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无线局域网以其灵活便利的接入方式博得了众多用户的喜爱,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娱乐和移动办公等环境。由于其技术标准众多,分别对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其中以IEEE802.11标准为主流。围绕此标准,详细论述了无线局域网的设计,设备的选购和网络的连接。  相似文献   

2.
4月初.西门子发布了一款符合WLAN(无线局域网)IEEE 802.11n标准且兼容多行业的无线通信产品,该系列产品的数据传输速率可高达450Mbps。新系列产品包括接入点SCALANCE W786和W788,  相似文献   

3.
《企业标准化》2002,(4):41-41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网络通信的需求不断提高,希望不论在何时、何地,与何人都能够进行包括数据、话音、图像等任何内容的通信,并希望能实现主机在网络中漫游。无线局域网是实现移动计算机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实现移动计算机网络中移动站的物理层与链路层功能,为移动计算机网络提供必要的物理接口的网络。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是指采用无线传输媒体的计算机局域网,采用的标准是IEEE802.11。1990年IEEE802标准化委员会成立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组。IEEE802.11无线局域网标准工作组任务为研究1Mb/s和2Mb…  相似文献   

4.
《中外物流》2006,(4):58-58
西门子推出的SCALANCE W无线产品,基于工业无线局域网,并通过提供专用的数据传输速率或监控无线电连接,实现端到端的无线通讯,将无线射频信号延伸到过去很难或不可能到达的区域。该产品采用了与IEEE802.11a相符合的局域网标准。在采用了由无线局域网连接起来的移动设备后,可以大大提高所有过程的效率。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中美无线局域网的市场竞争为背景,通过博弈论的分析,揭示了中国推出的无线局域网标准WAPI与美国推行的802.11b标准在竞争中暂时失败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
《物流技术与应用》2004,9(11):110-110
北京休恩科技最新代理产品DENSO-BHT-200Q是支持Windows CENET、QVGA彩色液晶显示的新概念产品。采用Intel Xscale PXA250 CPU技术,拥有触摸功能的彩色液晶显示屏,使得表现力更为丰富,操作更为简单。240X320(QVGA)点阵,约16万色。采用激光定位CCD识读方式,实现70cm(码宽为0.5mm)的远距离识读,更可识读残次的条码。符合IEEE802.11b世界标准规格及IP54防水防尘标准,最大通信速度为11Mbps。  相似文献   

7.
《上海标准化》2009,(4):42-42
IEEE目前批准将开始制定两项异构无线接入网络标准,该类网络基于现行的IEEE 1900.4^TM标准。IEEE 1900.4工作组负责人、法国Telecom—Orange实验室的Paul Houz e称IEEE 1900.4自今年01月份被批准后,已经成为了定义结构程序块的基础标准,该两项新标准将进一步增强1900.4最初标准的作用,提高无线接入系统的成本效率并便于多个厂商开展生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了IEEE802.11无线局域网一种新的“常数竞争窗口/DCF”(DCFAN)MAC协议。首先提出了一个数学模型来分析DCF/CCW的吞吐量和访问时延情况。分析表明,DCF/CCW的性能在不同的网络规模下存在很大的区别。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说明,我们可以很容易获得一个已经给定的网络规模所对应的“最优常数竞争窗口”(optimal W),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的吞吐量。所提供的优化机制“最优常数竞争窗口”(optimai—DCF/W)正是基于这方面的知识选择不同的网络规模对应的最优常数竞争窗口。仿真结果表明,与IEEE802.11 DCF相比,optimai—DCF/W在吞吐量和接入时延有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9.
《上海标准化》2009,(4):42-43
更快速的以太网通信标准的开发日前取得重大进展,IEEE 802.3工作组批准将一项草案提交工作组投票表决。该项目预计将按计划在2010年6月获得IEEE标准局的批准。  相似文献   

10.
IEEE802.11MAC层协议的两种访问方式DCF和PCF各有其优越性。文章主要利用OPNET仿真工具搭建不同的网络环境,分别得到两种方式下的吞吐量、时延等性能指标,并通过此指标来比较两种方式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的性能优劣。  相似文献   

