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如何加快发展苏北,这是多年来各方面人士殚精竭虑、共同探索的一个问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继续深入探索这一问题,尤为必要。 一、充分发挥苏北四市的整体优势,优化资源配置 90年代,我国经济开放的新特点是,从沿海开放扩展到沿江(长江)、沿线(陇海──兰新铁路),由此构成了“π”字型的开放格局。江苏是全国唯一拥有三沿优势的沿海省份。苏北沿海则是这三线的战略交汇点,在我国和我省经济开放、开发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枢纽地位,其区位优势十分重大:(1)苏北沿海及其腹地有极其丰富的土地、劳动力、海洋资源的矿产资源;(2)是我国和我省重要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3)近年来已发现多处可建深水海港的条件。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但存在的问题也很明显:(1)交通运输建设滞后,特别是缺乏与发达地区、大的中心城市直接联系的现代交通干道;(2)区域内中心城市经济实力不强,而且分布稀疏,迄今还是我国沿海省份中经济欠发达的地区。 为了充分发挥苏北沿海区位优势的作用和根本扭转苏北欠发达的面貌,有同志提出在苏北建一条沿海铁路。我们认为这一观点值得重视。拥有区位优势的苏北,将在对  相似文献   

2.
<正>如何实现加快发展苏北?一方面,当然要借鉴“苏南模式”和苏中经验(包括扬州的工业规模经济经验)以及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各国、各地的成功之处;另一方面,更要从苏北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成功之路。最近,我们到苏北四市调查,依稀地看到有一条不似苏南、不亚苏南的新思路,不妨概括为“苏北模式”。虽然它正在探索,还未定型,其内含会日益丰富;但是,曙光已经升起,终将照耀广阔的苏北大地,在实践中不断放射出绚丽风采。 苏北有苏北的独特优势 地区经济的发展,一般取决于区位特点,经济基础,社会条件,主动决策四个因素。过去苏北发展不如苏南,客观上是受到前三个因素的相互制约。经过长期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建设,苏北已有很大发展,不仅经济基础加强了,社会条件转好了,并且其区位优势也从潜在的逐步变为现实的。地区经济的发展,都要认识和发挥当地的优势,在参与地区之间的分工和合作中扬长补短,共同前进。对徐、淮、盐、连的优势,包括区位、资源、人文等方面,与苏南、苏中比较而言,独特的可以综合为: 1.“三沿”优势。即沿海、沿  相似文献   

3.
<正>没有苏北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 没有苏北的现代化,就没有全省的现代化! 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的这两句话,把“加快发展苏北”的战略位置提到了新的高度。 我们赴苏北调查所到之处,接触的同志无不交口称赞这样的战略思想。我们感受到:苏北同志从这里受到很大的精神激励。由此,我们也得到启示:加快发展苏北,实现区域共同发展,无疑要做许多工作,但在思想上取得新的共识,乃是第一条。 苏北同志有个共同的看法“加快发展苏北”的口号提了十年有余,措施也不少,苏北与苏南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除苏北自身的原因外,很重要的是由于对加快发展苏北还没有上下形成共识。没有共识,就不可能有实际措施的落实。他们举例说,一些应该到苏北的项目总是落实不了,甚至苏北提出并力争的一些项目也往往会被拉到苏南。有些主管部门的有些同志,苏北观念就是不强,“错把苏南当江苏”,在江苏的“一盘棋”上往往缺乏苏北这一块。 面对如此尖锐的意见,反思一下是有益的。江苏在发展苏北问题上曾经有一些认识误区,现在正从误区中走出来,为了推进省委、省  相似文献   

4.
<正>苏北是全省的重要粮、棉基地,盐城的棉花,淮阴的粮食都分别位居全省第一。苏北还是全省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苏北在全省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 一、苏北非农化、工业化仍然任重道远 苏北农村现今仍处于农业向工业化转换的阶段。农业人口占84%以上。淮阴市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生产总产值40%左右,苏北的农业总产值占全省农业总户值50%。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力65%左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是一个严重的任务。 应该看到,苏北崛起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苏北粮棉长期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60年代末,淮阴粮食单户一直没超过100公斤,人均占有粮240公斤。徐州农村为淡水走廊,易旱易涝。现在,徐州农村已成为新的商品粮棉基地。盐城棉花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淮阴成为全国第二粮食大市,1978年粮产量为313万吨,1993年达592万吨,增长89%。1994年苏北农业生产总值为407.81亿元,占全省的49%。苏、锡、常仅为146.42亿元,占全省的17.6%。苏北是苏南的2.8倍。农业大发展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大大增强了经济实力。 现在问题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经济发展的方向依然停  相似文献   

