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结合西方精神分析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进行研究后发现,历代学者所提"忠"或"不忠"的观点都没能准确地回答陶渊明与晋宣的关系这个问题,而用"恋晋情结"一词更能切当地概括陶渊明与晋室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解读了魏晋时代陶渊明的田园诗,认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魏晋诗歌在陶渊明那里达到了高峰。第一,解析了陶渊明诗歌赞美劳动的根源在于他的平民本色;第二,陶渊明诗歌抒写劳动美的载体就是田园诗歌;第三,陶渊明诗歌讴歌劳动美的社会寄托,即"桃花源"式的理想社会。这说明他的创作已自觉地由士大夫文化空间转向平民文化空间,从而拓展了田园诗的美学境界,展示了劳动美深厚的内涵。  相似文献   

3.
<正>一千五百多年前,东晋诗人陶渊明虚构了一个叫桃花源的理想地,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派宁静详和的田园景象。如今,繁华的都市车水马龙,人潮汹涌,而陶渊明一千多年前编织的梦想仍然撩拨着现代人的心弦。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桃花源,只是有的人一直坚守,有的人却早已离开,去了远方。临沧唯一的老街太平街,土墙灰瓦、雕花木窗的老屋在高楼林立、喧嚣  相似文献   

4.
丁晨晨 《魅力中国》2010,(6):262-262
陶渊明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位很特别的诗人,对后代的影响已不仅仅是能用重要来概括的了,他已经成为现代很多人的感情寄托,他的诗歌也成为他们精神上的家园。之所以陶渊明有这些特殊的意义,因而他的诗歌也一直流传了下来。但在流传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陶渊明的诗歌在不同的时代的接受也不同。本文试从宋、辽、金、元时代来探讨陶渊明诗歌歌的接受情况。  相似文献   

5.
黄迪 《中国西部》2012,(34):30-35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当年的陶渊明渴望这样的恬淡生活。如今,蒲江人可以悠然采茶,不愁销路;武隆人生活在"中国武隆公园"中,安享青山绿水而无生活之虞;雷山人在古老的苗寨里将优美生态和民族风情完美融合……这就是绿色经济,这就是生态效益,生活幸福,有所劳而有所得,有所居且有所乐。  相似文献   

6.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为中国人编织了一个"桃林梦",名为《桃花源记》,描绘了一个男耕女织,怡然自乐的仙境,以至于千年之后,大家仍然在寻觅这个神秘莫测的梦境。休闲是中国人的一个梦,一个千年梦,一个孜孜以求的美梦。关于休闲问题的一些看法"休闲"是个颇受欢迎的词语。这个词语最近20年来在中国非常流行。休闲既是一种"休止工作"的时间概念,也意指如何度过这个"闲暇时间";既是讲人的生活方式,也是指一种消费行为。在最近一些年里,休闲是一个热门话题,关于中国  相似文献   

7.
辛弃疾在带湖、瓢泉隐居期间以陶渊明作为自己的精神偶像,二人皆是几经起落,壮志难酬,陶渊明借臆居避乱世之祸,而辛弃痰的思想却经历了几次大的转变,最后才心灰意冷地接受现实无情的打击.为平复内心之悲痛,他将眼光放向前贤,对处于同样境遇的陶渊明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从这位异代知己身上寻找一种精神,从而更为坚强的活下去.  相似文献   

8.
张敏 《魅力中国》2011,(17):232-232
陶渊明生前声名不显,死后几十年间亦湮没无闻。但随着陶渊明价值的日益被发现,自唐宋以来,陶渊明研究热一再升温。特别是20世纪,陶渊明研究再掀新高潮。陶渊明生平年谱、思想价值、人品文品等陶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但论家繁多,众说纷纭,为了将20世纪陶渊明研究新成果清晰地凸显出来,作者对20世纪陶渊明研究史进行了综合的述评。本文专就20世纪陶渊明年谱研究史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9.
针对“国人若都学陶李,和谐社会何日到?”的呐喊,本文作者从大济苍生、安贫乐道、君子不器、艰苦奋斗等四方面分析了陶渊明的生平,认为陶渊明尽管有“大济苍生”的宏愿,在门阀士族制度鼎盛时代也只能壮志难酬,洁身自好。在今天这样的时代,我们身边多一点陶渊明人格魅力的人,我们的生活会更美好,社会会更和谐。  相似文献   

10.
"桃花源"意象的正典即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诗并序》。文章在论述这一经典意象时,必然要联系当时的历史环境,即诗人陶渊明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战乱下的动荡现实,营造出士人普遍的情感苦闷,继而引发诗人对现实的强烈批判;而道教故事与仙乡传说的文化氛围,更是"桃花源"原型的土壤和养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