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倾向影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个世纪末以来,大学生自主创业在世界各国日渐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由于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化和就业形式的日益严峻化,创业成为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被动就业之外的另一项重要选择,大学生的创业倾向越来越明显。本文立足于创业环境,主要探讨了家庭、学校、政府三种不同的外部环境对当代大学生创业倾向的影响,力求能对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促进大学生创业倾向与意识的进一步加深。  相似文献   

2.
随着就业压力的日益增加,创新创业成了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搭建了一个良好平台,通过项目驱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高校未来发展的方向,培养大学生的创造力,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热情和勇气,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大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高校应对大学生网络创业问题的一些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以创业带动大学生就业成为大势所趋。目前,网络创业投入小,回报快而高;市场潜力无限;加上大学生自身的智力优势,使得网络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途径和新模式。但是大学生的网络创业也并非一帆风顺,由于网络创业意识薄弱,对创业缺乏理性认识;缺乏创业者心态,创业技能落后;创业范围局限性大;缺乏资金支持和管理意识;技术发展后劲不足,加上创新意识缺乏,导致发展潜力不济等等,成为制约和困扰大学生网络创业的重要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新时期高校如何应对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主要包括:将大学生网络创业作为系统工程来对待;重视强化创业师资培养;积极推进理性和独立自主的创业文化环境的建设;反思和改革高等教育改革等。  相似文献   

4.
浅谈大学生创业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当前的宏观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高校实施创业教育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必然要求,也是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日益增大的就业压力的积极回应.如何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和技能的培养,以创业带动就业,成为一个颇具紧迫感和时代感的命题.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随着人们对这种观念认识的逐步加深和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局面的全面认可,大学生自主创业已成为一种新的就业选择,更多人选择尝试创业,但结果往往呈现失败总是多于成功的现象。创业素养是整个创业过程中最为基础的因素,通过多层次、多种渠道的培养,可以有效丰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素养。因此,对大学生创业素养的多层次培养成为高校创业教育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越来越多的高等教育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中国的人才供应结构和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种就业形势日益严重的形势下,怎样才能促进大学生就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主创业可以说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关键。但是当前中国大学生创业意识淡薄,这成为阻碍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道屏障,从家庭、社会、学校和大学生本人的角度分析创业意识淡薄的原因,并论证现阶段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  相似文献   

7.
论大学生的创业环境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新生 《经济师》2005,(12):84-85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大学生创业越来越成为我国大学就业的一种趋势,创业环境与大学生创业息息相关,并成为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基本条件。如何加强大学生创业环境建设,文章对我国大学生创业环境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形势日益激烈,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如何实现大学生的有效就业对于缓解城市发展压力、促进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推进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点课题.通过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业就业观念,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然而单纯依靠创新创业教育只能增强学生的技能,却无法从品德素养与能力素质方面促进大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所以,新时期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当实现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与政治素养的培养,才能从根本上推动大学生的创业就业.本文就主要针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相关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面对就业形势的压力,大学生自主创业成为了一种较好的解决其就业问题的新渠道,为此高等教育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创业教育,本文从加强对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引导和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两个方面探讨了有关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相关问题,旨在对当前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提供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10.
《经济师》2019,(4)
创业是推动经济增长、生产力提高、创新发展和实现就业的重要力量,而大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新兴力量,更是潜在的创业生力军。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互联网创业因其便利性和低成本的特性,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于互联网创业活动中。为深入了解现阶段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认知,增强大学生互联网创业意识,促进大学生自我就业,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及统计分析,对大学生创业能力认知、创业环境认知和创业教育认知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通过研究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创业认知在一定范围内普遍存在认知偏差,针对大学生互联网创业认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段利民  杜跃平 《技术经济》2012,(10):64-70,97
基于国内外创业环境和创业意愿的现有研究,构建了基于GEM模型的中国国情下大学生创业环境模型。利用7个城市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检验了大学生创业环境模型的合理性以及创业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研究结论如下:基于GEM模型的大学生创业环境模型能够比较科学地反映中国国情下大学生的创业环境,改善创业环境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业意愿;9个创业环境要素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即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教育和培训、研发转移和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显著,政府项目和文化及社会规范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具有一定影响,而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有形基础设施的可得性对大学生创业意愿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关系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创业意愿有多方面影响因素,重点是社会网络因素。家人、学校等社会网络强关系通过影响创业态度和创业自我效能感影响并作用于创业意愿,网络榜样力量也会对创业意愿产生积极影响。家人、学校等外部因素要给与大学生支持、鼓励和经验传授,给予创业实践帮助,大学生自己要注重积累创业资源,提高创业意愿,通过正向的创业态度和创业效能感来影响创业意愿。  相似文献   

