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工商》2005,(2):114-115
现阶段我国土地的征用补偿,按照《土地管理法》的规定,其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地卜附着物和构筑物补偿费。其中,地上附着物和构筑物补偿费,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不存在难题,而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主要是根据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产值若干倍确定的,最高可达30倍。这种征地补偿方式虽然简单且便于操作,但只能保一时,不能管长远。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片的耕地被征用而转为开发建设用地。据有关资料,我国沿海地区14个省市目前的实际占用耕地都突破了规划指标,其中有的地方2010年的建设用地指标甚至在2002年已基本用完。所以会形成这种情况,一方面有经济快速发展要求等原因,另一方面与土地征用价格的不合  相似文献   

3.
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世伟  尤琳 《商业时代》2004,(33):46-47
针对我国目前农村集体土地征用制度存在征地范围太宽、征用程序的不透明、对农民的补偿及安置不到位、征用缺乏监督等不足,笔者提出完善土地征用制度的构想:明确界定“公共利益”、非公益性建设用地应遵循市场化原则、增强土地征用程序的透明度、落实对被征地农民补偿及安置措施、完善土地征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土地征用中的价格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加快,政府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也呈迅速加快之势。由于这种征地行为的垄断性,其价格的合理性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评议。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探讨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的市场价格形成规律,规范征购价格行为。一、问题的由来有学者认为,农村土地从集体所有转为全民所有  相似文献   

5.
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利益的侵害及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调整,农村土地流转呈现加速的态势,如何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切实有效维护农民的利益,是农村工作中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土地征用的市场化补偿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我国土地征用补偿存在的问题 (一)补偿标准偏低 2004年新的征地补偿标准虽然考虑了多种因素,对农民的补偿额度也有所提高,但是按照农业土地收益进行补偿的基本思路并没有改变。保留按原用途补偿的指导思想,不符合地价形成规律。在实际操作中,有些地方在执行补偿标准时往往就低不就高;有些地方虽然执行了30倍的最高补偿标准,仍然不能保证被征地农民的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有些地方财政吃紧,干脆压低补偿安置标准,甚至拖欠补偿安置费。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行的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着严重缺陷,它带来了地方政府乱征滥用土地、农民利益受损等严重问题,因而亟需进行系统性的改革。本文基于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土地制度以及现行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的问题,讨论并借鉴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土地征用制度,对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系统性改革中国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途径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不断加快,国家对土地征用越来越多,由于这类建设往往具有时间紧、土地用量大等特点,在短时间内形成了大量的资金流失,涉及到广大农民的生活保障、就业、土地补偿金分配等多项问题。如何解决好农民土地征用问题,切实保护农民的利益,是当前党和政府面临的重大课题,为此,笔者试图从我国对农村土地征用的现状出发,围绕土地征用范围、征地补偿、被征地农民的保障等环节入手,反思在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归结原因,对相应的立法略作一下浅显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徐莉 《商》2014,(17):103-103
本文借鉴马克思主义地价理论,通过对我国征地价格补偿现状的的分析,以成都市的实践为例,总结完善我国征地价格补偿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11.
12.
王晶 《商》2014,(31):53-53
在征地行为中,政府公信力不仅关系着土地征用过程中土地分配、补偿等相关问题的解决,也关系着政府良好形象的建设,政府政府公信力已经成为影响土地征用过程中一系列问题的核心和关键。然而由于征地制度的不健全和政府行为缺乏相应的监督和约束,造成在征地过程中农民的利益受损,政府多次失信于农民,农民对政府的信任度下降。重塑政府信用体系,约束政府行为,提升政府公信力势在必得。  相似文献   

13.
农民问题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中心点,农民权益又是农民问题的核心问题之一,土地权益是农民根本利益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的保护,本文在对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现状及农民土地权益缺失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就如何加强农民土地权益保障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李春双 《华商》2008,(2):64-65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农村土地特别是城郊农村的土地大量被征用,由此引发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然而,由于在具体的操作中对失地农民的安置补偿以及基本的生活保障没有落实到位,失地农民与政府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如何妥善安置好失地农民,解决好他们失地后的生计发展问题,不仅是当前政府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只要农户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就能从根本上解决滥占农民耕地的问题,农民的利益才能得到切实的保护。因此,要完善《土地管理法》,弱化集体所有权,强化农户承包权,使农民成为实实在在的土地主人。  相似文献   

16.
17.
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在我国立法上第一次明确地界分了土地征收与征用的含义,明确了国家动用征收权时的补偿义务,这对于培养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立法,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农民抛荒土地令人不解,但更令人不解的是外出打工的农民为保住土地的承包权宁愿倒贴,即愿意以每亩50元到200元不等的价格把已承包的土地转包给他人耕种。这种土地承包权转让出现的倒贴现象令人深思:我国农村的土地承包权有没有价格?  相似文献   

19.
土地之忧     
《致富天地》2004,(8):12-13
过去7年,我国耕地年均减少1400多万亩;截至去年,全国总耕地面积降至18.51亿亩。目前我国人均耕地1.43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耕地保护的形势已相当严峻。  相似文献   

20.
强培 《江苏商论》2008,(1):152-154
英国对土地征用补偿有较为详尽的规定,包括土地征用补偿原则、补偿范围和标准、土地征用补偿的估价期、补偿争议的处理等。文章对英国土地征用补偿制度进行分析,对比我国在征地补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得出了英国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