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DL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随机涨落因素、非线性反馈作用以及轨道转换成本,并加入风险因素,构建了技术轨道解锁模型,分析了不同的锁定情形。针对不同锁定情形,提出了帮助企业解除轨道锁定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技术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打破原来创新轨道的突破性技术创新研究备受关注。企业不仅要判断好当前的技术范式的生命周期阶段,而且要辨析、预测未来的主导技术范式,而且企业应该正确地进行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时机预测和把握;企业突破性技术创新产品需要努力地寻求低端市场的突破口进而向高端市场慢慢接近并逐渐取得市场的主导地位,同时企业突破性技术和产品需要挖掘潜在的用户市场并培养他们成为主流用户,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提升企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基于技术轨道理论与制造企业服务化间的关系,认为技术轨道对制造企业服务化的影响机理包括3类:驱动机理、拉动机理和差异化机理。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内在机理是技术轨道驱动下投入服务化、企业边界变化以及用户需求、产出、政策拉动下与技术轨道的协同演化过程,且通过技术轨道形成服务化转型差异。制造企业对自身技术轨道的识别有利于确定发展所需主要技术来源及技术演化轨迹,把握实现服务化的关键机理。  相似文献   

4.
文亚青  田庄 《经济导刊》2011,(12):48-49
当今时代是知识竞争的时代,拥有专利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和竞争水平。作为我国经济大省,广东专利申请授权量在逐年增高,发明创造越来越多地涌现出来,这表明我国的专利制度确实达到了鼓励和促进广东发明创造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从技术轨道视角研究基于技术轨道理论的技术创新演化机制,认为技术创新活动除了受到市场作用外,还会受到初始条件以及随机涨落、非线性反馈等因素作用;从纵向演化角度,认为技术创新是一个轨道选择、切入点选择、顺轨创新、跃轨创新、轨道锁定等过程的演化循环,以此构建了基于技术轨道视角的技术创新演化模型。此外,通过深入探讨技术轨道理论,将技术轨道锁定按时序分为初始锁定和渐进锁定,按锁定是否显见又分为轨道隐性锁定和显性锁定。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概念性框架,从技术轨道强度及其变化的角度探讨了金融在促进技术与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和规律。在技术轨道强度较弱阶段,政府主导的机构和资本对技术轨道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随着轨道强度逐渐加强,市场导向的金融资本逐渐成为促进技术轨道成形和加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技术轨道强度较高的时期,政府的政策导向和规划作用再次凸显出来。通过对4个创新型国家的经济和主要产业技术轨道发展的历史性分析,对理论框架进行了论证,并探讨了相关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
行业技术轨道变化频率的不同造成了技术生命周期更迭频率的差异,因此导致创新机会分布的差异。技术轨道变化相对缓慢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多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技术轨道变化较快的行业,创新机会的把握较少取决于资源积累能力,而较多取决于企业学习能力和创新环境支持。就这种创新机会的不同分布特征进行了论述,并进行了相应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某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试验段的施工,从下部基础评估、施工测量、底座及凸形挡台施工、轨道板铺设及精确调整、CA砂浆研制及灌注施工、凸形挡台周围树脂灌注、充填式垫板施工等方面,介绍了板式无砟轨道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9.
基于"创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丰富性,提出拓宽轨道理论的新构想,将研究焦点从"技术视角"延伸至"市场视角"。认为:市场轨道的理论源头是技术轨道理论和市场颠覆理论;基于市场轨道演化的创新产品或服务可获取侵蚀或替代现有市场的市场渗透机会,即新市场逐渐侵蚀已有的主流市场空间,甚至全面颠覆原有的主流市场;市场轨道的特性和效应与技术轨道具有对称性。  相似文献   

