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7年上星伊始的安徽卫视,原来和它的众多兄弟上星台一样,怀抱着凭借卫星将节目落地覆盖全国的美好憧憬,将省级卫视杀向全国收视市场视为题中之意。然而人们所期待的由上星引发的省级卫视对决央视的激动场面并未发生。千篇一律的新闻综合频道内容、地面覆盖实际运作层面的难度,使得省级卫视在严阵以待的央视面前缺乏必要的竞争力。事实上在一阵喧嚣之后,省级卫视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上有实力雄厚的央视打压,下有灵活机动的城市台冲击。此刻的省级卫视真有点像一位行业资深人士玩笑中所称的广告主“人老珠黄没人爱的中老婆”,既招架不住有权有势的大老婆——央视,也抵挡不了年轻貌美的小老婆——城市台。前方的路开始迷茫起来,全国性传播平台的梦想似乎离省级卫视愈来愈远。  相似文献   

2.
《中国广告》2005,(1):91-92
2004年是贵州卫视上星十五周年的纪念年,也是贵州卫视直面竞争的关键年。当前电视媒体之间的竞争可以说已经进入白热化的状态。央视与省级卫视联盟间的竞争.省级卫视与省级卫视间的竞争.卫视频道与城市频道间的竞争等等都凸现出极为严峻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自上个世纪90年代初,省级电视台之间曾经诞生过广告联播体。到2003年1O月18日,28家省级卫视再度联手招商2亿元,卫视联盟方式正逐渐推动省级卫视从压价竞争向合作开发市场、最终形成补充型合作方式发展,而这一发展无疑会使省级卫视夺取到更大的市场蛋糕。  相似文献   

4.
戎雪峰 《广告大观》2006,(10S):104-105
省级电视台的生存问题已经在媒体行业里成为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尤其是省级卫视,一方面作为地面频道,要与省级频道、城市台等抢占市场,如何体现出地域差异化获得本土收视率,是一个难题。另一方面,也是更加重要的方面,作为上星频道在全国范围内的覆盖面是其优势,但要与占有先天之利的央视以及其他卫视相较量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怎么样以地方性的频道身份获得全国范围内的观众的认可又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可见,省级卫视无论是在本地,还是在全国范围都肩负重任。那么,立足本地,占领全国,是卫星频道生存和发展的不二选择。  相似文献   

5.
地面频道?如果拿这个词去问一个普通电视观众的话,估计十有八九是不知道在说什么,而要说到中央台和卫视频道,估计不知道的人寥寥无几。的确,长久以来,地面频道被全国性上星频道的光芒所掩盖,说起来没有中央台和央视那么赫赫有名,似乎没有什么发言权,但事实上,当我们深入去探究各地省级电视台的地面频道时,很容易就发现在很多省级台,地面频道实力非常雄厚,有的地方甚至要超过卫视频道,无论是内容,广告还是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郭津津 《广告导报》2004,(9):129-129
2004年,对于贵州卫视来说,是值得纪念的一年。作为全国省级卫视中最早上星的电视台之一,至今它已经成功上星十五周年。2004年7月9日,贵州卫视为庆视成功上星15周年正式推出的“大元帅贵州卫视有奖收视活动”更让其成为今年省级卫视营销活动的焦点。  相似文献   

7.
环顾当前国内电视市场的繁盛,与20年前我国电视市场境况相比,可谓变化翻天覆地。而迈出了我国电视市场繁荣新局面的关键一步,就是20年前即1985年我国广电利用通信卫星向全国传送电视节目,并陆续批准备省级(自治区、直辖市)电视台一套频道上星传输。原来单调的电视市场忽然间就焕发了生机,卫星传送电视节目与各地有线电视网络全面铺设相互促进,逐渐形成了我国“天地一体,星网结合”的电视传输格局。在这一历程中,活跃在国内电视荧屏的主力军——省级卫视功不可没,31个省级(自治区、直辖市)卫视频道的诞生、成长和现状,是 我国电视市场在不同阶段发展程度及发展特点的最好写照。解析省级卫视生存状态,就是了解国内电视市场的整体情势;寻求省级卫视发展突破,就是探索国内电视市场的整体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云  尚策 《中国广告》2003,(4):66-68
2002年11月初,全国32家省级卫视在深圳召开全国省级台广告客户恳谈会,并以"全国省级电视台广告协作体"的名义对外宣布推出央视《新闻联播》前后5个段位共65秒的广告联播时间……此举一出,业内哗然,媒体纷纷称"央视的广告大餐要被分食……"。实际上省级台此类的举动已非新闻,早在2001年底已有类似的广告联播方案在酝酿推出,只是在最后时刻由于有关部门的干预而不了了之,而省级卫视联播的概念也一度在2002年年初被炒得沸沸扬扬,吸引了大量企业的关注。如何看待省级卫视联播以及本次联合推出的65秒标版时间呢?  相似文献   

