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企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已成为世界风潮。“商场如战场”,战胜竞争对手,掠夺市场份额,锁住顾客,曾是人们思维定式。而现在,企业市场行为却发生了改变:企业必须同供应商合作,建立战略联盟。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竞争中的游戏者包括顾客、供应商、竞争者、经销商,企业面临的竞争来自这些竞争游戏者带来的竞争合力。这些游戏者的角色和地位是不断变化的。  相似文献   

2.
战略成本管理的宗旨就是要将成本因素同企业的竞争地位联系起来,寻求企业竞争力提高与成本持续降低的最佳路径。战略管理中同成本因素紧密相关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和战略定位分析,它们恰当的、有机的结合便构成了战略成本管理的基本框架。本文通过具体实例从这三方面进行分析,以促进所研究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和成本持续降低环境的建立,从而提升该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首先是互相协作、互相支援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排斥竞争。”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是计划经济,但同时又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有竞争。当然,社会主义企业之间的竞争,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弱肉强食根  相似文献   

4.
跨国公司在全球经济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全球化链条"是确保其竞争优势的一大利器,它在同中国本土企业的竞争中将日益发挥其威力。中国本土企业采取何种战略应对竞争是理论家们讨论最多的话题,本文先对"全球化链条"的优势进行剖析,然后相应提出中国本土企业应对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价值网络嵌入视角,以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制造业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直接和间接同群效应的产生动因,实证检验了直接和间接同群效应的模仿路径及异质性。结果发现:目标企业倾向于跟随行业内绿色供应链管理绩优企业而触发结果模仿路径下的直接同群效应,在频率模仿及特征模仿路径下则表现出显著的“反同群效应”;绿色供应链管理同群效应会通过提升供应商所在行业竞争程度而间接促进目标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绩效的提升,即存在以行业竞争程度为中介的间接同群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在结果模仿路径下,高融资约束企业、高高管薪酬企业以及大型企业更易受到同群效应影响。  相似文献   

6.
生物医药产业是21世纪高新技术核心产业,是当今世界经济中的先导性、战略性产业。而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同发达国家有很大差距,原因在于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品少。而生物医药产业研发的周期长、投资大、成功率低、技术外溢水平高、知识具有显隐性等特征,决定了生物医药企业为竞争需要,纷纷组建技术联盟,旨在实现技术资源互补、减少单个企业的开发风险及投入成本,促进技术创新,从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相似文献   

7.
当今,从计划经济过渡到市场经济,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国有企业面临日趋激烈的竞争,尤其是建筑业面临国家宏观调控,压缩基建规模,建筑市场发育不完善,各种经济体制并存,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研究如何加强企业内部管理,适应建筑市场经济的要求,是摆在国有建筑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更新管理思维,在指导思想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中,竞争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一个企业经营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对市场的认识。国有建筑企业同其它任  相似文献   

8.
同产业平等,既是现代市场竞争中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基础,也可以用来作为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工作抓手。可据此推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公平和公正,消除过去按企业类别尤其是按所有制性质进行产业政策管理的诸多弊端。作者认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破除按照所有制、规模、隶属关系、地区等标准分类管理企业的传统做法,平等企业间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条件。平等性既是市场规则统一性的基础,也是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前提。根据现代产业组织运行及其竞争政策运作的原理,作者在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上独辟蹊径地提出按"同产业"平等这个基本政策主张的基础上,详细地分析了按"同产业"平等的政策内容以及可能产生的积极效应,并从现阶段我国市场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若干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已经基本实现了同国际社会的全面接轨。在工程方面,我国企业将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拥有先进的技术、先进的项目管理经验、雄厚的资金实力的国际企业进行正面竞争。文章将就我国企业项目全过程管理的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几年前,不少企业老总对市场竞争认识还比较“模糊”的话,那么这几年所经历的“腥风血雨”,足以让企业老总尝了市场竞争的残酷和无情。近来有机会和几位企业老总“闲聊”,大伙对竞争两字都有深刻的体会,有的甚至是切肤之痛。如何面对竞争、适应竞争,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竞争中发展壮大自己,这已经成了企业老总的“必修课”。这里,记者采访了几位企业老总,他们的话或许对一些企业老总会有一定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刘锁荣 《科技和产业》2014,14(8):155-158
专利作为重要的文献资源蕴藏着大量的信息。从专利信息在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地位、在竞争情报中的作用以及提升竞争情报服务收益的新路径三个方面,探讨了省级综合科技信息机构如何通过专利信息挖掘、定向传输、同企业固有技术基础实现显性对接,实现企业群体自身拥有持续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殷辉 《乡镇经济》2006,(3):44-46
目前,饮料行业快速发展,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基本形成了买方市场的格局,充满着激烈的竞争。以合法手段获取信息并通过分析而产生竞争策略的竞争情报,已成为战胜竞争对手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A公司的竞争情报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结合竞争情报系统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改进该公司竞争情报活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资源人”管理哲学理论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面对入世后国际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 ,企业竞争情报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本文介绍了国际竞争情报的发展及其应用 ,并分析了我国企业竞争情报的现状 ,提出了对此应采取的正确态度。  相似文献   

