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配合我国西部地区开发和发展战略研究,重庆市档案馆和重庆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的有关同志在查阅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完成了一组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历史活动的学术论文,这些文章主要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历史评考》;《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的资金筹措及其评价》;《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工业发展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农业的历史考察》;《略论抗日战争时期的西南交通建设》等。这组论文史料翔实,在国内尚不多见,本刊将陆续刊出,供研究者参考。本期刊出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开发西南的历史评考》,由于篇幅所限,只发表文章的摘要。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爆发不久,随着沿海及东部地区的相继沦陷,国民党政府兵工生产的重心也随之西移,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则成了抗战后方兵工生产的主要基地。国民党政府战时后方兵工生产企业,主要来源有四个方面:一是抗战爆发前后接收、收买的原西南军阀所控制的兵工企业,二是抗战前夕在株州新建的兵工厂,三是沦陷区内迁的兵工厂,四是抗战期间新建于后方的兵工厂。  相似文献   

3.
<正> 一、国民党开发西南农业的动因及基础抗战以前,中国的主要工农业生产区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带,国民党政府的经济重心也放在这个地区,抗战开始后,东南一带相继沦陷或变为战区,国民党政府在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失.在农业方面,从1937年到1938年,稻麦种植面积损失达38%强,棉花生产面积损失达70%,烟叶面积损失32%,产量的损失,稻麦约22%,棉花约  相似文献   

4.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农村凋蔽,民不聊生。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把工作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掀起了一个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革命高潮。面对着日益破产的农村经济和日益高涨的农民革命,成立不久的国民党南京政府不得不重视农村问题。土地是农业生产的基本要素,要解决农村经济问题,首先就要解决土地问题。南京政府以孙中山的平均地权和耕者有其田作为解决土地问题的基本对策。除了土地以外,农业要素还有资本和劳动力等,因而又有改善农业金融,组织农村合作,改良农业等主张。国民党政府到底制订了那些经济政策?应如何评价?本文拟对十年内战时期国民党政府的经济政策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5.
一、两种争论国民党政府及社会各界将开发西北的目光投注于柴达木盆地,各种舆论、诸种意见便随之纷至沓来。赞成者,反对者,以及中立者各持己见,纷纷撰文展开了争论。从文献资料上看,对其挑头“发难”  相似文献   

6.
《西部论丛》2007,(3):8-79
粮票收藏简史 新中国成立前的民国时期,粮票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发行体系,除了当时国民党政府发放“粮食配给票”等,解放区也发行过“临时借谷证”、军用粮票、边区粮票等。  相似文献   

7.
<正> 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近代交通运输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部门,据巫宝三先生估算,1933年近代交通运输业的总所得在整个交通运输业总所得中所占的比重即已达到50%①。抗战前,国民党国家资本的产业活动在交通运输业电最为活跃,据统计,1936年国民党政府的产业资本为44000万元,其中54%集中在交通运输部门②。抗日战争期间,原有交通运输线路、邮电线路及交通、邮电器材遭受严重损失,为适应战争的需要和后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国民党政府乃大量投资,增修新的线路,补  相似文献   

8.
民国16-18年(1927-1929年),三年的自然灾害使西北农民几乎颗粒未收,尤其陕西的关中地带灾情最为严重,广大农民纷纷离家逃荒,浮尸遍野。甚至出现了一个大姑娘用半块馍就可以换来成亲的事情,由此可见当时人们生存的艰难状况。面对这样一个社会现实,国民党政府为了安抚民心,曾派于佑任先生来西安赈灾。虽然这只是一次象征性的赈灾,但也说明了这次灾难已引起国民党高层的重视;建设西北的交通、水利等问题已经摆在了他面前。为了落实孙中山先生的《建国方略》,加之1924年外蒙古的独立,迫使国民党政府必须慎重考虑…  相似文献   

9.
辛也  何流 《中国报道》2009,(10):70-73
1948年12月1日,在解放战争的炮声中,国民党政府和地方银行以及日伪政权银行发行的五花八门的货币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在今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11号的三层小灰楼里,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发行的第一批人民币面世了。  相似文献   

