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业内有人士曾说过,2006年将是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决斗的年,当时笔者还怀疑自主品牌能否和合资品牌分庭抗礼,如今三个季度将要过去,自主品牌的发展给这句话作了极好的佐证。  相似文献   

2.
李纪月 《现代商业》2012,(15):52-53
本文通过对合资企业自主品牌的现状分析和发展自主品牌存在的困境分析,结合其他企业和行业自主品牌发展的经验,对中国合资汽车企业自主品牌发展模式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今年北京车展自主品牌展台大放异彩,无论是参展规模,还是观展场面都异常火爆,很多消费者都觉得,现在自主品牌车型无论从外形上还是配置上都有很大提升,尤其是A级家轿,很多自主品牌的性价比都超过了合资品牌,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倒向了自主品牌,这其中也包括很多原来只崇尚合资品牌的年轻消费者。  相似文献   

4.
从有关评价数据来看,汽车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质量、市场占有份额、售后服务等方面存在市场竞争力的差距,应当从发展我国民族汽车工业出发,积极提升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市场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5.
张煜 《中国品牌》2010,(9):90-92
今年年初,合资品牌向低端市场寻求更多的市场份额。面对来自合资品牌步步紧逼的下探攻势,自主品牌积极突破,朝着以前自主品牌最为弱势的中高级车市场展开反攻。  相似文献   

6.
近日,一则奇瑞与捷豹路虎位于江苏常熟的合资项目即将通过审批的消息引起了业内的关注。作为民营自主品牌的重要代表,奇瑞与捷豹路虎的合作被视为民营自主对外寻求技术突破的又一典型案例。一旦合资正式获批,国内销量排名靠前的民营自主品牌,几乎全部将走上合资求技术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3月26日,广汽本田自主品牌首款车型理念S1在黄埔工厂正式下线。自2007年起,理念品牌车型便进入广汽本田战略部署之中,作为首个合资公司自主品牌,理念一开始便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自主品牌汽车。这种合资基因能为这一品牌带来成功吗?  相似文献   

8.
不久前,工信部和发改委官员分别发表了有关"合资自主"的言论,两位官员的言论再次将合资自主推到了风口浪尖上,究竟该不该为合资自主"正名",自主品牌的处境是否会因此雪上加霜?这一系列的问题引起了专家、媒体、网友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9.
史青 《市场周刊》2007,(1):33-33
1、新车: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上市的新车已超过百款,为此,我们称2006年为“新车上市年”一点都不为过。不少合资品牌推出的新车不仅是其全球同步的车型.有些甚至是全球酋发.新车仍然是合资品牌唱主角,自主品牌却亮点不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吴西镇  严侃 《新财富》2004,(11):84-85
“奇瑞只能效仿现代,走自主开发和民族品牌之路。只有依靠自主开发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才是自主品牌的惟一出路,在单车销量逐步下降的情况下,也是降低整车成本的必然选择。今后,如果奇瑞品牌不能得到延续的话,合资对于奇瑞而言是没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当相关优惠政策向自主品牌倾斜的时候,自主品牌演绎了一出"中国式膨胀".短短两年的时间,自主品牌共推出了上百款车型,远远超越了合资品牌.以奇瑞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甚至完成了100万辆的生产壮举.不过,这种数量的领先并没有延伸到实际的销量上,却呈现出盘整下滑的曲线.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中国汽车业的自主阵营和合资阵营出现了戏剧性的错位。草根出身的自主汽车企业争先恐后地出现了一股谋求合资的“逆流”,一贯高举自主大旗的奇瑞、吉利、哈飞相继传出与跨国汽车巨头合资造车的新闻。与此同时,合资汽车却开始大讲自主创新,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广州本田,开创了合资阵营推出自主品牌的先例,业界将其视作中国汽车工业创立自主品牌道路上的一个全新模式——广本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国广告》2010,(9):94-95
完完全全的自主品牌汽车,要进军原本由合资品牌一统天下的B级车市场,如何改变消费者对国产车在技术和性能上的担心?如何消弭消费者对自主品牌与自身身份认同上的巨大落差?  相似文献   

14.
虽然建店调查不能完全展现出合资自主品牌的发展特征,但是也能侧面看出哪些合资自主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这种准备表现出车企对于合资自主的信心和不同认识,虽然发展有快慢,但是敢于起步总是好的。  相似文献   

15.
尚敏 《市场周刊》2005,(48):36-36
自主品牌汽车因价格长期徘徊在10万元以内,给消费留下了挥之不去的低端形象。为了转变这种局面,与国内的外资、合资品牌正面竞争,自主品牌开始关注10万元以上的汽车市场。  相似文献   

16.
读者来信     
合资自主,这个极具中国特色的称谓,自诞生以来便饱受争议。前不久两大部委肯定合资自主的官方声音,引起了外界一番争论。这是否会对民族自主品牌带来冲击?民族汽车工业能否真正受益?消息一出,民族自主品牌则显示出较大反应,不少车企的高层都流露出难以相信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何乐 《中国市场》2007,(33):27-31
在失败例子当中,共性往往在于合资的结果与合资的理由背道而驰,不但没有引进技术,反而丢掉了优良资产、品牌和市场,最后还留下一堆"包袱";导致恶果的关键原因是没有坚持自主的原则;推动合资的主导者并非企业,而是中国的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8.
在今年的北京国际车展上,自主品牌的汽车占了相当大的份额,也吸引了相当部分参观者的眼球。纵观当下各方对自主品牌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不得不说,经过多年的发展,自主品牌确实成长了,过去提到自主品牌汽车,人们自然会联想到:价格便宜,外形山寨,小毛病多,服务质量差。人们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多数为选择合资品牌汽车,甚至有人戏称中国的自主品牌汽车只适合当玩  相似文献   

19.
自从我国正式加入到国际贸易组织以来,汽车市场中的合资品牌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伴随着我国汽车制造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自主品牌也开始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层出不穷,开始不断地朝向汽车市场发力。本文针对汽车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营销策略一题展开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其中包括汽车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异性、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营销问题、汽车合资品牌在国内的发展、汽车自主品牌同合资品牌营销策略的对比以及自主车企的发展建议等等,以期能够对我国汽车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20.
基于大名鼎鼎的日产聆风打造的东风日产启辰晨风是最近一段时间车坛热议的对象。这不仅因为它的同门师兄——日产聆风在北美市场所收获的销售量口碑双丰收,而且在于当合资自主品牌的热潮渐渐褪去,依旧坚守着造车信条的启辰品牌值得我们的尊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