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2,(30):92-93
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新奥尔良的爵士乐,吸取了布鲁斯和拉格泰母音乐的特点,以丰富的切分和自由的即兴为其赢得了流行音乐"王者"的地位。而每一个出色的爵士歌手就像灵魂的歌者,将人们最深处的思想一一展现。总是有这样的歌者,当我们第一次与他们的歌声邂逅时,就备感亲切,仿佛相识已久。他们的歌声与音乐所散发出的亲密感受,他们精致诠释歌曲所焕发的光影吸引了我们,美丽的形象在我们的想象力中翩然成型。本期介绍厚重沉稳的爵士男声。  相似文献   

2.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2,(33):94-95
爵士乐舒缓的韵律和动听的音符总能给人以惬意的享受,这也是万千乐迷对它情有独钟的原因。其实大多数爵士歌手并不具有出众的外表,但是每一个出色的爵士歌手必定拥有优雅的气质和超群的实力。当我们第一次与他们的歌声邂逅时,就备感亲切,仿佛相识已久。深秋时分,一起来盘点爵士乐坛的女歌手,在她们悠扬的歌声中体会深秋那份淡淡的慵懒。  相似文献   

3.
孙丽 《魅力中国》2014,(11):133-133
唱歌是人们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人们一高兴就喜欢大声歌唱,在歌声中,情绪得到了愉悦,快乐也得到了升华。对于孩子来说,歌声更是他们内心的向往。当他们听到歌声时,那种专注、愉悦的表情充分显示了音乐对他们的无穷魅力。可是,如何才能使孩子用心、用情,主动积极地投入到歌唱活动中,自然地唱出动听的歌声呢?这是我们音乐教学活动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王海鹰 《魅力中国》2010,(21):64-65
“声乐”不是声音而是歌声和音乐,以及与文学语言的结合,声乐是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发出优美嘹亮的歌声,用歌声透过音乐化了的文学语言,生动地塑造乐曲中的人物形象、描绘其意境、表达其思想感情的音乐。本文就新课程音乐声乐教学谈几点肤浅的体会。  相似文献   

5.
马盼盼 《走向世界》2013,(17):100-101
<正>新世纪音乐诞生与成长的几百年里,不仅沉淀成了理性和完美主义以及内敛自省的民族精神,还融合了现代的个性色彩与解放风气,更共同孕育了新世纪音乐的独特灵魂——创新独立而又洋溢着对世界无分彼此的关爱。这里有太多杰出的艺术家,每一位都是堪称独当一面的佼佼者。他们的音乐是属于世上每个人的,但同时又只独属于他们自己的,他们是一群用音乐雕刻时光的歌者。  相似文献   

6.
刘红苗 《魅力中国》2010,(15):159-159
研究幼儿唱歌可以陶冶情操,活泼身心,抒发感情,发展语言,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丰富他们的音乐表现力。尤其是孩子,当他高兴时,就会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以表达轻松、愉悦的心情。但有时会出现幼儿不乐意参与唱歌活动,或总觉得孩子的歌声不动听,唱歌音不准,或是缺乏感染力。面对这种现象我们桑取了有效措施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7.
解芳 《发展》2009,(9):75-76
一、说唱音乐的现状 人们十多年前在谈论欧美音乐时,说唱音乐(Rap)可能是最不被了解和最不愿接受的风格之一。原因很简单,它不像音乐。从我们当时的听觉习惯来看,音乐应当有旋律,歌声更是语言旋律化的结果。说唱音乐恰恰不这样,它的音乐只剩下了节奏,语言也仅仅韵律化而已。  相似文献   

8.
热演     
小曾根翼浪漫爵士钢琴独奏音乐会 日本钢琴家小曾根真出生于音乐世家,技术上出类拔萃,演奏范围横跨爵士和古典。他曾经发行爵士乐专辑《亲爱的奥斯卡》,在古典音乐上的才华同样获得诸多音乐大师肯定。  相似文献   

9.
“新人类”或“另类”等词汇频繁出现在我们的报刊上,套用一句革命导师的名言,似乎可以这样说:“一个幽灵在祖国大地徘徊,一个被称作新人类的幽灵……”。据说这是社会转型时期的普遍现象,在美国有“丁克斯”,在法国有“弄波爵士”,在日本有崇拜偶像的“太阳族”,他们新潮奇异,多姿多彩,可社会各界对他们毁誉不一。那他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呢?  相似文献   

10.
熊怡Gao  Li 《重庆与世界》2017,(28):28-29
“向新西兰人宣传中国,当然包括重庆,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让想来中国的新西兰人知道,重庆是非常值得去的城市。”9月13日,新西兰-中国关系促进委员会主席、新西兰前副总理兼外长唐纳德·麦金农爵士,以及新西兰驻华大使麦康年、驻成都总领事孔思达在重庆参观访问,并与媒体见面,谈了他们对重庆的美好印象。  相似文献   

