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钱立洁 《企业经济》2007,(3):112-114
福建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具有良好的区域经济基础和优势,但也存在着城市化进程仍显滞缓、投资环境不够优化、文化资源尚未充分发挥等问题,因此,作为沿海省份,福建必须充分发挥现已具备的文化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带动区域经济,这是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叶燕 《价值工程》2014,(36):32-33
物流业的发展与地区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物流成为保障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福建省作为我国东部沿海的核心省份,大力发展物流业更是提升地区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本文从社会物流统计数据、福建经济地理特征两个方面对福建省当前的物流业进行现状分析,并就福建省物流业的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3.
祖国南大门--广东,临接幅员辽阔的南中国海洋疆土.是中国海岸线最长,海湾最广的省区.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山东省率先将"开发半壁江山,建设海上山东"的锣鼓敲响以来,全国沿海省份亦争相挥笔大做海洋的文章.广东省委、省政府更与2004年提出"再造一个海上广东的发展战略".遂即福建、浙江等省份也紧急策应,务实跟进,且一并憧憬跨入新世纪中国又次交臂海洋的蓝色梦幻与辉煌.  相似文献   

4.
福建,地处东南沿海,是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的省份之一。从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经济快速发展,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产业布局渐趋合理,社会事业发展较快,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经济区域。进入新世纪,福建省立足全国发展大局,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得到了中央和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与支持。海峡西岸因此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相似文献   

5.
浙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她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常住人口5116万人。陆域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下辖杭州、宁波2个副省级城市和9个地级市。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方面,1937年建成的钱塘江大桥为铁路、公路两用双层桥,是浙赣线之咽喉。全省有6条国道和66条省级干线公路。  相似文献   

6.
《乡镇论坛》2010,(32):28-30
河北、江苏、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这些沿海省份,其农村社区既有与都市相同相近之处,又有与之特点迥异之处,这些省份农村社区建设展示出这样一种走向,那就是立足创建工作机制,着眼惠民服务和农村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应重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产业集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 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现代区 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现象。我国沿海发 达地区"块状经济"的产生既符合产业集 聚的一般规律,又具有特殊的经济社会条 件。因此,对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块状经 济"产生条件的具体分析,既有助于我们 深刻认识产业集聚效应在区域经济发展 中的重要意义,又有利于我们掌握规律, 借鉴其经验。  相似文献   

8.
以天津泰达为例,总结探讨改革开放背景下我国沿海开发区20年演进历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典型发展路径:以外资高度集聚和加工制造业主导为特征的外向型经济增长;这种发展路径是由"全球产业重组-外资注入增长-外向型加工区"的内在机理所决定的;最后,论文解释了沿海开发区发展过程中的经济高速增长与外部风险性、外向型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与内生增长困境、从加工区到新城的转型战略和游离于二者间的现实图景等诸多特殊现象.  相似文献   

9.
沿海开发是加快苏北振兴的关键性战略。江苏省要抓住这一重大机遇,完成从沿江省份到沿海省份的定位转移,使全省经济格局调整为E字状弓形战略布局;要坚持以开放促开发、市场导向、科学发展和重点推进的原则。具体措施为: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把项目作为沿海开发的抓手,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把突破口放在开发上、放在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水平上,推进经济国际化进程;把环境建设作为沿海开发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民众创造财富,政府创造环境的理念。  相似文献   

10.
何楠 《企业活力》2003,(9):14-15
<正> 一、河南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关键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滞后。统计资料显示,河南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由1997年的1200亿元增加到2001年的2311亿元,占GDP的比重由29.4%上升到41.0%,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河南省GDP,总量连续6年居全国第5位,非公经济发展的作用功不可没。同时也要看到,我省与沿海发达省份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目前河南的人均GDP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80%,多项经济指标位居全国中下水平甚至居于后  相似文献   

11.
产业集群     
引言产业集群正在成为推动沿海乃至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目前广东工业总产值的近1/3、浙江和福建工业总产值的约50%和江苏工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近40%均依靠专业镇、"块状经济"。我国的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分布在广东、浙  相似文献   

