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2012年,固原市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6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00元,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5年中,山东省经济发展总体上保持了较高的速度,"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1%.到2000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542.2亿元,经济总量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9580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95年年均增长10.4%,按目前汇率计算超过1000美元.2000年地方财政收入463.4亿元,增长16.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49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59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分别增长5.8%和7.4%.总体看全省经济运行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3.
海盐未来5年发展目标:2007年至2011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7%。到2011年,全县人均生产总值达到7200美元,财政总收入达到20亿元,实现临港产业产值110亿元。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随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的一系列“三农”政策的贯彻实施,今年我国8亿农民将至少从八个方面获得更多实惠。人均纯收入预计增加128元 。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徘徊在2%至4%左右,占全社会人口62.7%的农民,总收入只占全国总收入的不到20%。 今年国家将加大农产品促销力度,帮助农民促进农产品增值。国家还将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30%直接补贴给农民。三年后,粮食主产区用于直接补贴的资金达到风险基金的一半,补贴数量达到商品粮的70%。2003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约为2574元,按照5%的预定增长目标,明年可增加1…  相似文献   

5.
王老蔫卖粮     
“民以食为天”,现如今,打开电视机,从中央到地方,有几天不在说粮食问题?说起粮食,十几年前,王老蔫就是种粮大户,每年都能收获十几万斤粮食,可那时卖粮难,农民的粮食都必须送到国家粮库卖。卖粮的第一关是验粮,全凭验粮员一张嘴,说你一等就一等,说你三等就三等,卖粮农民吃尽了苦头,却敢怒不敢言。  相似文献   

6.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5亿元,比1994年增长1.6%。社会总产值达到4.8亿元,比1994年增长14.3%。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995年,农业总产值达到6673万元,比1994年增长11.9%。农民人均纯收入953元,比1994年增长23.8%,31个小康示范村,人均纯收入全部突破1000元,其中有6个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700元。农业生产在遭受自然灾害严重侵袭的情况下,粮、棉、油及其他经济作物仍获好收成。粮食总产量4.5万吨,比1994年增长6.4%;棉花总产量183吨,比1994年增长1.2倍;油料总产量1451吨,比1994年增长1.1倍。全县荒山造林5736公顷;发展干鲜…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对农民生产的粮食,只能由承担收购任务的国家粮食收储企业直接收购,严禁非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以及个体经营者、私营企业到农村直接采购。在粮食流通领域,尽管国家出台了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保护性政策,可个体粮贩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的现象并没有销声匿迹。为什么农民愿把粮食卖给个体粮贩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农民图方使。在农村,国有粮食收储企业最基层只能延伸到乡镇。在个体粮贩出现之前,农民要卖掉手中的余粮,无论多远,必须到乡镇粮库去卖。而个体粮贩…  相似文献   

8.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5.8亿元,比1994年增长45%。农业总产值1.59亿元,比1994年增长26.5%;粮食总产量10万吨,比1994年增长24%。乡及乡以上工业总产值2.56亿元,比1994年增长21.51%。乡镇企业总产值13.2亿元,比1994年增长24.9%;营业收入12.1亿元,比1994年增长19.5%。农民人均纯收入1209元,比1994年增长24.4%,净增244元。农村经济。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基本形成了粮食、林果、蔬菜、养殖业等4大主导产业,粮经作物面积之比调整到5:5,经济作物发展到18万亩,实现了人均1亩经济田,推进了求量农业向求效农业、温饱农业向致富…  相似文献   

9.
面对近年来日益突出的农副产品卖难问题,湖南省沅江市南大区所辖5个乡镇积极引导农民参与流通,依靠自身力量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全区参与商品流通的农户达6800户,占总户数的32%。去年,经民间渠道销售各种农副产品金额达4500多万元,创利1350多万元,人均流通收入占全年人均纯收入的18%。该区农民搞活农产品流通主要有5种形式:一是“小工厂”转化销售。主要是通过工厂的加工转化,改变过去那种单纯卖原料、卖初级产品的做法,实行转化换品销售。全区从事这类加工销售的重点户达  相似文献   

10.
发展现代农业与农村流通体系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健全农村市场体系,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物流产业".但从现实情况看,我国农村流通业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农民"买难""卖难"现象普遍,长期制约农村流通的因素仍然存在,与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积极采取多项措施,发展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农村流通业,是当前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但从整体上看,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体系不健全,流通方式落后,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基础薄弱,在根本上不适应扩大农村消费、发展现代农业和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建议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和新型流通业态,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村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11.
自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湖南省南县的农业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主要农产品增产幅度大,农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但是商品经济的猛烈冲击使准备不充分的农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农民极度彷徨和困惑。考验之一:农产品大量积压,“卖难”问题十分突出。近几年,南县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70%左右,“卖粮难”问题一直未能解决。而今年,不仅“卖粮难”矛盾加剧,而且其他农产品也出现卖难。该县今年粮食大面积丰收,全年粮食总产约4.3亿公斤。在粮食大丰收的年代,国家却采取了限购政策。全县原定上交国家定购粮任务为8235万公斤,却只限收计划的60%,减少收购3300万公斤。县政府和粮食部门从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和维护农民利益出发,自开口子,收购了总任务的87%,多收了2223万公斤,但杯水车薪,无法解决卖粮难问题。据统计,除留  相似文献   

