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经济导刊》2002,(12):62-64
金融控股公司定义 巴塞尔金融集团联合论坛1999年2月颁布的《对金融服务集团的监管原则》指出:金融服务集团是指在同一控制权下,完全或主要在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或至少两个不同的金融行业大规模提供服务的金融集团。 美国1999年《金融现代化服务法》所规定的金融控股公司既可以是银行控股公司、也可以是保险控股公司、还可以是投资银行控股公司,只要经营不同金融业务的机构符合控股公司结构,即可归为被该法称之为“金融服务集团”的金融控股公司。 对金融控股公司,可以理解为以控股公司形式组成的金融经营集团。控股公司是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它以控股公司作  相似文献   

2.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金融机构的制度创新,它运用规模经济优势,通过对内部资源进行分类、整合、策划和调配,节约了成本,实现了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这种金融机构制度创新适应了新经济的需要,表现出茁壮的生命力。完善我国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监管体制,一是加强外部监管体系建设,包括完善法律法规、明晰监管主体、强化信息共享制度建设、监测关联交易的规模和水平、资本充足率水平等;二是健全金融控股公司的内部监管制度,包括内部控制制度建设、设立防火墙和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黄建湖  王佩佩 《经济师》2010,(1):105-106
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创新的浪潮中,金融控股公司以其独特的"集团控股、法人分业"结构,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金融业的重视,如美国的花旗集团、日本的瑞穗控股公司(Mizuho Holdings Inc.)等等。可以说金融控股公司既是市场竞争推动的结果,也是金融创新及金融一体化推动的结果,而且还是金融制度创新及管制放松的产物。在我国虽然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金融控股公司,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也还处在探索阶段,但面对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美国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缺失也是诱因之一),如何未雨绸缪,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有效推动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将其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却是迫在眉睫之事。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金融控股公司在我国逐渐产生和壮大起采,而天津作为我国重要的贸易港口、经济枢纽.试行金融控股公司也是势在必行.本文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概念及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现状进行分析,进一步分析在天津滨海新区试行金融控股公司的可行性及其制度完善.  相似文献   

5.
金融控股公司在进行综合性银行业务时具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决定了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有效的综合性银行组织制度安排.本文叙述了发达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比较分析了不同形式金融控股组织体系的特点.最后文章介绍了我国实践中的金融控股体系和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理想模式.  相似文献   

6.
试论金融控股公司及其监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融控股公司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金融企业组织形式。与以往的金融企业组织形式相比,金融控股公司更适应于现代金融业混业经营的需要,因而具有更高的效率。各国一般根据具体的制度环境、政府以及既得利益阶层的偏好选择不同的控股公司模式。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是混业经营,使得对它们行为的监管难度加大。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在各监管机构之间和监管机构各部门之间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7.
伴随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我国现有金融监管体制的有效性面临挑战.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经济学供求理论,剖析金融控股公司发展对金融监管边界的突破,分析金融创新和国际监管标准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边界有效性的影响,得出的结论和建议是: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现代金融发展的趋势,金融监管制度要顺势而为促其健康发展;通过调整金融监管制度变量,确保金融监管边界对金融控股公司风险的有效覆盖;加强金融监管协调,提高金融监管的运行效率;金融监管制度的安排和创新,要有利于提高我国金融机构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如何规范金融控股公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宇 《经济导刊》2002,(12):58-60
金融控股公司设立的背景 金融控股公司(Finaneial HoldirgCompany)为美国开放金融业跨业经营方式,金融控股公司突破以往银行控股公司不得兼营其他金融业务的限制,可经营一系列业务,包括保险及有价证券承销及代理业务、商人银行业务(MerchantBanking)、保险公司投资组合业务,并且对于与金融有关的附属业务亦在核准经营  相似文献   

9.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监会的成立,对中国的经济尤其是金融界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但摆在银监会面前的两大难题之一,就是在现有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下,如何对金融控股公司下的混业经营实施有效的监管。本文通过对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状况的考察,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可能带来的风险,在对英美发达国家监管制度借鉴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与监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发展无法回避的新事物。本文通过对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分析和界定,指明它可能带来的风险,并借鉴欧美各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经验,认为尽快建立一个有效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系是我国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从分业到混业的最优选择——金融控股公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控股公司是一种金融制度的创新,它运用规模经济的优势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我国目前金融业的发展来看,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换的最优选择。在我国应采取银行并购的方式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并注重相应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2.
安志达 《经济导刊》2002,(12):52-56
世界各国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经济基础、法律环境的不同,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制度安排和发展方向也有很大差异。发达市场经济国家金融控股公司的立法在不断完善,而在不同的法律体系背景下,各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有所不同,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的中国,有关金融控股公司的各项法律还外在探索和完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分业经营与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业发展的历史趋势,但我国在现阶段还不具备全面混业经营的必要条件。金融控股公司模式是分业经营框架下的一种有效的混业制度安排,是我国金融从分业走向混业的最优路径选择,因此,有必要研究金融控股公司的特点与不足之处,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分析与管理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当前在国际上 ,金融行业采取混业经营已是大势所趋。在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过渡中 ,作为规避管制的制度创新而出现的金融控股公司成为一种重要的金融组织形态。本文要探讨的是金融控股公司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及其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金融控股公司的协同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协同效应,它不仅具有因范围经济、规模经济而形成的正面协同效应,同时也会产生负面协同效应,从而造成金融控股集团内部金融机构之间的风险传递,甚至风险外溢。  相似文献   

16.
对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考察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现实环境决定了中国金融业必然要实行混业经营,但现有的分业经营的法律制度又不能“朝令夕改”,中国金融业如何应对?金融控股公司是中国金融业的现实选择。发展金融控股公司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如何在现有的金融业格局的基础上组建金融控股公司,如何防止其体制性弊端,如何监管等一些问题都有待于探讨。  相似文献   

17.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比较研究及中国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由于金融控股公司有风险在其内部传播、信息透明度低以及成员企业不一定能保持独立的决策自主权等情况,因而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严格监管很有必要.国外对金融控股公司均有严格的监管,表现在:有完备的监管法律、严格的准入条件、明确的经营管理约束条件以及完善的监管体系.我国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可采取加快立法、实施功能监管、建立有效监管制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8.
由于混业经营,金融控股公司在风险管理方面也面临较单一业务金融机构更大的风险,如果控制不当,就会出现风险集中和风险传递.不但危及金融控股公司本身,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危机.所以必须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金融控股公司的风险管理包括管理体制、管理技术及管理理念等内容,其关键是建立内控机制和建立内部风险预警系统.  相似文献   

19.
谈谈金融控股公司监管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对我国金融业开展经营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何对其实施有效监管、防范风险、确保我国金融体系安全有效运行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分析了金融控股公司架构下的主要风险,提出了完善金融控股公司监管体制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委托—代理模型进一步引申出来的激励相容理论出发,通过对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控股公司之间的博弈分析,探讨实现双方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和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现状,并参照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监管改革的实践和我国目前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的现状,从激励相容的角度对金融控股公司监管框架的构建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