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城市人居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是城市环境问题中与城市居民息息相关的两大方面.城市人居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城市生态系统是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组成的一种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人们创造的自然一经济一社会复合体.基于上述理由,目前人们对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很多,本文以安庆市为研究对象,从社会发展角度分析了安庆市近年来经济、环境状况的变化,在不建立评价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安庆市近年来城市人居、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的变化,阐述了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对安庆市旅游业发展、人文环境优化、投资环境建设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有利于城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一、引言城市作为一个综合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城市环境,主要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1],这是广义的城市环境。而狭义的城市生态环境仅指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本文所指的城市生态环境就是狭义上的城市生态环境。对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关注较多的是城市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2]及城市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的建立[3-6]。本文所关注的生态环境主要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考虑,城市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生态环境的支撑,旅游的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河北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提出城市土地合理利用概念,从考察城市土地利用及空间变化与城市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是否协调、同步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建立了河北省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评价的指标体系,对各城市的土地合理利用水平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基于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大背景,通过经典的SWOT分析法对东北地区主要的黑河市、伊春市、牡丹江市、大兴安岭地区、吉林市、白山市六座森工城市进行了分析,构建了东北地区森工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划分了经济、社会、资源和生态环境四个一级指标以及20个要素,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对该六座森工城市进行了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分析与评价,提出了东北地区森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王雨薇  伊闽南 《品牌》2015,(1):69-70
泰安作为我国的旅游名城,城市建设应以生态优先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本文利用层次分析及综合评价等方法对泰安市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做出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五个评价层次,分别是自然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经济承载力、管理水平承载力和社会心理承载力。承载力的评价等级分为三个,分别是弱载、轻度超载和重度超载。研究结果泰安的生态旅游环境承载为轻度超载,最后给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现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探讨构建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标准的基本原则,并从法制环境、信用环境、农村经济金融发展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7.
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会产生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环境经济手段进行城市环境管理是实现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借鉴发达国家城市环境管理的成功经验是实现我国城市化可持续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速度明显加快,城市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可持续发展”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中,一个亟待解决的中心问题就是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本文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出发,按照科学性、弱相关性、可操作性等原则设计能反映经济、环境和社会协调发展现状的指标体系;针对新疆经济、环境和社会状况,利用各市现有的统计资料,构建新疆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选择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城市发展的重要理念,以重庆国际马拉松赛为案例,探讨了节事活动如何推动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长足发展。研究发现,节事活动作为城市中经济与社会生活领域发生质变的催化剂,既能够作为城市营销的重要工具,促进城市经济增长;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有益于促进城市文明建设和生态维护,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0.
建立了一种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并以德昌县农业发展为例,选取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3个子系统及21个指标,对其2007-2012年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德昌县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状况呈现稳定递增趋势;资源环境系统自2010年开始止跌回升,总体处于一个稳定发展阶段;生态环境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1.
付秀丽  石惠春 《江苏商论》2011,(10):101-103
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社会经济落后,在发展生态旅游方面存在困难,有必要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城市生态旅游发展新思路进行研究探讨。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以生态城市的建设为基础,提出了新型的城市生态旅游的规划和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2.
城市旅游的快速发展引发生态环境破坏、城市居民利益受损等诸多问题,如何实现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城市旅游空间结构的构成要素出发,分析限制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因素,立足旅游空间结构规划视角提出以城市旅游网络构建、多级旅游板块演变,以及旅游边缘空间扩散为核心内容的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并以杭州市城市旅游为例,探讨其如何依靠空间组织与结构规划推动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动态能力理论认为,随着企业竞争环境动态性的加剧,企业只有不断整合、构建、重组内外部资源和能力,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获取持续竞争优势。近年来,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改变了企业竞争的基础,使得企业间的竞争由个体竞争转变为商业生态系统间的竞争。可将动态能力框架扩展到商业生态系统视域,通过对信息空间的搜寻和过滤,锚定企业创新机遇,决定商业生态系统愿景和本企业战略选择。根据战略选择确定资源需求,选择合作伙伴,构建价值网络,获取互补资源,对企业内外部知识和资源进行配置与共享,并保护本企业资源优势,取得新的竞争优势。商业生态系统进入衰退期后,重新寻找新的创新机遇与合作,通过健康的商业生态系统和不断创新实现企业持续发展。传统出版企业应选择加入商业生态系统,通过互补资源、共享知识与协同效应占据网络核心,确立领导地位,通过动态能力的构建和培育来应对外来种群威胁,获取持续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Citistate理论是西方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新理论,从其基本内容和形成背景考察,这一理论对我国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我国在新型工业化建设进程中,可以借鉴Citistate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新体制,以Citistate为主体,科学规划城市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强Citistate的竞争意识,提高城市与区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城市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张敏 《中国市场》2008,(23):110-111
河北区域是京津冀都市圈中资源最丰富而环境又最脆弱的地区,关注河北的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分析都市圈经济发展对河北的自然生态和环境有可能造成的积极的和消极的影响,有的放矢地提出应对策略,对保障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快速的发展将会是十分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王志刚  侯宁 《中国市场》2009,(10):52-53
近几个世纪的世界经济发展在传统发展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产生了一系列严重的资源、环境、社会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和寻求能持续生存和发展的道路,人类开始反思并产生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本文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背景和研究历史进行了回顾,并就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容和我国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7.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资源枯竭与城市经济单一,城市管理与地方财政收入减少,资源开发与城市环境质量建设不协调,经济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投入成反比,技术落后与人才吸引力差,失业率高与就业压力大,收入水平较低与社会保障工作落后等方面。应建立鼓励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资源节约、有利于保护环境、激励技术开发和设备更新、吸引人才、鼓励就业、增强社会保障等多项税收政策。  相似文献   

18.
城市旅游推动了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也奠定了我国整个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而旅游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类别的城市,其发展引起理论研究者高度重视。近十年来关于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的研究主要涉及城市旅游竞争力、城市旅游形象、城市旅游空间、环城游憩带,以及旅游城市特征、形象和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旅游和旅游城市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都有发展和创新。未来,该项研究应注重理论体系建设,开拓研究方法,并明确界定"城市旅游"与"旅游城市"。  相似文献   

19.
汪于祺 《中国商论》2021,(8):116-120
源于“智慧地球”的我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近年来成效显著,其可持续发展内涵不断扩展。在新型的智慧城市中,新型教育生态体系既是城市建设的必要内涵,又是教育现代化2035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其对于个体的终身学习和城市文明的发展与繁荣均具有深远影响。因此,智慧教育城市的建设必不可少,且应不断延伸。本文基于PEST分析模型,对于智慧教育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各方面进行解析和阐述,并提出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建筑面临很多环境问题 ,如何善待地球 ,保护环境 ,合理利用有限资源 ,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经济的共识。城市建筑要有长远目标 ,多从再生资源方面下功夫 ,以便于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