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本文采用双重差分方法,研究中国发债上市公司在流动性冲击下的企业现金持有、流动性工具选择以及传导机制。研究表明:流动性冲击下,债务依赖度高的企业会增持现金进行流动性管理而非利用银行授信;国企和公司治理能力强的企业在面临流动性冲击时会增持现金;企业在面临流动性管理时会考虑自身抵押贷款能力而非破产风险。企业在流动性困境中应增强对现金流的管理,提升资产抵押和公司治理能力;商业银行应实行抵押资产多元化,充分发挥银行授信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基于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和风险交互均会对债券利差产生影响,其中风险交互对债券利差的影响最强,提高了流动性风险与违约风险对债券利差的边际效应。通过分析不同违约风险与流动性风险组合下的风险交互对债券利差的影响差异,发现风险交互效应与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风险等级不存在必然联系,中(低)风险组合的债券可能存在高风险交互效应,因而在受到负面冲击时可能发生实质性违约。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试图对几种有代表性的模型进行比较,来分析由于建模方式的不同,而导致的对信用期权定价和对冲的结果的不同.如果将违约风险传染考虑进去,类似德隆帝国崩溃的事件,或许就能避免.  相似文献   

5.
胡晓农  彭诗晨 《征信》2023,(2):57-63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违约事件频发,违约数量逐年攀升,违约金额不断扩大。债券违约不仅对违约企业自身产生影响,还会对区域整体信用环境造成冲击。选取2014—2021年中国债券市场违约情况和债券发行定价信息,对债券违约引发的信用风险在地区内的传染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债券违约事件会显著提高地区内企业债券发行的风险溢价水平,且随着违约金额的增大、违约次数的增多,公司发债定价水平也相应提高,并且违约企业中国有企业占比也与债券发行定价正相关。为此,建议监管部门加快完善违约债券处置生态体系,地方政府切实担负起处置金融风险的属地责任,企业应更加科学地制定债务融资计划和发展战略,着力防范企业债券违约风险在地区内传导,实现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7.
信用债违约事件不仅让投资者损失惨重,还可能通过信用风险传染对非违约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影响。本文发现,在市场出现信用债违约后,同城市的非违约民营企业会进行更多向上的真实盈余管理,不过类似的影响在同行业非违约企业中并不明显。机理分析显示,信用债违约事件导致当地企业融资约束增大是非违约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动机,特别是偿付能力更弱或融资需求更大的非违约企业将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并且还发现,向上的盈余管理有效缓解了信用债违约对非违约企业融资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地,盈利可疑或者负面事件缠身的非违约企业会进行更多的盈余管理;此外,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更大的地区,非违约企业受信用债违约的影响相对更小。  相似文献   

8.
吴涛  文梦悦  贺立龙 《金融论坛》2021,26(9):26-35,69
本文基于2014年1月-2020年9月公司债市场信用违约与一级市场信用利差省级月度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公司债违约风险传染效应.发现:(1)公司债违约风险在公司债市场内部传染并产生结构化定价效应,区域商业银行投债机制、政府兜底机制是重要的风险中介传导机制;(2)不同类型、信用等级、区域的公司债发行价...  相似文献   

9.
信用违约风险传染建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信用组合中,企业的违约是相互随机依赖的。除了来自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即因果传染;还有一种影响来自于企业间的直接相互关系,我们称其为信用违约传染。在目前,席卷全球的次贷风暴,就是一个信用风险传染的实例。到目前为止,人们尝试了从不同角度为违约传染建模,特别是从简约模型角度出发。本文从结构模型角度出发,为信用违约传染建模。并在此模型基础上,分析其对信用衍生品定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王宏博 《投资研究》2020,(1):134-154
本文研究信用债的二级市场风险溢价在信用债违约事件的冲击下,是否显著变化及该变化的时序特征。研究表明个券风险溢价平均在违约后的3个交易日内累计上行约3.5基点,且短期内未回落。进一步地,本文发现民企债券、无担保债券与低流动性债券的风险溢价在违约后显著提高,且个券与违约债券处于相同子市场时,其风险溢价提升更多。本文还发现公司债和企业债对违约事件的反应大体相似,但也存在少许差异。  相似文献   