5.
<正>90年代初,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地区发展项目小组,曾向天津、四川、湖北、山东的区域发展作过咨询,给这些省市提出了三项建议: ──必须发展各地区经济基础的关键因素; ──必须认识到经济集聚的日益增长的重要性; ──必须侧重地区的发展而不是全国的发展,增加和强化不同区域的相对优势。 区域经济基础的关键因素,是由该地区所处的经济层面所决定的。苏北徐淮盐连四市,大致仍处于工业化中期的初始阶段。 ──苏北四市GNP中农业与非农产业产值份额之比大致上为35:65。但农业劳动力份额比重仍比较大。以徐州为例,在农村劳动力中,农业与非农产业劳动力份额之比,恰恰是65:35。 ──苏北人均GNP,1994年为2980元(苏南为12371元,苏中为6022元)。 ──苏北四市农村人均纯收入,1994年,徐州为1304元,淮阴为1170元,盐城为1487元,连云港为1457元。 从目前的现实情况来看,农村工业化和非农化致富工程,农村市场化,经济外向化和城市化发展,强化区域相对优势,仍然是苏北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新亚欧大陆桥的开通营运,为沿桥地带的起飞注入了巨大活力。如何利用陆桥带来的开发开放的机遇,加快沿桥地带的建设已成为桥域各地区共同关注的一项战略研究课题。江苏北部贯穿东陇海头尾的连云港、徐州,以及与此紧靠的淮阴、盐城,位居大陆桥的咽喉地段,更有必要做好以打好“桥牌”为主题的这篇文章。 最近,徐州市提出了“共抬龙头”的思路,为打好“桥牌”这篇文章点明了主题。应当成为徐州、连云港以至苏北四市共同的战略思路。而且也是江苏落实区域共同发展、加快发展苏北战略方针的必要选择。 桥域优势必需整体组合 对徐、连、盐、淮来说,打好桥牌,即共同利用陆桥优势,促使沿桥地带经济的振兴繁荣。这离不开连云港这个东桥头堡的“龙头”功能,也离不开沿桥这个地域众多优势的整体组合。 东陇海沿线地域,除了连云港的“龙头”优势外,还有如下主要优势。 ──从营造陆桥来看,这里有徐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和以铁路为枢纽的水陆交通网络的突出优势。陆桥是以铁路为骨干、城市为依托的,而徐州市则是这条线上最  相似文献   

7.
章均 《现代经济探讨》2003,(10):40-42,49
加快苏北地区的科技事业发展,要依据产业发展和资源开发利用构建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对苏北地区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8.
“八五”以来投融资运行的特点1.总量增长及运作方式改革开放尤其是“八五”以来,丰县投资和融资总量有了较大的增长。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六五’时期仅3731万元,“七五”时期上升到1.4亿元,比“六五”增长2.8倍;“八五”时期增长到11.91亿元,比“七五”增长7.4倍;“九五”计划为60亿元,计划比“八五”增长4培,其中1996年1-8月完成5.8亿元。“八五”期间投资力度显著加大,增长速度明显加快c与此同时,丰县的融资总量也逐步增长。全县金融系统综合存款余额1978年为1837万元,1988年为3.5亿元,N94年增至五0.27亿元,到更%…  相似文献   

