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丹 《中国西部》2012,(6):40-43
我很喜欢“三生教育”提出的三个层面的词——生存、生命和生活,它们是不一样的。生命是自我的认知,认知了自己再去完善生存技巧,生命是一种意识,生存是一种能力,带着独一无二的意识和能力投入到生活,你才能做—个好公民。  相似文献   

2.
现在的人们,也许是生活条件太好了,大鱼大肉吃得太腻了。患高血脂高血压的人越来越多,甚至危及生命。普洱茶有降脂作用,是绿色饮品,似乎一夜之间,都市人特别钟情普洱茶。当你茶余饭后,  相似文献   

3.
曾被清朝皇帝亲赐"瑞贡天朝"大匾的易武"车顺号"茶庄,将其收藏的一饼瑞贡天朝头品贡普洱茶饼进行拍卖,最终以1.8万元成交。一盒包括易武产普洱茶饼在内的名为"正本清源"的纪念版茶盒,以高出底价7万元的价格,被一位南洋商人以16万元拍走。"普洱茶旺销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可以收藏,年代越久越值钱,"当地的普洱茶研究专家、易武乡的老乡长张毅说。现在市场上收藏10年以上的易武普洱茶基本找不到了,如果有的话至少可以被拍卖到2万元以上。易武茶山是目前普洱茶六大古茶山中保护最好、古茶园(树)遗存  相似文献   

4.
在拥有数千年茶文化历史的中国,从"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中,其实不难看出中国人自古与茶有着不解之缘,而茶马古道的故事更增添了它的神秘感。随着岁月的变更、四季的交替,近几年普洱茶可以说风靡全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其身价也随着这股热潮扶摇直上。当人们不断发掘出普洱茶的闪光点时,它无疑成为了众星捧月般的"宠儿",那么,普洱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茶?它又是怎样制作的?它为何能够让人欢喜让人珍惜?深秋,在这个最适宜品茶的季节,让我们走近"越陈越香"的普洱茶世界……  相似文献   

5.
短短几年时间,普洱茶就形成了和龙井、铁观音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普洱茶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渠道、营销、策划”已经频繁地在普洱茶中运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如今真正要做的,恰恰是如何做出一饼好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6.
短短几年时间,普洱茶就形成了和龙井、铁观音三分天下的格局,然而普洱茶发展正面临一个转折点,“渠道、营销、策划”已经频繁地在普洱茶中运用,过分炒作,使普洱茶失去了本来面目,如今真正要做的,恰恰是如何做出一饼好的普洱茶。  相似文献   

7.
拯救普洱茶     
曾经像一首美妙流行的歌曲一样四处蔓延的普洱茶终于燃烧尽了光辉,那些一度被其“文化”所感染的人们也终于慢慢恢复了理智。是普洱茶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8.
陆长久 《中国西部》2014,(22):126-127
<正>闲饮白云下,鹤心通山野。如今,在成都这座东方茶都,喝普洱茶的尚客是越来越多了。这当中,得妙谛的是那些喝古树普洱的主儿。迷上古树普洱的人审美段位一定不俗,多半是生活艺术家。生活之树由此静静绽放出一朵幽丽的大花来,一头伸向头上的明月,一头伸向颈下的肺腑。汤响松风,味浓香咏,慵懒的午后,我和赤松居士在宽巷子的一个内院品茶,粉墙黛瓦,飞瀑呵为云  相似文献   

9.
陆长久 《中国西部》2014,(10):126-127
<正>闲饮白云下,鹤心通山野。如今,在成都这座东方茶都,喝普洱茶的尚客是越来越多了。这当中,得妙谛的是那些喝古树普洱的主儿。迷上古树普洱的人审美段位一定不俗,多半是生活艺术家。生活之树由此静静绽放出一朵幽丽的大花来,一头伸向头上的明月,一头伸向颈下的肺腑。汤响松风,味浓香咏,慵懒的午后,我和赤松居士在宽巷子的一个内院品茶,粉墙黛瓦,飞瀑呵为云气,绿藓垂为斑铜,其境闲逸,连鸟翅都抹上了碧色。作为顶级茶客,赤松居士那只优秀的舌头早已被古树普洱俘获,他此次取出的是一款叫古濮龙团的春饼。打开素雅纸壳,见饼团的茶叶粗肥,叶脉发红,古  相似文献   

10.
陆长久 《中国西部》2014,(14):124-125
<正>闲饮白云下,鹤心通山野。如今,在成都这座东方茶都,喝普洱茶的尚客是越来越多了。这当中,得妙谛的是那些喝古树普洱的主儿。迷上古树普洱的人审美段位一定不俗,多半是生活艺术家。生活之树由此静静绽放出一朵幽丽的大花来,一头伸向头上的明月,一头伸向颈下的肺腑。汤响松风,味浓香咏,慵懒的午后,我和赤松居士在宽巷子的一个内院品茶,粉墙黛瓦,飞瀑呵为云气,绿藓垂为斑铜,其境闲逸,连鸟翅都抹上了碧  相似文献   