11.
12.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effect of junk bond defaults on common stock returns. The evidence indicates that stockholders uncover the signs of financial distress long before the default date. Stock prices fall sharply at the time of the default announcement. Although stocks of fallen angel sample recover slowly and steadily after the default announcement, stocks of the original-issue junk bond sample continue to decline. On average, bankrupt firms suffer larger negative stock returns than defaulted firms not only at the time of announcement, but also in both pre- and post-event periods.  相似文献   

13.
透明度对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变化趋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检验透明度制度变化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变化趋势是否有影响,本文将突变理论引入债券市场研究,并对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综合流动性、国债流动性、政策性金融债券和短期融资券流动性进行突变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数据的生成过程没有出现结构突变,整体上观察,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呈平稳上升趋势。我们又使用非参数检验方法检验了透明度变化对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透明度对流动性的影响因债券而各异,对整个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也因各种债券受到透明度的影响强度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4.
国债市场规模的扩大可以满足机构投资者的收益性和流动性偏好,机构投资者投资组合的调整使得国债具有影响信贷市场均衡的功效:国债收益率变化影响信贷市场利率和信贷市场均衡规模。实证研究表明,在协整关系上国债收益率和信贷资金增长率具有负相关关系,表明国债收益率上升对信贷资金增长率具有降低作用,不过效果不明显,不足以成为影响信贷市场资金规模的原因。国债收益率和信贷资金增长率不互为因果关系,这与中国国债规模偏小、持有者结构不合理和交易所国债市场逐渐边缘化的趋向有关。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information transfer effects of bond rating downgrades measured by equity abnormal returns for industry portfolios. Industry rivals can be subject to two opposing effects, the contagion effect and the competition effect. We find that the net effect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original bond rating of the downgraded firm. For investment‐grade (speculative‐grade) firms, industry abnormal equity returns are negative (positive), which implies a predominant contagion (competition) effect. The analysis reveals a rich patter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s across negative credit events, which can be used to improve our understanding of portfolio credit risk models.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债券违约的数量规模、行业分布、地域分布、企业属性、债券品种及违约率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特征趋势,分析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的主要原因及其所呈现出来的融资特点,探讨了我国企业债券违约后的五种处置方式,认为我国债券违约风险处置机制还不完善,缺少独立法律制度、处置的市场化程度较低、投资者保护机制不健全、对发行人缺乏硬性约束,影响了违约债券的整体兑付水平,投资人利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建议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债券违约发生率、优化发行人融资结构、建立债券违约的市场化处置机制,以降低债券违约风险,推动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reevaluates the Allen–Gale (2000) analysis of interbank deposits to explain financial contagion. This paper modifies the pecking order of asset liquidation developed in Allen–Gale, which is essential in fragility analysis. Furthermore, we also provide a claim structure called liquidity pool that can both achieve risk sharing and prevent financial contagion across regions when asymmetric information about bank assets is absent. This model can partly explain why bank panics reduced substantiall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Fed and the role of IMF in regional financial crises.  相似文献   

18.
商业银行流动性危机传染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危机传染往往给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带来巨大的损失.不完全的银行间拆借市场中隐含了更大的银行危机传染的可能性;银行间的长期资产越多,银行间拆借的短期利率和银行间存款的长期利率越高,银行间拆借市场就越稳定,在遭受流动性冲击时,这一市场发生银行危机传染的可能性就越小.适量的银行存款对传染效应具有阻碍作用.为防范系统性风险,中国商业银行应逐步建立完备的银行间存款市场,减少政府干预,让市场约束力来强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