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居民储蓄存款的规模与结构,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是近年来金融领域密切关注的问题。本文从社会环境方面研究了储蓄存款结构的影响因素,探讨了社会环境、社会群体和储蓄动机三项影响要素,对于分析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结构及其变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具有季节性变动规律,准确分析和预测这种变动规律,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和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春节是对居民储蓄影响最大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季节变动的分析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春节效应"为切入点,提供一种分析传统传统节日对居民储蓄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降息、征收利息所得税、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等一系列政策出台后,桂林市城乡储蓄存款结构、储蓄存款增加额及增速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为掌握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变动情况,了解和分析新增储蓄存款中非居民存款分布结构及变化特点,我们在桂林全辖内按分布状况重点选择了45个储蓄网点(包括农村信用社)作为储蓄样本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全市储蓄存款的结构、增长变动趋势和原因及对经济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些年随着我国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各家商业银行都出现了资金紧缺的情况,纷纷展开了拉存款大战,研究储蓄存款的波动规律,分析各类影响因素,也就成为在竞争中制胜的关键。而储蓄存款利率是影响居民储蓄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利率的波动,会对城乡居民的储蓄意愿产生影响,加之近年来央行频繁使用利率工具进行宏观调控,其重要性日益突出。利率调整对对居民储蓄的影响有多大,如何预测调控结果,成为当前商业银行普遍关注的课题。笔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了利率影响的变动规律,本文将以"利率效应"为入手点,提供一种分析、预测利率水平变动对居民储蓄影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1998年以来,国家分流储蓄存款的政策力度不断加大,多次降息和开征利息税使居民逐渐形成了对储蓄存款收益率持续降低的预期,不断调整储蓄和投资行为,储蓄政策对储蓄存款中的企事业单位存款等非居民储蓄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储蓄存款呈现持续分流态势,针对储蓄存款增势趋缓、结构变化特点,最近,我们选择了杭州、宁波、温州、绍兴四市对2000年储蓄存款结构及变动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采取召集储蓄专家谯、现场填写问卷与实地查访相结合的形式,在取得大量第一手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推算分析,2000年浙江省储蓄存款结构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储蓄存款活期占比上升,定期下降;非居民储蓄仍占有一定的比重;私人生产经营性存款占比上升较快,2000年储蓄分流的主要原因是股市、房市、债市以及汇市的火爆。对此,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对我国居民储蓄率居高不下的解释很多,但是大多不够全面,本文系统分析了居民储蓄各个层面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分析居民储蓄的"趋势变动因素分析法",阐述了储蓄动机、家庭资产、社会群体、社会环境四个层面的影响因素,为完整的定性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增速一直居高不下,居民储蓄的高增长,对我国经济建设的贡献是毋庸置疑的,但过高的储蓄,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只有从居民储蓄的结构、性质、动机入手,在对居民储蓄、消费、投资行为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理性对待、科学引导,多种手段并用,抑制居民储蓄的过度增长,使我国的经济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8.
储蓄利率政策效应实证分析中国人民银行安庆分行钟四清随着城乡居民金融意识的增强,利率变动尤其是储蓄存款利率变动对银行负债的主要成份─—居民储蓄存款会发生相当大的影响。自1993年以来,利率经历了两次大调整,1993年7月份全面上调银行存贷款利率,199...  相似文献   

9.
我们建立了一个包含居民、企业、银行部门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我们认为,实际利率的变动可以通过影响居民部门的储蓄和消费、企业部门的投资、银行部门的吸存放贷,作用于就业和产出的变化。实际存款利率变动对产出的影响取决于实际储蓄存款对实际存款净利率的弹性:富有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同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上升;缺乏弹性则稳态利率与产出反向变动,存款利率有效上限的取消可能使产出总体下降。实际存款利率市场化导致的产出波动可能具有滞后性和起伏性。实际贷款利率上限的取消,可能会使产出上升。  相似文献   

10.
引言 多年来,中国居民的储蓄存款保持了高速增长,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在2003年突破了10万亿,2011年末超过了34万亿人民币,许多人对此进行了研究,认为居民高储蓄率阻碍中国经济的发展,是导致国内消费动力不足的原因之一.董承章、张书云(2001)认为,储蓄对收入的过度敏感性、储蓄的生命周期特征及预防性动机共同决定着中国居民的储蓄行为.曲扬(2003)认为,导致居民高储蓄的原因有预期收入不乐观和福利制度改革的不确定性;个人投资渠道狭窄;人民币实际汇率升值;消费不振,应通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信用体系、拓宽投资渠道、发展消费信贷来降低储蓄.  相似文献   