10.
服务创新轨道概念初探:兼评技术轨道的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技术轨道理论的评述,从服务自身的特性出发,对服务创新轨道的概念进行归纳分析,阐释服务创新轨道的内涵、特性,比较服务创新轨道与技术创新轨道的异同。结果显示:第一,解决因服务特性而产生的问题,是形成服务创新轨道的根本基础,这内在规定了服务创新活动的方向和路径;第二,市场、科技和制度环境等外部规定性要素,以及企业的战略和知识基础等,也对服务创新轨道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第三,服务创新轨道的概念更为宽泛,与具有严格内在技术规定性的制造业技术轨道相比,服务创新轨道具有多样性、非排斥性、弱连续性等特性;第四,技术轨道理论只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服务创新,技术轨道是服务创新的一种可选轨道。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专利战略的视角,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具备创新技术的新颖性、创新技术的创造性、创新技术的实用性三个基本特征。技术创新具有特定的模式,这些模式反映了技术创新发生过程的普遍规律。将专利战略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利分析、专利创造和专利实施为纽带联结起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技术预测、技术开发和技术应用的主要环节,形成一种在时间上继起和在空间上并存的关系,构建一个专利战略视角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模型( PS-TI模型),可以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一个新的指导框架。  相似文献   

12.
李平  孙灵燕 《经济经纬》2007,39(1):40-43
笔者通过借鉴Coe & Helpman的贸易溢出模型,构建国外专刊申请的技术溢出模型,并运用Litchtenberg和Pottelsbengh提出的国外研发存量的度量方法,对国外专刊申请包含的研发存量进行量化,并在此基础上就国外专利申请对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外专利申请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东、中、西部技术进步的贡献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柯涛  肖文  黄日昆 《技术经济》2009,28(6):35-40
本文阐述了将专利信息分析用于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的必要性,并以广西制糖产业为例,通过专利信息分析对广西制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国内制糖产业的综合技术水平进行了比较,据此对广西制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内部评价,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广西制糖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利用来自OECD的主要科技指标数据库中2001—2010年USPTO授权专利,数据从发明人国家和专利权人国家两个维度,采用专利国际合作发明和跨国拥有专利所有权两类指标,研究了金砖五国的国际技术合作特征。结果表明:金砖五国的国际技术合作活动非常活跃,中国和印度是全球国际合作发明专利数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金砖五国各国的国际技术合作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在跨国拥有专利所有权方面,金砖五国的专利权"输出"量明显大于"输入"量;专利产量、地域临近性以及政治、历史因素是影响金砖五国的国际技术合作倾向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微观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献评述的基础上,界定了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概念,剖析了企业技术能力微观结构。认为基于技术追赶的企业技术能力是指在致力于搜索、选择、获取、吸收和改进现有技术的过程中,有效地学习、积累和使用技术知识的能力。技术后进地区或国家的企业通过对技术知识的不断学习、积累和使用,企业技术能力沿着搜索、选择、获得、吸收、改进五阶段模式螺旋式上升。  相似文献   

16.
柯涛  方国涛  黄日昆 《技术经济》2009,28(8):17-21,109
本文从专利信息分析的角度出发,对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了剖析,揭示了广西汽车产业存在专利拥有量少、专利价值低、核心专利少且分散、优势技术地位不牢、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升广西汽车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7.
童纪新  冯丹 《技术经济》2009,28(5):12-15
本文通过在知识生产函数中引入外贸依存度、专利保护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三个制度分解变量,运用面板数据建立了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我国东部五省技术创新能力及其影响因素特别是制度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人员投入和市场化程度对技术创新产出影响较大,而专利保护程度对技术创新产出贡献较小。  相似文献   

18.
19.
本文从专利信息分析的角度,对广西有色金属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揭示了广西有色金属产业专利申请量少、技术含量不高、失效专利较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等问题。结合广西"千亿元产业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实施方案,从知识产权战略的角度,提出了增强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归纳分析,提出了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的3个演化规律,并基于对高技术企业DEC和王安公司整个生命周期里的技术能力演化实证分析,验证了研究结果。与传统的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不同的是,提出了有效技术能力是衡量高技术企业技术能力竞争优势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