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对贫困的认识要结合理性、自由与选择。理性是理解和评价自由的核心概念。自由是社会评价标准,自由的几个维度中机会自由与贫困互为因果,过程自由受限于选择的正当程序。市场机制增进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扩展信息基础的社会选择能保证个人实质自由。影响自由的几个因素是:选择的过程和不可避免性影响选择自由,放松共同知识会扩展个人选择自由,外在看待方式和自我看待方式能解释非自利选择,社会互动和社会交流形成并改变偏好。  相似文献   

2.
无论社会成本还是交易成本都是引致成本,都是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对于个人而言,除非存在某种激励或约束,否则"成本外溢"和"搭便车"自然就成了人们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理性选择。文章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个人理性选择行为研究的梳理,强调个人理性选择行为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王毅 《开放时代》2000,(9):26-34
百年来对义和团运动的认识,标志着人们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几个重要难题的理解方式。作者从四个方面对义和团运动作出评价: 1.如何看待西方国家恃强凌弱与西方现代制度的关系; 2.如何看待中国政治现代化和民主化进程与对外观念变革之间的必然联系; 3.如何评价中国国民的非理性信仰方式和信仰传统及其对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影响; 4.如何评价皇权社会中以蒙昧主义信仰为基础的"群众运动"。  相似文献   

4.
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视角,基于等级理论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通过解析贫困空间依赖和分异格局成因的尺度机制(重点关注差异与关联),来理解宏观与微观因素的相互关系。对甘肃省六盘山片区村级和乡镇贫困进行了计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行政村尺度对案例区贫困格局及成因的解释度更好,但乡镇尺度上过程不容忽视。(2)宏观经济社会情境因素对微观上村级和乡镇贫困具有显著影响,作用方式具有多元化特点,作用强度在乡镇尺度上大于村级尺度。(3)宏观情境因素与本地因素对贫困格局的形成存在交互增强且因尺度而异的协同关系。另外,还比较了不同等级系统(行政区划系统和重新构建的贫困分区系统、地理分区系统)下的结果差异,发现行政区划系统不是解析贫困格局成因的最佳选择,它会掩盖和扭曲部分因素的影响,而贫困分区系统能更好地描述“真实的”的贫困形成过程。以上表明,中国精准扶贫战略将重心下沉到村和户是现实合理选择,但以“适度漫灌”来夯实宏观上经济基础和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在甘肃六盘山片区仍有重要意义,而各级各地政府或组织形成共同但有侧重的协作理念和方式是重要保障。同时,高效可持续的贫困治理在行政机制外尚需强化市场和社会机制。  相似文献   

5.
贫困范式的演变及其理论和政策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贫困范式可以分为四类:收入贫困范式认为贫困是一种生活状态,在该状态下,个人或家庭领先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能力贫困范式声称,贫困的真正含义是创造收入的能力和机会的贫困。脆弱性范式强调穷人易于暴露在冲击、压力和风险之下,以及缺乏相应的防御能力。社会排斥范式则认为社会排斥能导致参与社会生活能力的失败,因而构成了贫困的重要方面。贫困范式的发展为反贫困政策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20世纪70年代以后,福利经济学兴起了非福利主义的研究浪潮。森的非福利主义的研究包括个人生活权利自由和社会生活中个人权利的对策论框架。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表现自组织型就业导致就业渠道狭窄和流动性就业导致社会保险不足。非福利主义对农民工就业权利贫困的启示是:农民工就业的权利贫困是农民工就业质量不高的表现,影响农民工的幸福感和其子女的自由选择权利。  相似文献   

7.
美日新三国对企业经营人才的考核评价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伟 《江南论坛》2000,(3):25-26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对企业经营人才的考核评价各有其特点。本文选择美国、日本、新加坡三个有代表性的国家,从价值观念、考核指标、评价方式和工作周期等几个层面进行初步的比较分析,目的是给构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经营者考核评价体系提供有益的借鉴。 一、不同价值观及其对经营人才考核评价的影响 对经营人才的考核评价,受到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其中,价值观对考核评价工作的影响较大。 美国的价值体系的核心是“个人本位”,具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在这种价值观的支配下,理性、“能力主义”和“现实主义”贯穿于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8.
为自由主义传统定位——兼评《当代自由主义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主义传统应定位于无政府主义与“国家主义”之间.自由主义与无政府主义不同,它强调为了保障和平与合作,必须制定人们共同遵守的规则,保留暴力和威慑手段,以保障社会秩序;自由主义反对“国家主义”,国家.政府和权力不能无边界扩展,必须给个人及社会保留一定的不受侵犯的自由领域.自由主义传统走向是力图在个人自由与国家权力、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多元选择与社会共识之间艰难地寻求协调与平衡.  相似文献   