12.
福建建设成海洋大省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福建省委书记贾庆林最近提出,福建作为沿海省份,顺应世界开发海洋的大趋势,向海洋要资源、要空间,是今后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蓝色产业,建设海洋大省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明确发展的目标和重点,科学规划、合理开发,...  相似文献   

13.
沿海经济带的发展,是未来一段时期江苏省盐城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也是实现陆海经济齐飞和整体实力扩张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4.
东部沿海后发地区的省域赶超战略与发展导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9年期间,按总量和人均GDP测度的离散系数(CV)①表明:2005年后,东部沿海省份的省域内发展差距正趋于缩小,省域经济呈现均衡化发展的新格局.在宏观政策、区域大交通建设和省域产业转移等因素的作用下,沿海后发地区表现出群体性的经济赶超趋势,并在不同政府层级的政策意图交汇下,形成了一种"省域内赶超"的经济...  相似文献   

15.
市场改变区域形态 20世纪90年代初期企业做一个产品的时候,是以沿海省份的省为单位进行区域定位的.在计划经济时期,可能还有大区制,当时中国分多个行政大区,每一个大区内会有几个省.后来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城市与农村发展的不均衡,区域之间的发展也逐渐不均衡,沿海省份与内陆省份之间的经济发展也不均衡,沿海省份城市和农村也产生了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正>河北省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沿海省份,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河北内环京津,外绕渤海,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区位、资源、交通、通信、产业、市场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拥有良好的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民营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对全省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拉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7.
自1989年第一次"民工潮"的出现,20多年来,"民工潮"已成为中国社会一种常态的经济现象和社会现象,"民工潮"折射出中国数量庞大的农民群体的社会流动轨迹,折射出传统的农业大国向工业化迈进的历程.但从2003年起,一种被媒体称之为"民工荒"的现象却开始在东南沿海部分地区开始出现,进入2004年,"民工荒"现象进一步蔓延,福建、广东、浙江等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企业,中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监测中心提供的一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劳动力市场呈现出缺工现象>的统计报告指出在2004年第二季度,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的12个城市,有70.4万人进入劳动力市场求职,但用人单位的招工名额则达到108.7万人,缺口38.3万人.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进入下半年,在一些一贯是农民工输出地的内陆省份,也不同程度出现了"民工荒",江西、湖南等地都出现了企业招工难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好山好水好福建!”福建,是一个一眼望去全是绿色的省份,独特的自然风景,清新的空气成就了“清新福建”,作为全国最绿的省份以及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份,福建曾吸引了国内外无数游客。在2015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国家正式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并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带一路”战略构想的提出,为人们勾画了一幅开放包容、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泛亚和亚欧区域合作新蓝图,在这副蓝图之中,旅游注定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沿海各省以及滨海地区新建扩建港口,大规模发展临港工业,规划建设新城市,拉动经济、人口进一步向海岸线集聚,形成了新一轮沿海大开发的热潮.总体看,沿海大开发是全国性"重化工业热"的表现之一,是我国进一步参与国际分工的长期趋势.但是,目前也存在着地方政府盲目追求增长的倾向.因此,必须通过合理引导、科学规划,促使沿海大开发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20.
刘英团 《上海企业》2014,(11):47-47
<正>对福建来说,建立生态省的布局,成为了去GDP化的后盾,而新的发展方式正以这一文件为蓝本,着力探索。近期,福建省表示,取消对被列为限制开发区域的34个县(市)的GDP考核,实行生态保护优先和农业优先的绩效考评方式。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多次提出去GDP化,不以GDP论英雄。GDP在10%以上高速增长多年的福建,今年与其他21个省市一样,主动调低GDP增速,在GDP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上刹车,顺应了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国家战略。"浓""淡"的渐变,既不是说GDP不重要,也不是说不发展工业经济,而是要做大经济总量的"蛋糕"。尤其是要在"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的总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