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佛教传入中国后,历代封建统治者赋予了寺院、僧尼许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在隋朝以前,僧尼“不贯入籍”,寺院占有大量田产,却“寸绢不输于官府,升米不入于公仓,……家体大小之调,门停强弱之丁”。在封建统治阶级的竭力扶植下,佛教寺院的经济力量迅猛发展,严重地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税收入。因而封建国家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寺院经济力量的无限膨胀。尤其是中唐以后,均田制的破坏迫使唐代统治者改变赋税政策,施行两税法。两税法的基本原则是“据地出税”。这个法令实施后,“  相似文献   

2.
均田制是我国封建社会一项非常重要的土地制度,始于北魏,经北齐、北周至隋唐,持续了三百年之久,影响十分深远.均田制是一种封建的土地私有制与封建的土地国有制相结合的制度.  相似文献   

3.
自南北朝始,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佛教寺院经济产生了。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利用佛教,赋予僧侣地主许多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权,但这也严重影响封建国家赋役收入。中唐以后封建国家逐渐取消寺院的经济特权,到了宋代,寺院特权就极其衰微了,佛教寺院僧尼须承担二税、和籴与和买、科配、免丁钱等。到了元代。  相似文献   

4.
自南北朝始,随着印度佛教传入,佛教寺院经济产生了。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利用佛教,赋予僧侣地主许多政治、经济方面的特权,但这也严重影响封建国家赋役收入。中唐以后封建国家逐渐取消寺院的经济特权,到了宋代,寺院特权就极其衰微了,佛教寺院僧尼须承担二税、和籴与和买、科配、免丁钱等。到了元代,由于统  相似文献   

5.
中国封建社会转型时期的小农经济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战乱时期,但乱中有变,小农经济与市场并非漆黑一团。北魏太和九年(485)实行了均田制,农民从政府那里得到一定数额的土地,再以租庸调形式为封建国家尽义务。西魏、北齐、北周、隋以至唐前期,均继承北魏均田制。在这种土地制下,个体小农经济得到了空前发展,“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均与此有关。隋唐时期是均田制下小农经济潜力发挥得最为出色的时期,开元天宝时出现了“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  相似文献   

6.
从均田制自北魏至隋唐屡次变化之异同进行分析,得出中国古代封建政权的土地制度与赋税制度之间的联系,将唐朝租庸调实行的历史因素和现实因素列出。从税收制度本身、执行过程、指导思想等方面分析租庸调制作为唐帝国税收制度的缺陷和不足,以及唐朝税收制度改革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是经济史上一个重大问题,又是许多专家学者作了大量研究的“老”问题。读了杨际平先生的《均田制新探》(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8月版,以下简称杨书)一书之后,觉得这一“老”问题仍然有许多值得思索的地方。现在想谈谈杨书的价值、贡献和杨书引发的某些值得讨论的问题。杨书应该说篇幅所费不菲,但对历史上如此重要的一个土地制度来说,却又似乎不足。如果想全面清理均田制,并将研究成果总结一番,大概不是一本书两本书所可以完成的。作为一个已经有相当多研究成果的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地主土地所有制下的租佃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史学界对近代中国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首先是在封建地主制经济与自然经济、商品经济的关系方面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很多学者认为封建地主制经济不等于自然经济,是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的结合,它们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从封建土地所有者与农民之间的经济关系来考察,封建经济与自然经济有着紧密的联系。但是,从封建经济单位的生产和消费的整个运行过程来考察,封建经济与商品经济  相似文献   

9.
北朝时期寺院经济迅速扩张。无论是对于土地、劳动力人口以及各种浮财等资源的获取,抑或是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都体现出北朝寺院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尽管受制于种种制度规则的约束,北朝佛教寺院在经济资源配置方面还是显示了其积极自主的特点。而王权国家对寺院经济有着强大的干预能力,两次废佛对北朝寺院经济资源的配置状况造成了一定破坏和打击,影响了寺院经济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0.
均田制是我国中古史上的重要土地制度,自北魏太和九年(485)开始实行,历经北齐、北周、隋、唐,直到安史乱后废弛,维系时间近300年之久,对当时及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正因为如此,老一辈学者唐长孺、王仲荦、金宝祥、杨志玖、赵俪生诸先生,及日本学者日野开三郎、宫崎市定、池田温氏孜孜不倦地对其进行探索,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以说,均田制是一个常新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除单篇论文十分可观外,一批专著亦相继问世,如韩国磐先生《北朝隋唐的均田制度》、宋家钰先生《唐代的户籍法与均田制研究》、杨际平先生《均田制新探》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另有日本学者铃木俊氏《均田、租庸调制  相似文献   

