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亚货币合作——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洪林 《世界经济研究》2007,(4):40-45,15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区域金融合作也深入开展起来。欧元的成功实践为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东亚国家(地区)开展货币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效应。本文先从东亚货币合作的必要性出发,然后对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探讨,接着按照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标准和结论对东亚货币合作的经济基础进行分析,最后对东亚货币合作给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最优货币区理论及东亚单一货币区的构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蒙代尔教授所创立的“最优货币区”理论。40多年来在欧洲得到了广泛而渐趋深入的实施,本文从对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的回顾和简单评述出发,通过对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比较以及成本与收益分析,探讨了在东亚地区单一货币区的可行性,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3.
最优货币区批判性评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祝丹涛 《世界经济》2005,28(1):17-34
本文尝试对指导货币同盟实践的流行经典理论“最优货币区”(OCA)进行批判性反思。第一,OCA理论某些标准自身有理论弱点,且标准间存在常被人们忽视的替代、交叉、因果和矛盾等种种关系。第二,OCA标准有内生性,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政策的适用性。第三,OCA理论是凯恩斯主义的,世界经济运行环境的新变化和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的兴起,重新界定了被OCA理论强调的货币同盟的宏观成本。本文的结论是: 1.货币同盟的政策制定者要谨慎使用OCA标准,防止简单化和机械化倾向; 2.为OCA理论强调的货币同盟的宏观调整成本并不是那么高,对货币同盟形成应持有更为乐观的态度。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货币区理论的最新发展和实证结果,较详尽地比较和分析了对汇率工具的重新认识、货币区微观基础、货币区的边界和货币区动态化等四个方面的争论和研究进展,并加以简评。  相似文献   

5.
货币区的动态最优决策:兼谈东亚货币合作问题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在进行货币区的成本—收益分析时,强调一体化与对称性对加入货币区决策的影响。然而,一体化与区域对称性不仅内生于汇率制度选择,同时它们之间也相互影响。本文在宏观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探讨货币合作,指出货币区的动态最优决策取决于经济现实基础和动态约束条件,并针对东亚地区在一体化和区域对称性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部分满足促进汇率合作的动态约束条件。  相似文献   

6.
欧元的顺利启动,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都要求东亚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并最终建立东亚货币区。通过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分析以及与欧元区的比较,可以看到,东亚货 币区的最佳汇率制度应该是钉住以人民币和日元为主导的一篮子货币,其中人民币又应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最优货币区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在理论方面以理性预期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了重新解释,提出了货币区的内生性,建立了一般均衡模型,此外,应用最新的计量经济技术针对欧洲等国家从多个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大大丰富了最优货币区理论。  相似文献   

8.
最优货币区理论综述兼述欧元、亚元问题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近年来,关于亚洲货币合作与亚元问题的讨论引起了我国官方高层和学术界的日益关注,各种文章时有见诸于报端.我们认为,只有在理论上把该研究推向深入,才可能得出正确的政策结论.为此,对最优货币区理论进行依次系统的回顾与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9.
最优货币区:对东亚国家的经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海红 《世界经济》2007,30(6):3-12
本文采用一般购买力平价(G-PPP)模型对东盟国家和中国、日本、韩国的货币合作程度进行经验研究。在计量方法上,我们运用Johansen的多变量协整分析方法,样本期间采用1994到2003年的月度数据,分别对6组实际汇率的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除了一组实际汇率关系不存在G-PPP外,其他5组关系之间的G-PPP都成立,表明样本国家基本具有形成最优货币区(OCA)的潜力。这一结论的延伸判断是,目前在该地区存在的非制度性货币合作形式,在事实上低估了该地区实际存在经济联系的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10.
最优货币区理论:能否解释东亚货币合作?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扼要回顾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脉络,并从货币一体化理论的角度评述了东亚货币一体化的可能性及存在的主要障碍。本文认为,虽然单一货币离东亚十分遥远,但实现汇率稳定的机制性安排仍是可能的,它将引导东亚向更高的货币一体化阶段迈进。作者提出了一些初步的设想和中国应采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199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代尔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了“最佳货币区”理论,而经济一体成就最为显著的欧洲联盟自1999年1月1日起才开始正式启动欧元。现阶段欧元区是否具有“最佳货币区”的主要特征?发展前景又如何?本文试图在阐述“最佳货币区”内涵的基础上,探讨最优货币区的实现条件,并运用有关原理欧洲货币一体化问题。  相似文献   

12.
一、最优货币区理论综述 在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孰优孰劣争论不休的背景下,20世纪60年代罗伯特·蒙代尔(Robert.A.Mundell,1961)首先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Optimum Currency Areas,OCA),蒙代尔认为确定最优货币区的标准是生产要素的流动性.蒙代尔认为当生产要素在某一区域内能够自由流动,而该区域与外部之间存在着生产要素流动性障碍时,生产要素具有流动性的区域,就适合建立一个货币区.在这个区域内,成员国之间使用单一货币或实行固定汇率,而与区域外国家实行浮动汇率,其效率是最优的.  相似文献   

13.
吴昊 《世界经济情况》2006,(12):10-13,4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东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东亚地区在总体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亚各国深刻认识到,在全球不稳定的金融环境下,进行区域货币合作是有必要的。欧元的启动也为东亚进行货币合作提供了一个现实中的成功范式,东亚各国希望能够通过本地区的货币合作一方面降低金融风险,另外一方面促进区域内经济合作和经济发展。本文将结合最优货币区理论,就目前东亚地区各国的一些经济指标进行分析,并试图说明东亚各国目前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具备成立货币区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
15.
根据最优货币区理论,不满足最优货币区条件的单一货币区在运行中会存在显著的成本。欧元区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正是对这种成本的验证。最优货币区可从两个方面显著降低货币区成本,一是成员国经济对称以减少不对称冲击,二是具备灵活的调整机制以应对不对称冲击。本文拟使用欧元区运行的数据来评价其成员国的经济趋同性,运用VAR模型检验金融危机是否对欧元区造成不对称冲击,并对其调整机制进行分析。本文认为,最优货币区理论对当今的货币一体化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欧元区只要在改革推动和趋同内生的共同作用下朝着最优货币区靠近,其运行成本就会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6.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服务业在经济总量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受到关注,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经济单位的经济、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使服务贸易的重要性更显得突出,这点尤其体现于中国最大的两个经济发展区域——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的发展之中。然而当今学界对于这两大经济区域之间是合作还是竞争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理论层面上,本文将引力模型运用于服务贸易领域,研究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在服务贸易领域内的边界效应问题;实证层面上,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从1997年到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为分析对象,考察这7年间两大经济区域在服务贸易领域的情况,得出这两个经济区之间在服务贸易领域的现状是合作大于竞争,且预测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仍然将是更多的趋向于合作关系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现有文献的梳理、分析和总结,发现货币政策统一性要求与其区域层面偏差的矛盾尤为突出,如何协调货币政策统一性和区域性的要求成为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在实证研究方面,模型选择、指标选取、数据处理等都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经济特征,对于我国的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需要结合本国国情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20.
随着内地与香港经贸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规模越来越大,出现人民币替代港币的"人民币化"现象.其对内地与香港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既带来正面效应,也产生负面影响.本文对此效应作了详细分析,由此得出结论:在两地构建人民币最优货币区是人民币化趋利避害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