13.
高校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活动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促进大学生的个人成长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大学生的创业素质对其创业绩效具有很大影响,因而科学确立大学生的创业素质要求并对其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心理素质、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等三个维度构建了大学生创业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相关评价信息具有灰性和模糊性的特点,运用灰色模糊理论,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素质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得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结论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基于文献回顾和访谈构建了大学生社会网络、创业心理弹性和创业意向之间的关系模型,并以我国高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网络联系强度、网络中心度、网络异质性与创业意向正相关;创业心理弹性与创业意向正相关;网络联系强度、网络中心度、网络异质性对创业心理弹性存在正向影响;创业心理弹性在网络联系强度与创业意向、网络中心度与创业意向以及网络异质性与创业意向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据此,对如何高效引导大学生创业意向提出相关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作为推动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就业创业的桥头堡,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的建设有着拓展大学生就业渠道,促进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大学毕业生成规模反向流动至农村的重要时代价值,应得到地方政府、高校和村级组织的高度重视。通过对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类型、特征和主要任务的理论分析,立足实践提出了基本建设路径,即通过搭建运行平台、设立农村创业服务中心等专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联合社会各界定期开展项目招标、构建经费政策扶持体系、有效控制风险等途径保障大学生农村创业基地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央及各地方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激励大学生创业,但大学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比例及成功率均很低.本文从创业政策角度实证探讨了其对大学生创业动力的影响,对完善大学生创业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564份有效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因子分析提取商务支持、金融支持、创业教育、配套措施、创业文化五个创业政策因子,以及内在、外在创业动力两个创业动力因子.实证结果表明,五个创业政策因子均与大学生内在、外在创业动力有显著正相关性,其中金融支持和配套措施对外在创业动力的影响最为显著,配套措施对内在创业动力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This research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planned behaviour and personal variables on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in order to explain and improve low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among tourism students in China. A total of 109 tourism students were surveyed to find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their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by factor analysis. The six hypotheses were then tested in a sample of 267 Chinese tourism students. According to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 (SEM), it was found that there a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between personal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and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Multi-group analysis further showed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personal attitude, subjective norm and perceived behavioural control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ersonal variables.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taking a subdividing approach when researching the factors that influence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Thus, we believe a number of implications about the most effective role of creating entrepreneurial atmosphere from universities, enhancing tourism students’ self-efficacy, and setting student-centred policies in promoting and developing entrepreneurial intention.  相似文献   

18.
宋丽华 《经济研究导刊》2011,(17):255-256,282
创业可以带动就业,而中国的高校创业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校人才的要求。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市场营销专业为例,以认知体系、情感体系、创业能力训练体系三大体系为支撑构建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意志和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就业思想的转变,创业成为很多大学生的选择。大学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思维具有创造性,大学生创业不仅可以缓解当前就业的压力,而且对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增强经济、社会的活力等方面都具有很大的意义。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往往都会出现资金瓶颈,作为政府部门应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引导,解决大学生创业中遇见的资金困难,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面对当前的经济发展情况,就业就成了国民经济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目前就业现状堪忧,对于就业压力日益严峻的中国人才市场来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贫困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或许将不得不面对残酷的现实。所以,对于这些贫困女大学生来说,在就业过程中本人要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取向 学校的有关部门亦应积极完善就业帮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