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采取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取证是审计执法中常用的方法。所谓询问调查取证是指:利用手中已掌握的部分资料、证言、证据以及其他线索,对被审计单位当事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当面进行口头询问,进一步了解和核实有关情况,查清事实,获取新的证据和线索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会遇到被询问对象不配合,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数据审计是指运用计算机审计技术对被审计单位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存储和处理的电子数据进行的审计。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采集、转换、清理、验证和分析,帮助审计人员掌握总体情况,发现审计线索,搜索审计证据,形成审计结论,实现审计目标。利用计算机对被审计单位信息系统存储和处理的电子数据进行审计,是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机关履行审计职责、发挥审计"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审计方法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计方法体系是指由若干审计方法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审计人员不但要熟悉各种审计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而且还应灵活掌握各种审计方法的结合运用.并根据审计目的、审计方式和被审计单位的情况选用审计方法。  相似文献   

4.
吴鹃 《现代审计》2011,(6):66-66
随着审计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审计领域得到普遍运用。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电子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是把握被审计单位总体情况、挖掘审计线索的关键环节。电子审计数据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审计项目的质量和审计成果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国家审计署于2001年1月颁布实施的《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一条有关书面承诺制度规定:“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承诺制度;审计机关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做出承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还应当根据情况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书面承诺要求;  相似文献   

6.
走访座谈法 此方法是以被审计单位外部相关单位及相关人员为询证对象,通过座谈寻找审计线索的一种辅助审计方法。审计组进驻后,可以走访被审计单位的主管部门、干部监管部门、综合经济管理部门和业务关联单位,如其上级主管部门、国资委、监事会、纪检、监察、组织、财政、税务、工商、海关、开户银行等单位,听取各部门、各单位从各自角度所掌握的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介绍、  相似文献   

7.
被审计单位数据库是指能够反映被审计单位经济运行和管理情况以及审计情况的特定数据的组合。其内容应包括:一、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审计对象、经济性质、管理体制、财政财务隶属关系、职责范围、人员编制、年财务收支或预算情况、有无收费情况等。二、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情况,包括审计的时间、范围、内容、结果及审计评价中好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情况等。  相似文献   

8.
被审计单位故意隐瞒帐表应如何审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静 《财会通讯》2001,(1):46-46
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当审计涉及到一些关键问题时,被审计单位常用帐薄或丢失或被盗等原因来搪塞,以阻止审计工作的进行。面对这种情况,审计人员当然可以利用法律武器来迫使其提供真实帐册。但是,被审计单位故意毁灭会计资料,一般是在发觉其违反国家财经法律、法规,会受到较为严重的惩处时进行的。他们知识,如果按照故意毁灭会计资料的违法行为处理、处罚,其程度要比其违反财经纪律、法规受到的处理、处罚轻,因而“两害相权取其轻”,对违法乱纪行为进行处理、处罚,揭露和纠正被审计单位违反财经纪委、法规的事实,是审计人员应尽的职责。此时,审计人员只有利用审计的特有优势,运用特殊的审计方法,将被审计单位隐瞒帐表或故意丢失的帐簿补齐,从而还其庐山真面目。  相似文献   

9.
宋令芳 《中国审计》2006,(G00):10-11
一、审计整改的新内涵 审计整改通常是指被审计单位的行为活动,它主要指被审计单位针对审计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过程。根据审计发现问题的性质,审计整改包括:一是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的行为;二是被审计单位根据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提高管理水平的行为。审计整改与审计工作存在因果关系,审计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审计整改成效。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下简称《审计法》)的修改,国家审计监督制度得到进一步健全,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整改工作和审计机关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审计整改工作增加了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10.
薛宁 《现代审计》2008,(6):13-13
在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中,常遇到被审计单位有下属二级预算单位的情况。审计有关法规并未规定对二级预算单位延伸审计的数量和比例,但在审计实践中如果遇到二级预算单位多、未审计年代长,而审计部门力量、时间有限时,就需要对延伸审计的二级预算单位(事项)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1.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第二十一条规定:审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承诺制度;审计部门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时,应当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承诺;在审计过程中,审计组还应当根据情况向被审计单位提出书面承诺要求。这一规  相似文献   

