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监管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晓娟 《商业时代》2012,(21):82-83
第三方支付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使其在支付领域中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在给企业和个人带来支付便利的同时,其沉淀的客户资金数额日渐庞大,针对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的监管问题凸显,本文通过对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管理的三方(第三方支付企业、商业银行、监管机构)之间的博弈分析,指出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监管的重点和思路。  相似文献   

2.
浅谈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监管及金融风险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第三方支付担保交易中,结算的时间差能够形成资金沉淀,如不加以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将可能成为套现、洗钱等的资金渠道。本文对第三方电子支付机构产生的沉淀资金问题和监管措施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探讨,从反洗钱和反套现的角度对第三方支付业务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尝试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3.
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及其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对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机构、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重点分析了网关型和虚拟账户型两种第三方支付模式下沉淀资金的形成过程的不同,进而对沉淀资金及其收益的归属问题进行了探讨,并针对沉淀资金问题提出了对第三方支付进行监管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建立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旨在解决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恶性竞争、电子货币发行流通量不稳定、沉淀资金的难以监督管理和客户权益无法保障等问题.通过定期注册审批制、存款延伸保险制、激励约束机制三大机制措施的提出,该监管平台使得第三方电子支付平台能够规范有效地运作,同时保证激发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的创新活力.第四方电子支付监管平台和其三大机制的规范运行将有效地促进第三方电子支付企业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市场的迅猛发展,由电子商务衍生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规模逐渐扩大,据统计2015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总体交易规模达到3.0万亿,而由此产生的沉淀资金问题也引起了关注。根据等价有偿、成本效益、公平等原则,沉淀资金的利息应归第三方支付平台所有,而支付平台则可以通过返利、促销等措施对消费者进行补偿,从而化解沉淀资金僵局,推动我国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第三方互联网支付是在银行监管下,保障交易双方利益的独立机构,是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的资金“中间平台”,有利于消费者进行快速、便捷支付。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风险,有针对性提出了几点完善建议,以期促进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的良性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网络支付成为了电子商务的关键环节,在快捷便利的同时,带来的一些非金融机构的安全性问题也引发了关注。本文从我国第三方支付的沉淀资金、第三方支付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欧美等国际监管的经验,进一步完善监管体系,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促进我国电子商务良性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行业蓬勃发展,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企业规模迅速扩张。而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作为第三方支付领域内一个课题,因为争议较大,引起了学界的广泛争论。这部分沉淀资金由于我国现阶段法律有关第三方支付的规定并不健全,在资金性质、资金和利息的归属以及沉淀资金的利用方面产生了很大的争议。  相似文献   

9.
张禹 《商》2014,(43):245-245
作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互联网电商阿里巴巴旗下的天猫,2014年11月11日,仅一日就完成了571亿巨额销售量,创下了新的网上零售交易的世界纪录。而此背后的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则为这笔巨额资金交易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隐藏在第三方支付平台背后的沉淀资金却是不可估量的一笔天文数字。由于沉淀资金目前在法律上的权属仍倍受争议,所以对于其如何有效的发挥其应有的社会经济价值便是当下棘手和热议的焦点问题。在本文中将会对该焦点性的问题给出笔者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郝慧丽 《商业科技》2014,(16):119-120
我国的网络第三方支付机构的发展已有数年,但是对其监管并不完善,使其存在性质和法律地位模糊,沉淀资金的风险,法律监管欠缺等问题。而美国、欧盟、日本、新加坡等的监管经验较为完善,因此应当借鉴这些国家的监管经验,完善我国的现有法律,明确监管机制和监管主体,防范沉淀资金的风险,并建立反洗钱机制。  相似文献   

11.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电子商务的发展,第三方支付平台成为电子商务贸易支付环节的主要载体,然而第三方支付平台的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对于沉淀资金的管理也属于灰色地带。针对第三方支付平台核心的信息流与资金流出现的安全问题,从技术层面提出建立新监管系统的方案,并从完善法律法规,监管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的角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信用缺位的"补位"角色、沉淀资金监管和用户资金安全三个角度来分析国内第三方支付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李莉莎 《商业研究》2012,(6):135-139
随着第三方电子支付的迅猛发展,其所潜藏的资金转移、资金套现、跨境支付和支付机构内部洗钱等多种洗钱风险值得关注。目前,我国对第三方电子支付的反洗钱法律监管仍薄弱,应着力构建一个以《反洗钱法》为基础,包含多层次立法,并与国际监管规则相接轨,与支付行业自律规范相契合的第三方电子支付反洗钱法律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反洗钱预防规则、法律责任规则,加强反洗钱法与金融竞争法的配合。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第三方支付发展概况入手,简要介绍支付宝、微信发展轨迹,引出支付机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野蛮生长、备付金存管、变相吸储、借道予欺诈洗钱、获取用户交易数据、跨境业务等问题,针对相应问题列举分析了监管机构采取的各项措施及解决办法。从而说明在监管机构的监督管理下,第三方支付行业逐步降低金融风险,日趋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第三方支付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型支付工具,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电子商务的支付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跨境支付、资金转移、洗钱、信用卡套现等问题。为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保障用户资金安全,必须加强对第三方支付平台的法律监管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业务的发展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对社会支付业务、社会公众资金结算提供了一定的方便。但是,央行于第三方支付平台颁发"牌照"之后的监管尚待完善,本文力图以《支付机构客户备付金存管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为切入点,深入探讨目前我国第三方支付服务中的存在的法律问题及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7.
社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进步,具有一定的实力与信誉平台通过自己的技术主要是安全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在消费者与各大银行搭建起桥梁,形成独立支付服务平台。第三方的中立地位可以避免商家之间的利益博弈,同时也满足了商家发展在线业务的收付要求。第三方支付快速、便利的特点受到人们的喜爱。第三方支付存在的时间差,从而出现沉淀资金的问题。例如,沉淀资金法律性质、利息归属、防范沉淀资金诱发的转移、流失。本文从法律角度分析第三方支付沉淀资金这些的问题。对于沉淀资金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郭颖 《商》2014,(10):195-195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与电子商务的普及,网络第三方支付作为科学技术与商业进步所共同促成的结合体,在中国呈现出了迅猛发展的趋势。由于我国电子商务起步比较晚,且网络第三方支付平台又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其自身具有许多缺陷。目前,由于我国对于网络第三方支付相关的法律规范的构建还不完善,使得对其的监管一直处于不明确的状态。以法律的形式将其监管方式予以改进和确定.将更有利于网络支付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黄盛 《商场现代化》2008,(3):137-138
<正>所谓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和国内外各大银行签约、并具备一定实力和信誉保障的第三方独立机构提供的交易支持平台。在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的交易中,买方选购商品后,使用第三方平台提供的账户进行货款支付,由第三方通知卖家货款到达、进行发货;买方检验物品后,就可以通知付款给卖家,第三方再将款项转至卖家账户。相对于传统的资金划拨交易方式,  相似文献   

20.
第三方网络支付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网络交易手段和信用中介,不仅具备资金传递功能,而且能对交易双方进行约束和监督。本文从各种支付方式出发,介绍了第三方支付的发展优势及问题,最后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