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程钢  李一龙 《物流科技》2009,32(2):44-46
文章在我国大中城市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背景下,中的综合评判理论对城市轨道交通修建的效果评价问题进行了分析,法的可行性。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社会效益的基础上.运用模糊决策理论采用一级综合评判模型,进行例证分析,证明了该评判方  相似文献   

2.
从对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要求分析出发,提出了综合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原则、层次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线网的规划方法并对线网规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从对交通运输部"十二五"期间综合交通规划编制的要求分析出发,提出了综合交通运输线网布局的原则、层次划分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线网的规划方法并对线网规划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够为"十二五"综合交通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研究能够为项目建设提供依据,避免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盲目性。本文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基本条件,以及轨道交通建设时序的影响因素,并以台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基础,根据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对台州市轨道交通建设时序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事件     
《东南置业》2013,(11):7-7
福州地铁规划增至9条 增加闽侯鳌峰洲方向 福州市有关部门完成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修编及第二轮建设规划,启动第二轮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报批工作。根据修编方案,该线网规划由9条轨道交通组成,交通总里程338.12公里,设置车站215座,换乘站26座。新增串起闽侯上街、南屿、南通、青口的8号线,以及沿着闽江北岸通向鳌峰洲金融街的9号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国内各大城市都先后规划和建设自己的城市轨道交通,以求解决城市交通拥挤、堵塞等问题。随着轨道交通的不断发展和地下空间的应用,轨道交通将从单线规划建设转入到网络化整体规划建设。从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入手,着手研究了在换乘站方案决策中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了施工方法难易度、对已建成车站影响、工程造价、吸引客流条件、平均换乘时间、平均换乘设施面积、对线网与车站的规划影响、可达度、与周围商业区、公交站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为研究对象,结合哈尔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实例,就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的步骤,评价内容及结果做系统分析,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完善,推动城市轨道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充分发挥旅游交通对旅游业的促进作用,根据大连市市区旅游景点地理位置、旅游景点客流量以及旅游客运量等信息,建立了混合整数数学模型来优化大连市旅游交通线网。在确保尽可能全面满足大连市各旅游景点的游客运输需求的基础上,模型以追求运输效益最高为目标,通过预测车辆运营费用和未来旅游客运量需求,提出大连市市区旅游交通线网优化方案,提高了旅游景点的通达性,使游客出行更加便利,以期为大连市旅游交通线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深圳市地铁5号线是构成深圳市近中期线网的骨干线路,是联系沿线各组团和三大交通枢纽的快速走廊.它对缓解道路系统交通压力、提高轨道交通网络效率,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支持2011年在深圳举行的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深圳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要求,对深圳市地铁5号线平面及纵断面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合理的线站方案.  相似文献   

10.
王进  祁俊超 《城市问题》2007,(3):41-45,90
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给城市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带来极大的次生环境影响,因此有必要对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进行切合实际的综合评价.在总结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给出了各个评价指标的量化方法和评价标准,从多个方面论证了城市轨道交通的正面效益更多地体现在其对城市的次生环境影响中.这一结论的得出为建立和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次生环境影响评价理论,正确进行城市轨道交通项目投资决策奠定了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利用节点拆分的方法对轨道交通网络进行了网络构建,并提出了成网条件下的基于K短路算法的运力资源配置模型。最后通过北京轨道交通网络的数据验证了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为例总结了城市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的发展模式和演进历程,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建立了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模型,利用模型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的演进历程,阐明了轨道交通投融资体制的演进机理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现状及快速发展动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城市公共交通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得到了较快发展,占城市通勤出行的比重越来越高,有效缓解了北京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促进了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文章在总结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取得巨大成就基础上,分析了北京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认为经济发展、科学规划、"奥运效应"、制度创新是提升北京城市轨道交通的最主要的四大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这使得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那么就需要完善城市轨道交通,更好地推动城市发展建设。现阶段,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工具,具有快捷、节能等优点,所以已经成为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部分。稳定的电力系统是保证城市轨道交通稳定运行的基础。论文主要先说明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系统故障的原因,然后说明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系统故障类型,最后说明城市轨道交通电力系统故障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15.
黎曦  刘挺  骆汉宾 《基建优化》2007,28(1):36-39
以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为对象,结合动态联盟管理理论,提出基于动态联盟的轨道交通建设全过程流程模型。通过分析轨道交通企业动态联盟稳定性产生的原因及影响联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探讨实现联盟稳定性的管理模式,并以建立企业信任机制、跨文化管理等措施来促进轨道交通企业动态联盟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6.
王彦栋 《物流技术》2011,(23):98-100
对城市轨道交通车体运用计划编制的约束条件进行分析,建立了以接续时间和维修时间最少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得出最佳的车体运用计划,并结合实例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7.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周边“灰色用地”选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我国轨道交通建设的投融资问题进行探讨的基础上,研究了城市"灰色用地"规划对轨道交通建设的适应性,指出这种动态用地规划模式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和利用效率,解决轨道建设投融资的部分问题,并结合苏州轨道2号线建设对轨道站点周边"灰色用地"选区方法进行了详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城市轨道的发展,在轨道交通动态发展过程中更加重视环境保护。信号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其稳定性对于有效的交通发展和人们出行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但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运营维护管理过程中仍存在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会影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正常运营。因此,论文重点探讨了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运营维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基于IC卡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配流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Logit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客流分配问题进行了理论建模,并通过实际调查数据标定模型中未知参数。在路径搜索方面,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搜索优先和分支界定思想的有效路径搜索算法,以得出符合现实的有效路径集合。旨在提出一套通过地铁IC卡数据得到轨道交通网络站间OD矩阵后,在轨道交通网络上分配乘客流的模型和算法。通过北京市轨道交通网络实际调查数据的案例分析,对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