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不对称会导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本文从博弈论的角度出发,重点对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监管部门之间这两种博弈进行分析,指出会计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原因以及采取什么措施来减少会计信息不对称以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张栋 《经济管理》2004,(14):62-70
资本市场的基础是信息披露,而信息披露的核心是财务数据的质量。由于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的高层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在信息披露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两者之间的非合作博弈行为;同时两者之间签订的报酬契约中关于经营者对企业剩余索取权的分享安排,驱使经营者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选择对其有利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从而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本文试图从信息不对称和报酬契约角度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改进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吴秀铭  李向琴 《经济师》2011,(8):147-148
公司自产生之初就存在两权分离的问题,而该问题解决的途径之一就是降低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披露。由于契约不完备、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以及经营者与财务人员之间的不当关系,会计信息质量无法保证。为此,应当增强财务人员尤其是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完善会计准则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会计受托责任的目标实现。只有会计在企业中的控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方面的问题才有可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4.
会计信息不对称是会计信息在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分布不同,它会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危害。完全消除会计信息不对称是不可能的,只有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信息不对称程度。而新会计准则就是缓解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5.
方玉环 《经济师》2000,(8):197-198
会计信息是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债权人改善经营管理、评价财务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当前 ,会计信息质量在我国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 ,由于新旧体制转换中相关政策措施不到位 ,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利益不一致、信息不对称 ,宏观经济监督控制不健全以及会计信息形成过程中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会计信息失真 ,影响了社会经济秩序和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本文笔者就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及治理的对策谈些拙见 :一、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1、因会计政策选择或估计不当而导致。这是一种合法性会计信息失真 (隐性失真 ) ,较难识别。…  相似文献   

6.
何文君 《时代经贸》2012,(8):201-202
会计信息不对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信息披露中,投资者与会计信息提供者之间总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并会对企业发展造成长久的不利影响。本文试图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会计信息不对造成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缓解二者在交易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财务报表分析的必要性 1.会计信息的不对称。 会计信息不对称,指会计信息的披露者披露的信息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所获取的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使信息使用者观察不到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真实情况以及管理当局的责任履行和其行为导向。这种因利益驱使和不完善的代理关系导致的会计信息不对称现象往往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蒙受经济损失,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良的经济后果,  相似文献   

8.
博弈论在治理会计信息失真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袁书寅 《经济师》2002,(2):157-158
文章运用博弈理论分析了所有者与经营者、投资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博弈及其对会计信息失真的影响 ,提出了治理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会计信息不对称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已经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在信息披露中,投资者与会计信息提供者之间总会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并会对企业发展造成长久的不利影响.本文试图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分析研究会计信息不对造成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缓解二者在交易合作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电子商务中网络技术的应用方便了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沟通 ,然而电子商务中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并没有得到改善。经营者向消费者传递虚假的信息是导致电子商务中信息不对称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通过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对电子商务中经营者信息传递的真实性选择进行了分析 ,并对如何减少电子商务中经营者虚假信息的发布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会计信息披露是联系经营者、投资者和债权人关系的纽带,合理有效的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对于改善经营者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实现资源配置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 会计信息,就是提供者向投资人、债权人和国家有关部门提供的有助于经济决策的财务信息和其他相关信息。其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反映经济组织在特定时期的特征,揭示未来发展态势,并为利益关系人提供了投资决策参考,总量上反映了社会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本文以会计信息的违规性失真作为切入点。所谓违规性失真,就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企业契约的不完备性,导致真正拥有企业“控制权”的不是投资者而是经营者,由于双方利益函数的不一致性,经营者有利用自己信息不对称的优势使自己受益而使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的倾向,这种倾向决定了会计信息违规性失真的存在,这是我国当前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重点和难点,也是需要“追根溯源”的主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社会对账与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金梅 《当代财经》2006,(3):122-125
委托代理关系导致了信息不对称,会计信息的不对称是造成会计信息虚假的原因之一,虚假和不完全的会计信息严重影响了使用者的决策。新的经济条件下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关系要求各个经济组织之间加强信息沟通,而社会对账是会计信息有效沟通的途径。计算机和网络的普及运用为实施社会对账提供了技术保障,但同时也带来了信息成本的增加、信息的安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整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所有者的目标取向是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而经营者的目标更追求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即力求尽可能多的薪水、奖金、闲暇和荣誉等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日常经营中所有权者主体缺位和经营者行为失控,内部与外部的事后审计又无法满足所有  相似文献   

15.
罗丽娟 《经济师》2006,(2):218-218,220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国有公司存在着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引起了其公司治理缺陷和不足,公司治理缺陷又引致了公司会计信息不对称的结果。文章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分析了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形成原因,并进一步抽象出会计信息不对称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6.
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在博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乐平 《当代财经》2003,(11):127-128
由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导致企业存在较大的财务风险。解决高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消除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相似文献   

17.
公司治理结构与会计信息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者组成的一种制度安排。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与公司改制的不规范、不彻底有关。在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造成所有者缺位,导致内部人控制下的公司董事会对经理的监督约束弱化,而经营者为了自身利益的需要肆意编造虚假会计信息,因此,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必须架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8.
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的微观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学军 《技术经济》2004,23(5):53-54
<正> 一、公司治理结构构成了企业财务管理系统运行的微观环境 公司治理(又可译做“公司治理结构”)是在20世纪80年代前后首先被英美学者提出的。一个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目的,在于要较好的解决在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背景下,所形成的企业经营者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经营者的根本责任就是要按照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要求,履行其受托责任,然而经营者作为经济理性的个体,同样也会有自身的利益要求,委托人(股东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与代理人(经营者)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主体,他们之间存在着利益不对称,这种利益不对称将直接导致代理人不能够完全为委托人的利益服务,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代理人要比委托人更  相似文献   

19.
吴丹 《当代经济》2009,(18):160-161
会计信息披露机制已然成为公司治理的核心环节,会计信息作为企业产出的替代变量,是衡量监督和激励是否相容、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是否匹配的关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公司治理的效率.会计信息有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降低投资风险,从而减少逆向选择行为.本文正是立足于这一理论基础与研究视角,着重检验公司治理因素与会计信息质量之间的关系.试图由此找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向雄 《当代经济》2005,(14):22-23
市场经济的目标就是建立一整套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两权分离"条件下,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通常是不一致的,所有者的目标取向是投资收益或利润最大化,而经营者的目标更追求经营者效用的最大化,即力求尽可能多的薪水、奖金、闲暇和荣誉等的最大化;由于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日常经营中所有权者主体缺位和经营者行为失控,内部与外部的事后审计又无法满足所有者事前与事中控制的需要.财务总监制度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