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主要谈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的概况;二是,对估价专业的地方化与全球化的认识;三是,谈对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随着市场体系的完善和市场机制的推进,房地产估价行业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获得房地产估价执业资格并注册开业的房地产估价师,在房地产估价行业中的作用及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同行们普遍对行业发展和评估业绩津津乐道,但对房地产估价师社会责任这个话题,似乎尚未经常提起,也未引起业内人士的足够重视。这个问题既关系到房地产估价行业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关乎着房地产估价师个体的成长与命运,而且对于房地产估价的诚信建设也至关重要,因此很有提及与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估价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中介行业,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房地产估价行业的服务领域将越来越宽,业务内容越来越深入,行业的价值已经凸现。但房地产估价行业也面临赢利模式、客户结构、资金规模、品牌技术和管理效率等方面的巨大压力和全新挑战,从而使其面临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作为市场主体的房地产估价机构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完善企业治理结构,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则成为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房地产估价行业人士的关注下,经有关部门、专家的努力,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建设部联台发布了国家标准《房地产估价规范》。这是我国估价行业的第一个国家标准,是房地产估价工作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的里程碑,必将对房地产估价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当然,《房地产估价规范》的颁布,并不能懈决估价行业存在的众多问题,尤其是房地产估价报告质量的提高和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发展,还需要从相关影响因素着手,建立起全面的房地产估价质量管理体系,从根本上促进房地产估价行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估价师资格互认的宏观背景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房地产估价业作为市场运行的中介行业,面临与国际接轨和参与国际竞争。内地房地产估价师与香港测量师资格的互认,为中国房地产估价业走向世界创造了新的起点,为提高中国房地产估价业的整体竞争力提供了新的契机。本在分析两地估价师资格互认的意义、作用和原则的基础上,指出可以此为契机,建立估价师队伍的自我更新制度,为走向国际化的中国房地产估价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通过对于江苏北部部分城市房地产估价行业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目前房地产估价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于章最后提出了一些促进房地产估价行业健康发展的建议.主要包括:建立健全相关法规,完善估价市场环境,成立估价师学会,加强行业自律;建立房地产本科教育制度;建立房地产估价师预科班制度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专业人才从事兼职估价工作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估价与经纪)》杂志创刊于1997年,是中国房地产估价师与房地产经纪人学会主办的惟一专业学术刊物。其创刊宗旨是发展房地产估价、经纪学术研究,进行理论探讨和经验交流,促进与国际同行业的学术交流,提高中国房地产估价、经纪行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操作水平,推动中国房地产估价、经纪行业和整个房地产市场沿着科学、规范的轨道发展。自创刊至今,共出版52期,发表论千余篇,受到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评估》2004,(10):7-8,4
为规范房地产估价行为,加强房地产估价市场监管,全面提高房地产估价行业执业水平,促进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1号)要求,决定对房地产估价行业开展…次全面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9.
《蜀都房地产》2004,(7):27-28
为规范房地产估价行为,加强房地产估价市场监管,全面提高房地产估价行业执业水平,促进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关于加强和规范评估行业管理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3]101号)要求,决定对房地产估价行业开展一次全面检查。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房地产中介行业的发展给房地产估价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房地产估价人员除了应具备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应具备会计审计、建筑工程、经济理论、城市规划等方面的知识,熟悉房地产方面的法律法规、政策,掌握房地产评估方面的理论、方法、技巧,另外房地产估价经验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如何在房地产评估的实践中运用好房地产估价经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过去的十几年,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受惠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房地产估价师的从业人数逐步壮大,房地产估价师有更多机会参与房地产产业链条中的各个环节,业务领域越来越宽广,直到现在,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水平已大有提高,可以独立、严谨、理性地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1月,是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历史上最光辉灿烂的日子。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与香港测量师学会签署资格互认协议,由此,揭开了内地和香港房地产估价师双方进入实质性合作阶段的序幕,这标志着内地广阔的房地产估价领域在借鉴香港专业人士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与时俱进,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13.
2004年7月.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和经纪人协会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房地产估价行业管理与房地产经纪人行业管理进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也说明这两个行业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掌握一定的房地产经纪理论知识对房地产估价师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下面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郑载鹤 《房地产评估》2007,(6):25-25,30
我们在房地产估价工作中经常遇到法定优先受偿款问题,尤其是为银行做房地产抵押估价时此类问题显得非常重要。近期,建设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规范与银行信贷业务相关的房地产抵押估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和《房地产抵押估价指导意见》。它的出台对当前及未来我国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估价作为房地产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怎样继续推动我国房地产行业公平和谐、健康有序地发展和前进呢.本文简单探讨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房地产估价的意义,然后分析了房地产估价行业的现状和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最后找出了规范并完善房地产估价行业市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房地产市场得以迅速发展,房地产估价工作亦得到了较大发展。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早于1994年成立,中国注册房地产估价师队伍已形成规模,近年来为了进一步活跃房地产市场,房地产估价行业逐步向市场开放,一些中介服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所、银行咨询公司等)和私人合伙的民间评估机构应运而生。目前我国从事估价业务的专业人员已达数万人,他们为房地产估价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房地产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是其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进行房地产交易。房地产抵押以及房地产课税时确定其价值为西方国家各利益相关所关注,由此产生了房地产估价。过去西方国家一百多年的评估业主要是房地产估价的历史,今后房地产估价还将在评估业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的房地产估价虽然产生时间不长,但它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为保障经济行为各方的权益,客观上要求除对房地产进行估价外,还需要对动产、机器设备、无形资产和企业价值等进行评估。因此,房地产估价与其它评估可以加强联系,多多沟通,为中国评估业尽快走向世界而共同奋斗。房地产估价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尽管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其估价理论和估价方法还在不断完善,新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估价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显现出来,估价业呈蓬勃发展的趋势。中国房地产估价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而产生的,经过十来的发展与探索,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部分。与此同时,几乎与中国房地产估价同时产生的中国资产评估也得到了较快发展。房地产估价与资产评估同属于评估行业中的两个分支,它们共同推动了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此笔通过对评估行业中这两个分支的产生与发展来谈谈今后它们之间关系与沟通。  相似文献   

18.
作为服务行业,房地产估价行业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进入门槛较低,导致鱼龙混杂。经常可以听到业内同行一些资深的房地产估价机构的负责人抱怨,说自己常常不得不跟自己的徒子徒孙竞争,因为企业培养的估价人才流动性很大,出去的人很多都自己做了估价企业的老板,回过头来跟他竞争。  相似文献   

19.
一、行业的现状房地产估价是伴随房地产交易制度而出现的新兴行业,有房地产交易就有房地产估价。房地产交易是房地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以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手段,对房地产交易活动行使指导、监督等管理职能。广义的房地产交易包括房地产转让、抵押和房地产租赁。根据房屋随地转的原则延伸,房地产交易自然包括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抵押和租赁。  相似文献   

20.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受信息数据缺乏的制约,一段时间以来存在着盲目投资建设的现象同时,房地产服务业在房地产整体行业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服务业中的房地产经纪与估价两大力量一直以来单独行使各自活动,通过建立房地产行业数据库,实现房地产经纪与估价两大组织的有机联合,使房地产服务业在我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中的巨大潜力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