14.
侯晓靖 《特区经济》2006,(9):124-125
目前我国企业屡屡遭受到国外的反倾销调查,而我们不仅应诉率低,而且胜诉率低,这与企业缺乏应对国外反倾销的竞争情报有着极大的关系。本文对反倾销过程中竞争情报所起的重要作用,其包括的主要内容及产出过程作了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复杂变革环境下动态能力的内涵演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铁骊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5):74-77
在今天变动频繁和资源紧缺的商业环境下,组织为了获取竞争优势和满足消费需要,必须有能力对自己所拥有的可用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动态能力是指为了适应外部快速变化的环境而用于融合、建立和重整企业内外资质的能力.复杂变革环境使动态能力的重要性得到特别强调,其不稳定性的提高使动态能力的内涵呈现出新特色.经验数据表明,不同变革程度的外部环境下,动态能力将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内涵.因此,结合复杂环境的特点,探讨该环境下动态能力所呈现的新内涵,将有助于构建动态能力的系统结构体系,掌握动态能力通过融合组织功能资质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能否招聘并选拔出合适的员工使得企业拥有富于竞争力的人才是一个企业兴衰的关键.文章利用招聘的"4P"模式来研究企业的招聘行为,企业4P招聘模式的制定和实施,不仅为企业在人才市场上全面充分发挥企业的优势和潜力,获得最佳的招聘成果提供了手段,而且将人力资源部门内部各职能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协同到招聘总目标上来,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17.
杜宇坤 《科技和产业》2024,24(9):215-220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长三角人工智能(AI)产业集群是我国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2000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领域的专利申请进行检索,结合人工智能产业中基础层、技术层和应用层的核心一级技术分支以及重要的二级分支进行分析,以长三角地区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图谱的专利申请为切入点,分析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助力长三角在产业升级中的竞争格局、创新态势、产业体系、行业应用。  相似文献   

18.
Lead markets, innovation differentials and growth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the specialization of countri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 is determined by the lead-lag market pattern of national markets. Many internationally successful innovations have been adopted first in one country while other countries initially either preferred other designs or an established product. A model for the international diffusion of innovations is presented in which nationally preferred innovation designs compete to become a globally dominant design. In this model, there are country-specific market attributes that increase the likelihood that the choice a country makes among alternative technologies is followed around the world. It is argued that technological knowledge gaps are not the origin of a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advantage. Instead, a country gains a competitive advantage because a specific innovation design was adopted earlier than in any other country. This gives local firms a head start in producing, gathering marketing intelligence and securing the property rights of a globally successful innovation. In countries with lag market characteristics, domestic innovations are less likely to get adopted worldwide. Lag markets often switch from a domestic innovation design to a foreign innovation design, which increases imports. The lead-lag market explanation of trade specialization has implications for national policies. In this model domestic innovations do not always foster exports; idiosyncratic innovations induced by lag market contexts can hamper the export chances of local firms and in the en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imports. It is suggested that in order to increase exports, national policies hav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 domestic lead and lag market context in each industry. While in a lead market context, traditional policy instruments that enhance the rate of innovations are effective, in a lag market situation national follower strategies are more appropriate.  相似文献   

19.
浙江中小企业的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 ,中小企业在满足内需 ,增强经济竞争力 ,吸纳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浙江中小企业抽样调查 ,了解现阶段浙江中小企业的现状、问题以及对发展对策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顾客资产是企业的一项关键资产,对其进行有效的评估及管理将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高,因此,建立和维持CRM动态能力将使企业具有持续的竞争优势.文章从上述这一个新的视角构建了顾客资产的效果机制模型.同时,分别从市场导向、社会网络能力、资源重构三个维度的重要性验证了对营销效果和顾客资产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并发现了营销情报与顾客响应的内在统一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