11.
居民储蓄存款的交易和预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和银行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公众投机动机不断增强,居民存款“理财化”,既投资性资金退出银行存款用于理财产品实现收入增长的特征凸显.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因定价的差异,使居民放弃银行存款形成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偏好,居民存款“理财化”必然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本文首先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及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就居民存款理财化原因进行剖析,实证结果进一步检验了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长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居民存款理财化对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具有的意义,并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王剑 《海南金融》2010,(12):12-15
依据1978—2009年的统计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影响山东省淄博市城镇居民储蓄存款的主要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前期储蓄是影响居民本期储蓄行为的主要因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利率水平与居民储蓄正相关,物价水平与居民储蓄相关性程度较小。因此,应从均衡发展、调整利率水平、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等几方面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此外,应缩小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改善居民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居民个人消费基金的分配结构储蓄来源于个人泊费基金,因此,居民个人消费基金的分配结构对储蓄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而且,它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着储蓄存款的结构。因而,不搞清居民个人消费基金的分配结构,就不可能把握储源,也无从真正有效地推动储蓄工作的开展。居民个人消费基金大致可分为生活周转金、生活备用金、专项存款、生活结余四个部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2000年甘肃省储蓄存款结构及增长变动状况,我们在省内选择储蓄存款余额占比较大或2000年储蓄存款状况变化显著的兰州、庆阳、酒泉、嘉峪关4个地区(市)进行了调查,按照调查地区储蓄网点的5%,抽选了77个城镇储蓄网点,26个农村信用社作为调查网点.抽取的储蓄网点涵盖了机关区、商贸区、工业区、居民区等不同区域和乡镇,使调查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一定的覆盖面,调查采用召开座谈会、专家问卷、实地查阅账卡等方式进行,从调查结果看,基本反映了我省储蓄存款的结构状况.  相似文献   

15.
在居民储蓄存款的交易和预防需求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及银行金融产品不断丰富的条件下,公众投机动机不断增强,居民存款"理财化"特征凸显。银行存款和理财产品因定价的差异,使居民放弃银行存款转而增加对理财产品的投资偏好,居民存款"理财化"必然推进存款利率的市场化。本文首先梳理了近几年来我国银行理财产品及储蓄存款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就居民存款理财化原因进行剖析,并通过实证结果进一步检验了理财产品对储蓄存款存在长期的影响,最后分析了居民存款理财化对推动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意义,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一、居民储蓄的规模及分布居民储蓄是指居民取得的可支配收入中未用于消费的余额。我国的居民储蓄主要形成储蓄存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储蓄存款迅猛增长,截止到1997年6月底,储蓄存款总额已达42771.2亿元,但是由表可看出,我国1996年城镇居民储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居民金融资产变化与商业银行的经营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居民金融资产是指居民持有的金融债权及权益性凭证形式的资产,包括手持现金、储蓄存款、各种债券和股票、储蓄性保险和外币储蓄,其数量与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国经济金融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银行工作不但把增加储蓄存款作为一项基础工作,而且看成是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但是去年以来,储蓄大幅度增长以后,有的同志对大力发展储蓄存款提出质疑。那么,在新形势下如何认识储蓄存款的重大意义呢?陈仕强同志在文章中论述了全面认识居民储蓄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月份,全国储蓄存款大幅度攀升,是近两年同期增加最多的一个月.江西省储蓄存款增长与全国形势基本一致,余额达1299.87亿元,比年初增加56.71亿元,同比多增49.8亿元.储蓄多增原因很多,在消费平稳和股市交易额减少的情况下,居民将年终各项收入部分资金转为储蓄,是导致储蓄存款上升的主要因素.2月中旬,我们在南昌市对400位居民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得出当季该市居民在储蓄、消费、投资行为上具有以下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农村储蓄存款,是农行的主要资金来源,是发放贷款的前提、因而是农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之一。本文从当前农村储户的储蓄动机入手,探索一下吸储策略。 (一)当前储户的10种动机。 储蓄存款是一种经济行为,它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心理动机戚戚相关。储蓄的心理动机有其特定的规律,而储蓄行为则受储蓄心理动机所制约和支配。因此,我们一定要掌握住储蓄心理动机,才能够因势利导发展储蓄事业,壮大行、社的资金实力。就目前储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