11.
无线局域网技术(包括IEEE802.11、蓝牙技术、HomeRF等)将是新世纪无线通信领域最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重大技术之一。文中着重介绍了无线局域网标准的进展,IEEE802.11、蓝牙技术、HomeRF等几种主流标准的比较,分析了无线局域网技术、现状、局限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张恒翀 《活力》2009,(25):186-188
针对无线局域网有多种认证方法可以应用,IEEE802.1x标准就是其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基于端1:2的访问控制协议。包括三部分:客户端、访问点和认证服务器。本文侧重于客户端,对现有的IEEE802.1x的客户端软件进行了描述、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3.
无线局域网 (WLAN)是用无线通信技术构建的局域网 ,虽不采用缆线 ,但也能提供传统有线局域网的所有功能 ,与有线局域网相比 ,WLAN具有移动性好、灵活性高、建网迅速、管理方便、扩展能力强等优点。无线局域网技术目前主要有两大阵营 ,即IEEE802.11系列标准和欧洲的HiperLAN。其中以IEEE802.11系列标准中的802.11b产品在目前占主导地位。1技术标准IEEE802.11是在1997年由众多的局域网以及计算机专家审定通过的标准 ,主要规范了开放式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OSI/RM)的物理层和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支持1~2Mbit/s的数据速率。1999…  相似文献   

14.
MIMO-OFDM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是下一代无线局域网lEEE802.11n的核心技术,其中空时分组码的信号检测决定了接收机的性能。本文在MlM0-OFDM基带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IEEE802.11n空时分组码的检测,并且利用MATLAB进行仿真,接收端采用2根天线进行最大似然检测时,能够获得良好的误码率性能。  相似文献   

15.
姚东铌 《企业导报》2010,(5):281-282
无线局域网以其灵活便利的接入方式博得了众多用户的喜爱,广泛地应用于家庭娱乐和移动办公等环境。由于其技术标准众多,分别对应不同的应用环境,其中以IEEE802.11标准为主流。围绕此标准,详细论述了无线局域网的设计,设备的选购和网络的连接。  相似文献   

16.
高辉 《活力》2009,(3):41-42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宽带网接入以及无线网络逐渐成为网络技术的热点。但是在接入认证方面,被广泛运用的PPPoE认证有其自身的缺陷。IEEE802.1委员会提出的802.1X协议,用于基于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对用户进行认证、授权,从而提供了一种更实用、更安全的用户管理方式。802.1X协议提供了一套对接入到网络的设备进行认证、授权的机制,认证所使用的EAPOL(EAP encapsulation over LAN)帧承载于以太报文之上,很容易应用于以太网环境。因此将802.1X应用于交换机,通过交换机对局域网用户进行管理是一种常见的用户管理策略。同时,802.1X也是交换机安全策略的一部分,可以有效防止非法用户访问没有授权的资源。本文提出了将802.1X集成到现有的内网管理系统中的设计方案,将802.1X的基于端口的控制扩展为基于用户的控制,实现内网管理系统对802.1X的检测,对局域网内用户接入认证、访问授权、安全鉴别等服务,使内网管理系统具有更强的终端安全管理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WiMAX得到了业界的广泛支持,其标准化进程不断推进。文中给出了WiMAX标准化组织IEEE 802.16工作组和WiMAX论坛的组织机构,分析了两大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了WiMAX最新标准化进展,从空中接口标准、一致性标准和共存标准三方面介绍了IEEE 802.16系列标准现状。  相似文献   

18.
关于WiMax技术潜力报告差不多一年前就出现了,那时IEEE(美国电气及电子工程师学会)认证了802.16—2004标准,或称802.16d标准。然而持怀疑态度的人厌倦了各种各样的Wi—Fi标准,并怀疑WiMax太超前。但是标准和标准制定者是变幻不定的,因此持观望态度还是明智的。而且.管理网络集团和贝尔史登公司(Bear,Stearns)当时给这一概念泼过冷水,  相似文献   

19.
《企业研究报告》2004,(159):6-7
旨在成为近距离高速无线技术UWB(超宽带)标准的MBOA(多频带OFDM联盟)日前采取了一项新战略:不再等待IEEE的结论、决定使MBOA规格逐步成为事实上的世界标准。  相似文献   

20.
弹性分组环技术RPR,集成了IP的智能化、以太网的经济性和光纤环网的高带宽效率和可靠性,被国际上普遍认为是一种很有市场前景的技术。RPR网络标准正由IEEE802工作组制订,定名为IEEE802.17,该标准的提出源于宽带城域网高效率、低成本传送多业务分组流的需要,它的基本思路是综合传统电信网SDH和计算机以太网的优点,设计一种具有和SDH相当的可靠性(弹性)、面向分组、带宽利用率更高的光纤传输技术。RPR技术在国际上引起极大的关注,很多数据设备制造厂商以及运营商都对此感兴趣,所以标准制订中争议很多。IEEE802.17工作组从1999年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