比成本略高的价格出售。这样我国就有了很多价格低的世界名牌产品,也就形成了“假冒名牌”的客观事实。——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王秦平对“我国是一个假冒名牌大国的说法”予以了否定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立民族志气,创世界名牌"。随着中国加入WTO,国际市场竞争的大潮呼唤中国的企业尽快打造自己的名牌,以增强自身的竞争力。但是,目前尚存在以下几大制约我国名牌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竞争不断激烈。名牌在市场竞争中越来越占据竞争优势。争创名牌、打造名牌、保护名牌。被不少企业列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中。然而,一些企业由于对争创名牌缺乏正确的认识,致使实施名牌发展战略走入误区。  相似文献   

6.
《监督与选择》1997,(5):18-20
引言面对上百家进入中国的世界名牌服装,国内外设计师和厂商最关注的是什么?我们认为是这些名牌的认知度、购买率和购买行为。为此,我们进行了一次题为“国外服装品牌认知度  相似文献   

7.
名牌延伸作为企业实施名牌战略中的一种策略,是一种名牌创新术,它可以利用现有的名牌派生出新的名牌,即凭借名牌产品的辐射力,以事半功倍的效果形成名牌系列产品,或利用名牌优势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扩大企业规模,提高名牌产品产量,从而更广泛地占领市场.  相似文献   

8.
9月6日,国家质检总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质量振兴纲要》实施十周年暨中国名牌产品质量兴市先进表彰大会。今年共有4个中国世界名牌产品、556个2006年中国名牌产品受到表彰。在这场热闹的“名牌盛宴”中,福建省企业表现抢眼,共有25个产品(见附表)成功问鼎中国名牌,其中新增17个,3年有效期满经复评再次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8个。为此,福建省的中国名牌总数累计达76个,继续保持全国第五位。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 9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名单和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名单,其中,海尔集团公司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家企业荣获首批中国世界名牌产品称号,另有461家企业荣获2005年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有关分析人士指出,中国世界名牌产品评价工作的进行以及名牌评价程序的日渐规范,使得今年的名牌评价工作呈现出不少新亮点,也预示了今后政府名牌评价工作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如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的竞争中,“名牌”越来越显示出其特有的优势。创建名牌企业,生产名牌产品,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企业家们的重视。而要创造名牌企业,多出名牌产品,靠的是什么呢?条件也许是多方面,比如科学的决策,严格的管理,恰当的宣传等等,其中企业员工的素质也实在太重要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加入WTO,世界名牌正向中国涌来,中国名牌正经受着涤荡。面对国际强势品牌的竞争与挑战,人们不禁担忧:云南名牌,能否走出云南?  相似文献   

12.
据联全国工业计划署的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共有名牌商品约8.5万种,而其中90%以上的名牌所有权归属于工业发达国家和亚太新兴工业国家或地区。由此可见,名牌的多寡,尤其是世界名牌的多寡,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正是出于这种战略高度的认识,我国企业要争创世界名牌,这是一项关系到我国能否成功跨入21世纪,能否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性使命。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世界名牌难产,其制约因素有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两种。 一、国内制约因素1.名牌意识淡薄。名牌。在当今国际大市场上可谓产品的灵魂.是产品各方面的综合体现。少了它,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将是举步艰难.而国人恰恰是欠缺足够的名牌意识,其主要表现在:首先,不注意名牌这个牌子的保护。象时下盛行的“借名”风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充分地说明了这一点,创牌者不爱惜自己的牌子而胡乱借。借牌人更是有牌在手,质量“自由”。结果连已带人家都给害了。其次,缺乏国际名牌意识。我国自1989年加入《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以来,  相似文献   

14.
提起海尔、春兰、健力宝、茅台等知名品牌,恐怕不知道的人很少,这些企业树立的名牌可以说是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名牌就是市场,名牌就是效益。延伸和壮大名牌的影响,已成为企业取胜之道的最坚实资本。品牌扩展策略也称品牌延伸策略,是指企业利用其成功品牌的声誉来推出改良产品或新产品,凭借现有名牌产品形成系列名牌产品的一种名牌创新策略。由于这种做法既节约了新品牌的促销费用,又可使新产品搭乘原品牌的声誉便车,得到消费者承认,起到“借船出海”、“借势造势”的作用,有人便形象地称之为“搭乘名牌列车”策略。正因为如此,品牌拓展策…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购买商品,很多人都会想到名牌。据一项调查显示,城市居民80%以上在选购商品时注重名牌,在农村也有50%以上的农民看重名牌产品,尤其在家电方面,农民首选的都是名牌。事实证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企业要想生存、发展、产品受消费者青睐,除了在创名牌上下功夫,还得有淘汰“名牌”的意识。正因为眼下是品牌时代,于是市场上出现了众多的假冒名牌商品,诸如“世界名牌”、“国际精品”、“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等,“名牌”满天飞,让消费者稀里糊涂上当受骗。就拿白酒来说,目前我国只有17种白酒通过国家有关部门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更多的人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拥有名牌,就意味着拥有了市场。邓小平同志曾经明确指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拳头产品,创出中国名牌,否则就要受人欺负”。由此可见创名牌意识决不是几个厂长经理的事,创名牌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富民强国之举。  相似文献   

17.
梅志军 《大众标准化》1997,(1):13-13,12
名牌都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其声名传到哪里,就会在哪里产生巨大影响,人们称之为“名牌效应”。名牌效应不仅使名牌本身身价倍增,也会使“享用”名牌者得益。 但是,不少名牌往往都是领风骚3、5年甚至仅数月,就泯灭了,生命力之短令人惋惜。然而,也有不少“幸存”者,眼下“长虹”、“娃  相似文献   

18.
1 名牌产品也需市场导向 现在,企业对于实施名牌战略都很重视,有不少企业已打出了自己的名牌产品,有的还创出了国际名牌。然而,一些名牌产品企业,对名牌也需坚持市场导向问题缺乏深刻认识。他们以为,名牌产品市场消费号召力很大,肯定能在市场上热销,不存在市场导向问题。这种静止地对待动态市场变化的看法有失偏颇,在市场变化频率日益加快和新的名牌产品不断出现的情况下,注定是要“大意失荆州”  相似文献   

19.
随着日益临近的中国加入WTO的脚步,中国商品融入全球一体化的日子已不远,走品牌发展之路,创造中国的国际名牌,是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世界在期待着中国的回答,中国也需要有名牌在世界上芬芳。经理人,快拿出你的品牌,到世界名牌的花坛上去“争艳”吧!面对“入世”的世纪性挑战,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清醒地认识到,创树自己的名牌,是企业的立足之本,生存之深,希望之光。海尔集团是在1984年引进利勃海尔电冰箱生产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国家特大型企业。短短15年,海尔从无名小厂,迅速成长为拥有白色家电、黑色家电和米色…  相似文献   

20.
对企业来说,名牌战略是以创立名牌、发展名牌为先导,有效地安排现有资源,全力做好产品的市场推广。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名牌争夺天下的时代,世界名牌产品与中国产品已短兵相接,中国企业力求生存和发展,纷纷把实施名牌作为走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