11.
陈静 《魅力中国》2010,(25):324-324
我是听着“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前刮…….”这种粗犷豪迈带有明显西北风味的歌声成长起来的一代歌手。对于通俗音乐了解也仅是停留当时对流行音乐的喜欢和自己简单的模仿上,后来阴差阳错当了歌手才逐渐对通俗音乐有了深入的了解。在这里就通俗唱法的一些演唱特点和方法做一点初级的阐述和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杨菱 《魅力中国》2013,(8):249-249
《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以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音乐创造活动为中心的审美活动,使学生充分体验蕴含于音乐音响形式的美和丰富的情感,为音乐所表迭的真善美理想境界所吸引、所陶醉,与之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因此,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并贯穿音乐教学始末,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体验,使其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让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变得文雅和充满爱心,是我们音乐教育的理想目标。随着音乐教材体系的不断改革,现代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广大音乐教师合理运用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的音乐教学资源,以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整合,促进音乐课堂教学的优化,这样,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强化音乐教学过程,而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总之,我们要把握音乐学科的特点,让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让信息技术走进音乐课。  相似文献   

13.
桂斌 《魅力中国》2011,(7):105-105
声乐是一门歌唱的艺术,就是带着音乐的语言,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技艺来激发人的情感,通过歌声传递人间的“喜、怒哀、乐”。以音乐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既通过有内涵的发声练习以情带声的歌唱训练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与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歌唱有声音与情感并重。  相似文献   

14.
魏浩浩  韩美堂 《走向世界》2012,(26):51-53,50
激情仲夏,歌声悠扬,谁不留恋海边的舞台,这是海边人所独有的专场。仲夏狂欢,夜幕降临,青岛音乐季拉开激情的大幕,轮番上演的音乐专场令人目不暇接,你是否已经融入其中,你是否已被歌声陶醉,这个盛夏的青岛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  相似文献   

15.
王寅 《中国报道》2013,(4):92-93
对于习惯了免费下载音乐的中国消费者而言,要他们掏钱,就得有充分的理由。版权是音乐行业人士呼吁收费的“常用武器”,但对消费者而言,这并不是他们考虑的首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合唱的魅力     
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最善于表达人们复杂细的思想感情?好的合唱应该是均衡而协调。合唱的均衡取决于声音的音量,音色的平衡。合唱的魅力就在于让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在歌声中自由翱翔,体会着音乐带来的欢乐.让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提升了个人的素质,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产生了共鸣,用共同的责任心铸就起团队精神。  相似文献   

17.
陈圣好  陈圣婕 《魅力中国》2011,(15):145-145
古代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都十分的重视教育,他们认为人的一生接受的教育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音乐教育也是教育发展的一大要素,也需要不断的学习与改善,它是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然而,音乐发展到今天,逐渐被人们熟知和认可,音乐元素也越来越多,音乐也就成了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时尚,在人类的生活中起到点睛之笔。在这个只有教育才能感化人的年代,终身教育被认为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教育领域的“哥白尼革命”。当前我们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把教育与音乐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因此,本文将从不同角度,不同年龄阶段,不同人群为切入点,探讨音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让人们深刻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性,并在音乐中享受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18.
白靖哲 《魅力中国》2012,(32):119-119
“音乐是舞蹈的灵魂”,舞蹈离开了音乐就象鱼儿离开了水,失去了舞者的意义。舞蹈成为音乐之形,音乐成为舞蹈之声,自古以来就难舍难分。从音乐中的音素、动机、主题旋律与和声织体,到舞蹈中的元素、动律、主题与环境氛围,其一致性达到了近似“同步”的境地。我们从旋律的乐旬中,能找到舞蹈表演语言化的根据;从音乐的和声效果中,能找到舞蹈表情的动机,从音律、音型中,能找到舞蹈的动律、语气与分寸。王朝闻先生认为:“人们通常在谈论音乐和舞蹈的联系时,往往只是注意到舞蹈离不开音乐(即使是最简单的音乐成分如节拍)的伴奏,这是不够全面的,即使对于伴奏这种外在的现象,我们也应当从舞蹈与音乐的内在联系的表面上去理解,即把它看作是二者的表现和抒情的同一性的外部表现”。  相似文献   

19.
首先.“作为”就是人在事业中的建树与成就,所谓“作为”分“有所作为”和“无所作为”。就目前中国中小企业而言,企业的作为也就是企业领导的作为,这正如古人所言:“一人兴邦。”正是这种文化属性的结果,造就了一批中国成功的中小企业家,但是我们所看到的只是那些拥有好的机遇的幸存者,也就是有所作为的中国中小企业家。剩下的那些被大家看作是无所作为的,是否应该被我们所遗忘呢?我觉得他们更不可以被遗忘,他们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20.
翟沁 《发展》2008,(2):115-116
计算机音乐课程已成为目前国内各音乐院校一个新兴的热点课程,它作为音乐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已被大多数音乐工作者所接受。虽然,它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课程已经在许多音乐院校出现或正在一些院校新教学计划的设想之中,但要走的路显然还很长。因为在高等音乐院校中,我们面对的是经过了几年甚至是十年以上接受传统音乐教育的学生。在他们的思想当中,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和训练方法已经根深蒂固,要想融入一些新的教学和训练方法是有一定难度的,尤其是在开始阶段,在他们还没有认识到在当代音乐学习中掌握计算机音乐手段能够十分有效地促进整个教学之前尤为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