12.
一、海南农民收入增长呈现良好态势 近年来,海南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立足本地优势,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加大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力度,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农民收入连续几年较大幅度增加.2000年与1996年相比,海南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156元增加到2920元,绝对额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9.6%.预计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仍可保持较快增长的态势.  相似文献   

13.
广西是一个农业省区,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比重高达 82. 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1. 6个百分点,近几年广西农民增产不增收的问题仍然严峻,成了制约广西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关资料表明,广西农民人均收入由 1978年 120元增加到 1997年的 1875元,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 2. 6倍,年均增长 6. 9%。但是, 1996年广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 1703元,比上年增加 257元,增长 11%,而 1997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 173元,增长 6. 6%,增幅回落了 4. 4个百分点; 1998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 1972元,比上年增加 97元,增长 5. 2%…  相似文献   

14.
到2012年,固原市地区生产总值要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12%以上,人均生产总值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4.6亿元。年均增长18%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500元;年均增长8%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00元,年均增长10%以上。总人口控制在165万人以内。  相似文献   

15.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3亿元,比1994年增长16%;工农业总产值1.74亿元,比1994年降低3.9%;地方财政收入2117万元,比1994年增长28.3%;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7亿元,增长26.5%。战胜严重灾害,农村经济仍有发展。1995年,罕见的旱、洪、涝、冻灾害,给农村经济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损失,全县粮食产量852万公斤,油料产量172万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370元,分别比1994年降低75.5%、73.4%和45.6%。除粮、油产量和农民人均纯收入3项指标有所下降以外,农村其他各业仍保持了一定的发展。一是乡镇企业速度效益同步增长。全县乡…  相似文献   

16.
【经济发展概况】 199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亿元,比1994增长34.2%;粮食总产量达到3668万公斤,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000万元,比1994年增长42.8%;流通企业实现利税192.6万元,财政收入512万元,比1994年增长104.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90.7元,比1994年增长32.8%。以上5项指标除粮食总产量因干旱而减产外,其余都完成或超额完成了预定指标。农村经济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发展的新格局。1.林果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县新增果树面积1.8万亩,栽植各类经济林66万株,有6个乡镇建起了千亩以上的果树基地,全县的果树总面积达到6.3万亩,经业务部门考核…  相似文献   

17.
农民增收是通过多种渠道实现的。从实践来看,农民增收的渠道,包括发展粮食产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农民进城就业等。但是,有一种现象值得重视,这就是农民收入结构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变化。在2002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部分已经非常接近来自农业的部分。在2003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非农产业的部分第一次超过来自农业的部分。这是农民收入日趋多元化的必然趋势。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一条重要渠道。从1998年到2002年的5年间,全国农村人均纯收入增加385.5元,因为同期来自农业的收入在绝对额是下降的,几乎全部增加额都是来自二、三产业,其中一半以上来自农村二、三产业。从目前发展态势看,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农民增收仍将主要来自二、三产业,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仍将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的一项重要举措。尽管这些年来,农民外出打工人数逐年增加,  相似文献   

18.
王洪灯  张蕾 《中国审计》2004,(13):18-21
粮食困惑1998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以“三项政策、一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使安徽在粮食连年丰收、市场持续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下,有效地解决了农民卖粮难问题,遏制了粮食价格的进一步下滑,有效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但是,随着粮食流通市场化步骤的加快,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断显现。从安徽省计划和财政部门提供的资料显示,随着全省粮食的丰产,粮食市场出现了阶段性的供大于求的局面,粮价不断下滑,国有粮企按保护价收购的粮食难以实现顺价销售,导致粮食库存不断增加,陈化损失严重。1998年初,全省的粮食周转库存188亿…  相似文献   

19.
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从绝对值看,1978年~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3.6元提高到6977元。然而,在农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的同时,还存在着城乡居民、农村内部和省际"三个明显差距",还需要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农民收入的发展阶段30多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波动频繁,可以简单划分成4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0.
会理县,县委、县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不断强化组织领导,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2005年,全县农业增加值达到14.6亿元,较"九五"期末增长29.7%,年均增长5.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288元,较"九五"期末净增1199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