9.
雷汇敏 《广告大观》2005,(2):i002-i004
2003年年底,央视继新闻频道之后,又推出第14个频道——少儿频道,而紧盯央视不放的省级卫视,甚至城市电视台也纷纷增设频道,艰难地推行频道专业化。与此同时,央视一套加大电视剧的播出量,几乎成为一个电视剧频道:以时尚、娱乐定位的湖南卫视以往在晚问黄金时间播出自办节目现在为播出电视剧;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城市电视台受到央视和省级卫视以及其他媒体的挤压,绝大部分在经营方面有着很大的压力,在经营上遇到了发展的瓶颈。要想有所突破,城市电视台必须在民生类节目上下足功夫,因为受众对一个城市台节目的关注往往主要体现在它的民生节目上。如何使民生类节目更受到受众的欢迎呢?笔者认为关键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王兰柱  王莹 《市场观察广告主》2007,(11):I0014-I0015
电视业内包括电视观众对“独播剧”这个名词早已耳熟能详,近几年,独播剧所产生的引人注目的收视效果以及价值不菲的广告收益,刺激着国内一些实力雄厚的电视台纷纷加入了“独播剧”的争夺战。2006年和2007年省级卫视对“独播剧”资源的争夺更是紧锣密鼓,从多家首轮上星,到独家首轮上星,再到独家买断,[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1989年西藏卫视上星揭开了我国省级卫视上星的大幕,这一原本为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难的政策却为后来省级卫视之间的激烈市场角逐埋下了伏笔。放眼全球,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这么多全国性的免费电视频道。这些频道都要靠广告收入度日,却没有那么多的大客户需要傲全母性的广告投放,僧多粥少,供大于求,便免不了一番你死我活的竞争。  相似文献   

13.
从1989到1999年短短十年间,中国31个省级电视台先后都有一个电视频道(一般都是新闻综合频道)上星。加上央视的十来个频道和本地的诸多频道,中国老百姓一下子可以收看到30-50个频道,可谓频道繁多,节目令人眼花缭乱。很多观众都在感叹:现在这么多电视频道,但是遥控器按来按去,却找不到什么好看的节目。  相似文献   

14.
刘智 《广告导报》2004,(8):130-132
2004年8月1日,中央电视台的7个数字频道将开播。前一段时间,深圳电视台卫星频道已上星播出,成为中国第一家副省级卫视频道。深圳卫视的问世,宣告了新一轮“上星运动”的开始。第一轮上星运动始于1989年,历经10年时间,31家省级频道完成了声势浩大的“上星工程”。2004年,新批的深圳台、南方台粤语频道和上海、北京、  相似文献   

15.
资讯     
《广告导报》2007,(10):144-145
国家广电总局禁止省级上星频道黄金时段播选秀节目;上海文广手机电视5年内用户将超百万;湖北卫视否认《故事中国》被叫停;央视5个奥运广告项目将招标总价6.7亿元起拍;重庆卫视“心动”更名《有你就有戏》后复播。  相似文献   

16.
王炎龙 《中国广告》2007,(8):146-147
近年来,各省级卫视在覆盖策略上不断调整,从而不断提升频道传播价值。在调整中,省级卫视频道经营逐步形成一个产业链,而频道覆盖、节目收视和广告经营构成了产业链的三个环节。随着覆盖竞争的白热化,频道覆盖已经成为了继节目收视和广告创收后的另一个运营支点。  相似文献   

17.
张钦恒 《广告导报》2004,(3):i015-i016
名副其实,本刊2004年第2期“媒头媒脑”专栏刊登了几篇值得商榷的文章。其中第篇题目叫“话说说话”,以讨论国内电视媒体话语权为名,对央视提出种种质疑,言词之激烈令人瞠目!其一大意是说央视“人格分裂”,省级卫视是“小妈生的”,其二是说央视招标报喜不报忧:其三,质问央视要做“国家电视台”还是“全国性电视台”?  相似文献   

18.
1989年西藏卫视上星揭开了我国省级卫视上星的大幕,这一原本为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难的政策却为后来省级卫视之间的激烈市场角逐埋下了伏笔。放眼全球,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期有这么多全国性的免费电视频道。这些频道都要靠广告收入度日,却没有那么多的大客户需要做全国性的广告投放,僧多粥少,供大于求,便免不了一番你死我活的竞争。  相似文献   

19.
1989年西藏卫视上星揭开了我国省级卫视上星的大幕,这一原本为解决边远地区看电视难的政策却为后来省级卫视之间的激烈市场角逐埋下了伏笔。放眼全球,恐怕没有哪一个国家和地区拥有这么多全国性的免费电视频道。这些频道都要靠广告收入度日,却没有那么多的大客户需要做全国性的广告投放,僧多粥少,供大于求,便免不了一番你死我活的竞争。  相似文献   

20.
从来不缺乏大手笔肉搏的季播节目市场。如今是更加腥风血雨:2014年央视及各大卫视共有20多档喜剧类节目同台竞争。目前,已有六家卫视开播了喜剧类节目,其中湖北卫视《我为喜剧狂》自2月13日开播以来。力克劲敌,持续九周同时段省级卫视收视第一,成为“喜剧元年”里的一匹黑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