10.
郭维 《新西部(上)》2009,(11):120-1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代体育新闻的历史进行研究,得出我国近代体育新闻的历史经历了三个阶段:鸦片战争至辛亥革命时期(1840—1911)的发端期,北洋政府统治时期(1911—1927)的初兴期,国民党政府统治时期(1927—1949)的发展与衰落期。  相似文献   

11.
一九四五年日寇投降后,国民党政府为了夺取胜利果实,在全国范围内加强了反革命活动。鉴于此,党中央、毛主席作出“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战略决策,派出大批干部挺进东北。从延安来东北的这批干部,除到沈阳时经东北局分配到辽宁、吉林两省之外,  相似文献   

12.
沈嘉禄 《沪港经济》2002,(10):16-18
在上海多伦路文化街东端,有一幢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白色小洋楼。半个世纪前,它曾是国民党政府淞沪警备区司令汤恩伯的公馆。如今这里已经成了一家钱币博物馆。 博物馆的主人是金泉钱币文化公司的老板王刚。他是一个收藏家,也是一个新概念商人。正是他,在铜钱  相似文献   

13.
一、战后台湾金融体制的演变过程台湾自1945年以来,其金融体制的演变过程,大体可分为如下四个阶段:(一)接收整理时期(1945.10—1947年底)。1945年10月25日,台湾正式光复。10月31日,国民党政府财政部公布了“台湾省当地银行钞票及金融机关处理办法”和“台湾省商营金融机关清理办法”,规定台湾省内日本人设立的金融机构由国民党政府指定的官营行局(所谓“国家行局”)接收;台湾省商业金融机构,除原为当地正当人士所经营、业务正常的,准其重行注册、继续营业外,其余一律停业清理。经过二年多的接收改组和合并整理,至1947年底,正式银行机构有六家;  相似文献   

14.
1937年中国进入了抗战时期,伴随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中央广播电台为了满足抗战需要,也迁至重庆开始播音,并且在重庆设立了覆盖面和对象都更加广泛的国际广播电台。在抗战的艰苦时期里面,广播这一迅速的媒体工具在这个艰难的岁月里面逐渐成长,在陪都这个特殊的环境里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率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了实现货币政策目标,对管理和调节利率所采取的政策、方针和措施。建国40多年来,我国利率政策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①1949—1954年的高利率政策时期。当时由于国民党政府遗留的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西南工业发展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抗战爆发,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西南地区成为大后方经济、政治中心,特别是工业发展尤其突出。探讨这一时期工业发展的原因、状况及特点,对于我们了解西南工业经济的过去,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一、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增长阶段性特征明显 中华民国时期,由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帝国主义侵略和掠夺,加上连绵不断的战火和灾害,经过近一个半世纪的经济衰退,  相似文献   

18.
青岛解放的前夕,人民解放军在郊外的战场上英勇进军,青岛市内也是暗波涌动.为保护国家财产不受国民党政府破坏,并为解放城市做准备工作,一场反破坏的工人护厂"暗战",正在全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正>本书全面考察和探讨1927-1937年,即国民党政府成立最初10年间中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特点。本书是"九五"哲学社会科学国家重点研究项目,是《中国近代经济史,1840-1894》、  相似文献   

20.
四联总处的产生、发展和衰亡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27年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奠都南京以后,国统区的金融、经济史大致可以划分为“1927—1937年”“1937—1945年”“1946—1949年”三个历史时期。在国民党政府繁杂众多、变换无常的金融、经济行政机构中,有一个与后两个时期几乎是共始终的,对国民党政府的金融、经济政策发生过重大影响的,并在国统区金融、经济领域内发挥过特殊作用的机构,这就是四联总处。四联总处,即中央、中国、交通、中国农民四银行联合办事总处。通观其十余年的历史,可以勾划出四联总处这个机构曾经有过的一些奇异特殊的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