11.
一 新中国建立以来,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史学研究发生了巨大变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研究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社会经济结构是基础;中国自战国以来的社会经济结构是封建地主制经济,它构成这一时代历史发展的中心线索。抓住这一中心线索,才有利于揭示历史客观发展规律和历史进程的本质。本文拟以中国地主经济制的发展变化为中心线索,对史学界讨论中的几个问题,诸如对封建所有制的看法,土地国有或私有,封建社会历史如何分期,农民战争的性质,宗法宗族制的体现形式和作用,以及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等问题提出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唐宋地的社会变革是学术界一直关注的问题。本文从五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论述。一、唐中叶以来封建国家土地制度日益衰落,向土地私有制转化;二、新的土地兼并势力代替了旧来的山东士族老牌土地势力;三、封建租佃制关系占支配地位;四、两税法实施后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者(地主)、佃户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封建国家与土地所有才(自耕农民诸阶层)之间的关系;五、唐宋之际土地关系的变化对文化思想领域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正一、研究对象和地位"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是马克思《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六篇,简称地租篇。马克思在本篇一开始就指出这一篇的研究对象是作为一种特殊历史形式的土地所有权。它与以往的土地所有权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由资本主义关系所决定、所派生出来的,既不同于封建的,也不同于小农经济的,而是资本主义经济结构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的土地所有权形式。  相似文献   

14.
创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动因与模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打破了封建剥削制度,最突出的标志是土地所有制改变.原来的封建地主私有制改变成为农民土地私有,或者苏维埃公有分配给农民无偿使用,从而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根据地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开辟了道路. 然而,农民分得土地以后很快产生了新的问题.这就是小私有的个体农业经济在...  相似文献   

15.
中唐以后,随着唐代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的发展壮大,与均田制相联系的土地买卖禁令屡被突破,土地兼并日益剧烈,最终使“不抑兼并”成为影响中国传统社会后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本文运用博弈论对“不抑兼并”的土地制度作了分析,认为:唐中叶开始的由抑制土地兼并到不抑兼并的制度演进,实乃国家、地主和农户之间博弈的结果,并使得国家、地主与农户之间的契约呈现出一种有效率的状态;“不抑兼并”土地制度是适应当时社会经济条件变迁的有效的制度安排,对唐宋农业生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五代十国时期,战争频仍,政局动荡,政权嬗递,分裂割据数十年。在这样的社会政局下,传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是何状况,具有什么特点?唐后期以来封建土地所有制关系发展的历史趋势是否有曲折变化?迄今,在这些方面还缺乏必要的专门研究。而这对于弄清唐宋时期土地所有制关系发展演变的脉络和整体面貌,无疑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拟就五代十国时期的封建土地国有制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清代前期的封建地租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封建制度下,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向农民收取地租。封建地租是封建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形式,体现着封建地主剥削农民的关系。封建地租的剥削程度,通常是以地租率,即转化为地租的那部分产品同土地生产品之间的比率来表示的。中国地主制经济建立的初期,就形成了封建地主与佃农对半分成的封建地租率,即佃农以土地主要农作物收获量的一半交纳地租。历史文献中,往往把这种对半分成叫做“均分”、“中分”、“对分”等等,我们不妨把这个封建地租率叫做均分地租率。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制的基本结构是国家所有制、私人所有制、宗族所有制三种形式并存。随着封建国家的发展,私人所有制日益占统治地位。土地所有制产生自耕农,使小农经济与地主经济并存,土地私有成为土地买卖的根源。土地买卖在巩固地主经济统治地位的同时,也成为土地兼并的前提。小农经济的脆弱和不稳定使土地兼并成为可能,农业经济的产品单一造成的物价波动又加速了土地的兼并。地主阶级通过土地兼并增强了自己的实力,同时也加剧了土地兼并活动的进行。土地兼并和地主经济的发展破坏了小农生产的有限稳定性,影响到封建社会的安定。历史…  相似文献   

19.
高宇 《特区经济》2005,(6):177-178
随着房地产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正在不断地参与到房地产经济中来,向非农化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农用地的潜在经济价值得到了开发,创造了财富。但是在现实情况中,农民作为土地使用权的所有者在出让了土地使用权后并没有因为土地开发  相似文献   

20.
月泉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2):134-142,150
总论与区域经济方行近年来以致力于“通古今之变”,清理中国封建经济发展脉络,本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中国封建经济论稿》一书,收集近年来的论文15篇,涉及中国封建经济的发展阶段、地主经济、农民经济、封建租赋、地租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封建土地市场、价值规律的作用、封建经济结构与资本主义萌芽等问题。有关中西比较和中国传统经济再评价的不同观点今年继续争论。黄宗智回应彭慕兰对他的反驳,重申他的中心观点:18世纪的长江三角洲劳动生产率递减,生存压力也显示于弑女婴与大量的卖妻鬻女现象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