9.
机制设计理论:基于社会互动的一种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理性选择范式、博弈论和社会选择理论等范式预设和分析工具,通过深入比较分析市场及各类非市场机制和制度对个人理性选择和社会互动的影响,机制设计理论探讨知识分散、选择权利和激励相容约束条件下有助于促进个人、集体和社会利益和谐共振的最优机制.作为一个理解制度的一般性理论框架,机制设计理论在拍卖、税收、政府管制、公共物品供给、投票过程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人们思考改革开放过程中的机制设计和制度安排提供了一个有益的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10.
景芳 《经济研究导刊》2013,(34):227-229
反贫困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青海的贫困源于能力贫困,扶贫的难点在于贫困人口的劳动能力无法保持可持续发展。单纯依靠物质资本投资的“输血”型扶贫战略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青海的贫困问题。确立能使贫困者的脱贫能力持续增长的“造血型”战略是青海扶贫开发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11.
文章探讨了农村老年贫困的成因与反老年贫困的对策问题。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发生了"断裂"。文章采取了过程与行动的分析框架,从过程的视角分析了农村老年贫困的多元成因,既有正式制度的缺失与排斥又有非正式网络的缺乏等结构层面上的原因,也有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文化层面的原因,还有家庭与个人方面的原因。从行动的视角看反老年贫困的实践,提出了从政府、社会、家庭以及个人的不同层面协调起来共同化解农村老年贫困问题。  相似文献   

12.
学习、制度与经济绩效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认知、信念体系与制度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探寻了它们影响经济绩效的方式。我们认为要更深刻地理解制度的产生、其运行的特征及其对经济政治结果的影响,应该从分析认知过程开始。我们分析了个人和集体学习的性质,认为问题并不在于行为体是完全理性还是有限理性的,而在于人们是如何进行推理和做出选择的,无论这种选择和推理是个体做出的还是集体做出的。接下来我们将学习过程同制度分析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种我们可以称之为“认知制度主义”的观点。同时我们认为要充分理解路径依赖现象,应该从对认知层面的分析开始,以制度层面的分析为主干,以经济层面的分析为终结。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据实地调查资料,通过对华北一个以个体经济为主的村落的剖析,揭示了个体经济对原住地社会和外来文化对本村影响的作用。本文着重分析了个人现代性获得的社会背景和条件,阐述了个体经济对农民获得现代性的作用及过程。我们的结论是由于搞个体经济的人员跨区域自由流动,既促进了局部区域的经济,也促进了个人的经济获得,同时越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心理状态、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走向一种新的发展范式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华盛顿共识”与早期的发展理念由于只是狭隘地看待发展,所以它们所倡导的发展范式在实践中都失败了。事实上,21世纪发展的实质是变革与转型,而伴随变革与转型的则是个人与社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本文将关注一种新的发展范式(后华盛顿共识),关注各国政府、公民社会及国际援助机构在促进新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的作用,关注新发展战略、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的方式及过程。  相似文献   

15.
我国的城镇贫困有两个特点,一是阶层性、结构性和区域性贫困并存,绝对数量较大。阶层性贫困是由于贫困者个人和家庭原因引起的,主要是指因老弱病残及其它个人生存和劳动能力障碍、家庭过高的赡养负担和意外情况的发生等原因造成的贫困,这种贫困在任何国家和任何制度下都是存在的。结构性贫困是由于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产业缺乏发展的支撑,使这些产业中的贫困人数比重大,而一些新兴的产业、高科技产业、垄断性产业贫困人数比重小。二是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并存,贫困程度较深。绝对贫困主要表现为个人或家庭的…  相似文献   

16.
目前,电子商务正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传统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但随着纳斯达克指数的下滑和.com公司的纷纷倒闭,电子商务的前景如何以及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机会,将变得比较迷芒。理性地去看待电子商务以及电子商务时代的信息化建设,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经济人”具有经济理性,“道德人”具有道德理性。“道德经济人”实质是“经济人”与“道德人”的统一和融合,因此,“道德经济人”的行为选择状态是经济理性和道德理性并存的双重理性。因此,在讨论“道德经济人”的行为选择状态时,认为人的正常行为是从一定的理性出发,反映了人对于个人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的思考,解决了人的行为的形式与内容,“道德经济人”个体的外部性经济行为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增加,其结果具有互利性。  相似文献   

18.
保持对经验生活的现实关切,注重“工具合理性”的实用研究,尊重现代科学理性的方法论态度,坚守自由平等的现代民主社会信念和追求自由个人的价值理想,是“哈佛哲学”中最基本的哲学理念,也是对“美国精神”长期产生主导性影响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商业诚信:从经济理性与预期效益角度考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社会信用秩序混乱的状况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诚信的缺失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它严重的影响着社会稀缺性资源合理配置的效率,使得社会交易成本不断提高,本认为,在理性人假设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个体的诚信缺失是在既定偏好,既定制度约束下的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章过用预期效用理论在理性人假设的条件下对失信行为进行收益-成本分析,并依此提出了提高失信成本从而抑制失信行为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谈到能够代替资产阶级旧社会的未来社会时,指出它“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的这一理想追求,实际上就是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充分展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和谐中获得充分自由,使个人成为完整的人。这种自由而完整的个人,实质上就是个人人格和谐的最高状态。因此,和谐人格的实现可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