11.
普洱茶自2003年被炒热起,一直活跃于茶叶市场。分析普洱茶的历史、文化,普洱茶走红的原因是传统茶文化在中国有着很深的根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百姓的消费观念转变了,茶在社会交往中起着重要作用,普洱茶资源稀缺,在中国传统茶文化中,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12.
普洱茶因普洱得名,普洱因普洱茶而扬名天下。境内有距今3540万年前的茶树始祖—宽叶木兰化石,有2700多年树龄的野生型茶树王和1700多年的过渡型古茶树,还有千年万亩栽培型古茶树。普洱是世界茶树原生地的中心地带和茶树资源最重要的宝库,是"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的发展,把茶产业定为普洱市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积极打造中国著名、世界闻名、世人瞩目的  相似文献   

13.
《西部大开发》2008,(6):10-11
普洱茶曾经一度"普"遍全国,享有"能喝的古董"之美誉,价格曾飙升至一公斤数万元的天价.然而,2005年至2007年,从马背上走下来的云南普洱茶登上一辆史无前例的"过山车",体验着高峰、低谷的"极度疯狂".但2007年3月以来,普洱茶市场风云突变、身价狂跌.  相似文献   

14.
<正>为期4天的第十届宁波茶业博览会5月3日在宁波国际会展中心盛装展出,四海宾客汇集,共赴茶约,茗动甬城,茶香万里。一片树叶玩出"N+"新思路,在甬城刮起了一场"饮茶风"。茶博会现场,各色展位的设计别具匠心,各有风情。数千名市民在席间冲泡各色茶品,自由品鉴交流,体验美好生活。"五正熟茶"展位前,一款便于携带、冲泡的普洱茶吸引了众多爱茶之人,每天有五六百人前来品饮。  相似文献   

15.
<正>闲饮白云下,鹤心通山野。如今,在成都这座东方茶都,喝普洱茶的尚客是越来越多了。这当中,得妙谛的是那些喝古树普洱的主儿。迷上古树普洱的人审美段位一定不俗,多半是生活艺术家。生活之树由此静静绽放出一朵幽丽的大花来,一头伸向头上的明月,一头伸向颈下的肺腑。汤响松风,味浓香咏,慵懒的午后,我和赤松居士在宽巷子的一个内院品茶,粉墙黛瓦,飞瀑呵为云气,绿藓垂为斑铜,其境闲逸,连鸟翅都抹上了碧色。  相似文献   

16.
《环球财经》2014,(5):126-127
很多人喜欢喝茶,但不一定知道茶里的讲究。国医大师路志正教授认为,喝茶是一门非常实用的养生学问,他善于使用茶饮。路老说,喝什么茶要根据时间不同和人的工作、身体状态来决定,上午应该喝绿茶、午后应喝乌龙茶、晚上应喝普洱(熟普洱)茶。路老喝茶犹如辨证用药,他每天必喝的三杯茶,实际蕴含了调理脾胃的养生理念。  相似文献   

17.
"三生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接受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也是通过整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力量,激发学生的主体认知和行为实践,最终达到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目标过程[1]。  相似文献   

18.
妙语人有两个本性:一是动物的占有欲,占有更多自己需要的东西;二是社会人被认可的需要,被周边的人、被社会认可。作为领导,最重要的不是发布命令或指示,而是传承一种精神状态。公司大了,你的肉身不可能到每一个现场,但你的灵魂气息却要到达每一个地头。如果老板自己的付出输于众人,而只是忽悠员工,这种状态绝对不长久。稻盛和夫在日航危难之际到来,3万名员工6万双眼睛盯得死死的,就看你稻盛为什么做、怎么做。稻盛硬气的是,他以80岁高龄,还处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生命状态中,由此才会点燃和感召一颗颗不甘平庸的灵魂。  相似文献   

19.
当年的普洱茶的炒作,就是不少普洱茶的大品牌,厂家只定出厂价,让经销商把价格炒到每件茶叶上万元。有业内人士称,这次要谨防经销商借春茶减产之际囤货炒作,从而伤害到的是自身。"毕竟,大部分普洱茶是拿来喝的,而不是藏的。"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茶叶的制成品中最著名的是普洱茶,普洱茶乡主要指现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和临沦地区的部分.在这一地区主要居住着汉、哈尼、彝、傣、拉祜、佤、布朗、基诺、回、瑶、傈僳、白、苗、壮等民族.最早对普洱荼进行培植的是布朗族、德昂族的先民,自古普洱茶就被云南少数民族所运用,茶与人们的生活习惯、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文化艺术密切相关.表现为:少数民族有成熟的饮茶习俗和茶艺,普洱茶是社会交往中重要的礼物,是宗教活动中的祭品,是葬礼中必备的物品,是治病的良药,经济活动中重要的商品.普洱茶文化为云南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