12.
王剑 《审计月刊》2006,(3):21-22
通过计算机技术对被审计单位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是把握被审计单位总体情况、挖掘审计线索的关键环节,审计数据分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审计项目的质量和审计成果的体现,影响到开展计算机审计的质量。实践证明,审计数据分析质量受制于很多因素。开展计算机审计,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步骤:一是通过审前调查,获取必要和充分的信息;二是采集被审计单位和相关部门的数据,全面掌握情况;三是对采集的数据进行转换、清理和验证;四是构建适合分析用的审计中间表,建立审计信息系统;五是开展数据分析、把握总体、锁定重点,撰写数据分析报告;六是建立个体分析…  相似文献   

13.
近日,灵武市审计局采取“明查”与“暗访”两种形式,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回访。 “明查”是对已审结单位进行审计同访。通过与被审计单位座谈.主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所提建议的意见和采纳效果及审计决定的落实情况。“暗访”是由局纪检组通过抽查向被审计单位了解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执行审计纪律和廉洁自律情况。  相似文献   

14.
延伸审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审计方法.是指在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进行审计时,通过判断并选取重要问题线索,跟踪、检查和分析经济运行轨迹,以此发现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中的管理问题及违法乱纪行为。近年来,随着审计力度的逐步加强,某些单位为逃避审计监管,采取各种方法掩盖其违纪违规问题,其手段日益隐蔽,增大了审计工作的挑战性。  相似文献   

15.
几年来,审计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和发展,各级审计机关积极探索计算机审计的思路和方法,计算机审计正逐渐改变着审计技术、审计方法、甚至是审计观念。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已成为审计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搞好计算机审计项目先要制订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审计实施方案,而制订审计实施方案的关键是要做好审前调查,因此做好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是开展计算机审计的基础。审计项目质量管理办法中规定:审前调查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组在编制审计实施方案前,根据审计项目的规模和性质,安排适当的人员和时间,为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有关情况所进行的考察。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不仅要掌握常规审计方法下的所有内容,而且更要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情况和对信息化的依赖程度,使审计机关和审计组所编制的审计实施方案能够满足信息化环境下开展审计的需求。计算机审计审前调查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6.
怎样发现预算单位银行帐户的审计线索□樊其国一、通过自查自报掌握线索。按照审计的要求,在实施审计以前,安排被审计单位对其银行帐户开设的具体情况进行自我检查,并按要求报送审计机关。审计小组根据自查自报提供的线索,将自查出的银行开户情况作为重点,进而清查其...  相似文献   

17.
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表,曾是审计用纸之一。多年的审计工作实践证明,它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由于没有“基本情况表”这一审计用纸,一些审计报告中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隶属关系、机构设置、人员编制,相关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等基本要点和审计评价没有原始资料作为依据。这些数据资料,是审计人员审前调查的必须内容,用一张用纸,可以高度囊括。可以帮助审计人员了解、查询、掌握第一手资料,以便确定审计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避免应该审查的内容遗漏。使用“基本情况表”可避免因审计人员的种种原因,导致…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事业审计工作中,充分利用被审计单位所使用的软件的功能来进行审计,可以使审计人员快捷、系统地了解被审计单位情况,加大审计的力度,提高审计人员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9.
后续审计是审计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但在审计实践中存在被忽略或不重视的现象。一是内部审计机构没有完成后续审计程序,审计机构按照审计准则的要求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出具审计报告、提出审计意见、审计建议或审计决定,审计就告一段落。对被审计单位是否依据审计报告提出的问题进行纠正、调整等后续情况不再进行审计跟踪,省略了后续审计这一重要程序,造成一些单位审计后不改错、  相似文献   

20.
《审计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后,应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审计处理,其中包括提出被审计单位的自行纠正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