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苏喜兰 《新智慧》2004,(11A):55-56
按照《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取得抵债资产时,按实际抵债部分的贷款本金和已确认的利息作为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抵债资产处置时,如果取得的处置收入大于抵债资产账面价值,其差额计入营业外收入。为真实反映经营收益,财政部《关于金融机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收入确认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1号》)规定,对金融机构接收和处置抵债资产的收入按以下原则确认:金融机构在接收抵债资产时,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大于贷款本金和表内应收利息的差额部分,在未实际收回现金时,暂不计为表内利息收入,而作表外应收利息处理。待抵债资产处置变现后,将变现收入大于贷款本金和表内应收利息的差额部分计为利息收入。  相似文献   

2.
在新准则体系下,银行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和跌价准备的处理发生了较大变化。针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银行抵债资产管理办法》和《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关于银行抵债资产的规定,在新准则下银行抵债资产要有相应的计量方式、入账价值和会计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3.
农村信用社为盘活信贷资金、化解经营风险接收了许多抵债资产.这些抵债资产管理存在的诸多问题增加了新的资产风险.应建立健全抵债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抵债资产管理部门,制定科学的资产考核标准,多法并举处置抵债资产,建立抵债资产监督机制,这样才能使信用社的资产免遭损失.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过渡期的结束,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在不同程度的完成和进行着股份制改造和上市,在这一过程中,抵债资产和自办实体是处理的难点,也是国有商业银行以往经营管理过程中积累的比较棘手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抵债资产和自办实体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它们对国有商业银行改制上市的影响进行法律分析,试图找出相应对策,解决问题,以期帮助国有商业银行顺利改制和上市。  相似文献   

5.
“待处理抵债资产“科目用于核算农村信用社因借款人不能按约定归还贷款,以实物资产抵偿本息而形成的待处理资产.但该科目存在账面价值不真实、没有考虑抵债资产的减值、使用不合理以及收益的确定不合理等问题,农信社应成立抵债资产评估小组,科学合理地确认该科目的计价价值;增设“待处理抵债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合理考虑其减值问题:增设“待冲转利息收入“科目,真实地反映农信社的收益;正确使用该科目,以避免变现收入的流失,客观考核贷款质量和流动能力.  相似文献   

6.
杨君伟 《新智慧》2005,(7):60-60
一般而言,资小抵债子公司不应纳入母公司的合并会计报表中。因为资不抵债子公司将出资人投入的资产都损失殆尽了,丧失了持续经营的能力,而且资不抵债子公司的控制权也已经从母公司转移到了债权人的手中。  相似文献   

7.
抵债资产是伴随着银行业的发展而产生的,虽然其占银行资产的相对比例不高,但绝对金额并不小.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随着国有商业银行对不良资产清收盘活力度的加大,清收的抵债资产数量也在大幅度增加.但由于管理不严等多种原因,目前银行抵债资产处置损失较为严重.从对陕西国有商业银行处置抵债资产的调查情况看,造成处置变现率低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直接影响到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给国有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带来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资产管理公司剥离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后,商业银行的资产管理、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的关系、资产管理公司处理不良资产的方法以及资产公司参与债转企业的管理等就成为人们关注的几个问题。如何加强这些方面的管理和运作,保证国有资产增值,降低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一、接收的抵债资产变现困难。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的抵债资产大多是债务人或担保人无力用货币资金按时足额偿还债务时无奈提供的,这些抵债资产大多为使用价值低、地理位置不佳的动产或不动产,一般出售较为困难。  相似文献   

10.
顾客导向时代的到来,突显了顾客的重要性。高价值顾客是企业重要的战略资产。本文就顾客资产价值的度量研究和顾客资产管理研究进行了回顾,并指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1.
会计准则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企业会计准则在资产范围界定、债务重组处理、公允价值计量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资产证券化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资产证券化的特殊目的载体的构建,资产转移的保障、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的规范,会计和税收问题的处理四个方面论述了如何对资产证券化进行有效法律规制,从而保证资产证券化的顺利推行。  相似文献   

13.
李涵  朱学义 《新智慧》2007,(6):13-15
公允价值计量观下,《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提出了资产组的概念。实务中会计人员需要了解资产组的概念及其在资产减值中的应用,并有与之相配套的原始凭证进行处理。对此,本文主要介绍了资产组减值测试步骤,同时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原始凭证。  相似文献   

14.
《企业会计制度》和《非货币性交易》准则都涉及以非货币性资产换入资产的内容,但二者对换入资产的计价原则是不一致的,这就导致了同一资产两种人帐价值的问题。应该以换出及换入资产的市场交易价格或双方协商价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中费入帐,对非贷币性交易如此处理,能使债务重组与非货币性交易很好的协调。  相似文献   

15.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问题,来源于证券化中破产隔离原理的应用,证券化资产是作为融资还是作为出售处理会给发起人的财务报表带来不同的影响,资产证券化会计报表合并问题的实质是对证券化中产生剩余收益的处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刘斌 《新智慧》2005,(8):49-50
资产评估产生的增值在会计处理时,一般有三种方法可供选择:第一种方法足在资产评估增值时就确认收益,作为营业外收入的增加处理,借记某资产类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等收益类科目;第二种方法认为,资产评估虽然产生了增值,但属于尚未实现的收益,不应立即确认为收入,而应先作为资本公积处理,借记某资产类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第三种方法则认为在资产评估增值时不确认该收益。  相似文献   

17.
本首先介绍了资产证券化的概念,运行过程,以及证券化交易中担保资产的含义。再探讨了担保资产最初形成和转让的会计处理,并对担保资转止的会计处理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评价 。  相似文献   

18.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通过重新组合,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进而提高金融资源(主要是商业银行信贷资源)的配置效率。资产证券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重要金融创新产品之一,已在西方国家商业银行得到广泛应用。该业务较为复杂,且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因而给会计处理带来一定的困难。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以顺应此趋势对有关会计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框架做出了规定,这将大大影响推动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的推广进程。根据美国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资产证券化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否,虽然不能左右资产证券化交易的发展,但对其影响不可低估。因此,本文试就资产证券化业务涉及到的有关会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国资产评估管理改革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1年11月,国务院颁布了《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确立我国国有资产评估管理的基本规范,标志着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范畴。十年来,我国国有资产评估工作取得了显的成绩,资产评估业已同律师业、注册会计师业并列成为我国社会化认的三大中介性服务行业之一。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我国资产评估管理方式的改革提上的议事日程,以2001年年末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件为标志,我国资产评估管理方式做了较大的改革。本在简要叙述本次改革的内容及其意义的基础上,就我国资产评估管理的进一步改革及相关问题做好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证券化凭其独特的构思和精妙的结构,既使发起人获得所需资金同时又有效地分散了资产支持证券的风险,因此成为当前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宠儿。但是伴随资产证券化的广泛应用,出现了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难题。本文从分析资产证券化的概念、特征入手,结合我国资产证券化的实际情况,探讨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