9.
<正>我国农村经济是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加快发展苏北”,着力点应放在培育农村经济上.怎样看待苏北农村经济现状.如何尽快缩短南北地区的农村经济差距,在推进苏北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中,金融部门应当如何运作?对这一系列问题.本课题组进行了重点研究,现报告如下:苏北农村经济与金融现状评析一、苏北农村经济发展特点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农村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特别是乡镇工业异军突起.粮棉产量和其他农副产品产量持续增长,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农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由于底子薄.起步迟.与苏南地区农村经济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从我们对苏北农村调查情况看,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是:(1)粮棉生产发展迅速.经济效益落差很大.(2)农户经营相对活跃,集体积累十分脆弱.(3)农村经济结构欠佳,产业比例严重失调.(4)农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加快发展苏北,实施区域共同发展战略,不仅是2000年全省达小康、2010年全省实现现代化的重要手段,而且是挖掘我省经济潜力、培养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极、支撑江苏经济长久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的重大战略举措.本文拟就如何加快发展苏北问题谈几点看法.一、加快发展苏北经济,战线长、地域宽、困难大,必须选择基础好、潜力大、综合开发和社会环境相对优越的地区作为突破口,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尽快形成苏北自己的增长点和发展极.自1984年省委、省政府提出“积极提高苏南,加快发展苏北”战略方针以来,苏北经济在原本较低的起点上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是  相似文献   

11.
12.
财政状况转变的前景和约束条件经过改革开放18年来,特别是1992年以来的努力,丰县已呈现出财政状况好转的良好势头。我们估计,保持这种势头,再经过两三年可以完成财政脱贫的目标。前提是对约束条件有明确的认识,统一加快财源建设和结构优化的基本思路。1.转变趋势已经形成,财政脱贫前景看好。从历史过程看,1952年一1962年即“一五”和“二五”时期,丰县的财政是收大于支。1963年到1965年三年调整时期出现收不抵支。1966年一1976年则起伏不定。丰县财政收入的迅速增长出现在1992年以后,1993年比1992年增长49.30,1994年比1993年增…  相似文献   

13.
最近,我们会同省财政厅的同志,就如何认真贯彻落实《中小企业促进法》,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指导和服务等问题,专程到广东进行了学习考察。所见所闻,深受启发,他们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海州区立足地方优势,以市场建设为突破口,充分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齐心合力,艰苦创业,努力加快城市建设步伐,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区特色的发展路子,有力地推动了全区经济的较快发展.海州区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准加快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努力开辟一条具有本区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近年来,由于宏观形势的变化,地方经济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海州区委、区政府认为,新的形势也同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关键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把握本地区经济运行的走势,选准加快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才能够有所作为.海州区的地方优势有哪些?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在哪里?思考的课题.近年来,海州区委、区政府经过反复调查研究,科学分析总结出本区的两大独特优势:一是古城优势.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海州从汉代起就是海陆丝绸之路的交汇点.自东魏至清代一千多年里,一直是海、赣、沭、灌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驰名海内外.二是市场优势.海州地处城郊结合部,紧依市中心,具有广阔的农村腹地,历史上不仅是全国重要商品的出海口岸,也是周边地区的商品集散地.人民群众商品经济意识较强,有经商的传统.一年一度的白虎山物资交流大会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资本主义文明开始传入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的刺激之下,中国开始了缓慢的近代化进程.在近代化过程中,传统的农业领域也产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新式富农经济、农业垦殖公司等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模式.苏北盐垦公司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受到“左”的思潮的干扰和影响,一些学者将其排除在农业资本主义之外,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近代苏北盐垦公司本质上仍属于资本主义农业,其兴衰历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近代中国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2005年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委联合完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制度,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界定,  相似文献   

17.
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新兴产业。2005年国家统计局与相关部委联合完成了"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制度,将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指标体系框架》的界定,以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化艺术为主的行业为文化产业核心层,以网络、旅游、休闲娱乐、  相似文献   

18.
资本的本性是追逐利润最大化,民间资本的这一特性尤为突出。长期以来,恰恰是这一最为活跃的特性被人为地捆绑住了。松绑的最有效办法是深化改革,改善环境。环境的评判主要取决于软环境,包括创业氛围、创业精神、创业政策、创业服务等,本质是创业文化。环境优越了,就能孵化出生机勃勃的民营经济。环境也是生产力,起着四两拨千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发展导刊》2006,(2):11-15
几年来,作为七台河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信息中心的桃山区,紧密结合实际,按照构建富裕、平安、秀美、和谐新桃山的工作思路,科学定位所处的发展阶段,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的全面进步,为全市实现“发展循环经济,建设龙江强市”的奋斗目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200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8亿元,比2000年翻了一番多,“十五”期间年均增长18%;财政总收入实现5941万元,是2000年的3.2倍,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相似文献   

20.
高新技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先导产业,因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附加值、高效益的特点,对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近几年来,福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