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伴随新一轮的全球产业转移,中国软件服务外包产业亟需把握机遇,向产业链条中的高端(即欧美市场)延伸。产业新趋势对人才提出了复合型、高端化的要求。然而,现阶段作为培养软件人才的中坚力量,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英语教育尚无法大量输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中高端人才。大连作为我国第一个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剖析高校相关专业在英语素质培育方面的症结,高校相关专业英语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资源整合、师资建设等方面存在不足。应针对产业需求现状,改革课程内容设置,达到英语+专业+商务的平衡发展;促进校企合作,为学生营造仿真实践空间;利用丰富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交流热情,提升文化敏感度;加强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2.
石峡 《特区经济》2010,(2):208-209
服务外包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城市作为"二线城市",正好可以承接全球外包正远离大城市的趋势;广西北部湾经济区被确立为国家战略,泛珠三角合作的深入,在CEPA框架和CAFTA框架内的服务贸易合作不断深化,为广西北部湾承接服务外包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经济区在信息技术外包、商业流程外包、知识流程外包三个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服务外包人才瓶颈。为此,应建立完善信息技术职业培训体系;制定短起、中期、长期商业流程外包人才培养计划;对知识流程外包人才则可以采取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田俊芳 《魅力中国》2014,(19):12-13
服务外包行业的迅猛发展,对服务外包人才提出了新要求、新期望。服务外包人才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外语能力、技术能力、创造性、创新性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但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存在着人才总量不足、适用性差、人才结构失衡、师资队伍不能满足需要及国家缺乏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因此,我们应改变人才培养策略,加大政府对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构建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标准和评价体系,改革高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校企合作,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4.
随着IT服务外包产业的迅速发展,企业急需IT服务外包工程人才,学校如何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IT服务外包人才已成为工程教育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针对IT服务外包人才的特点、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卓越工程理念,文章提出卓越工程理念下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模式建立了分阶段的课程体系,通过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给学生提供工程领域的真实情景,提高学生的工程能力、创新能力、外包能力,实现IT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高校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途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分工的日益深化,服务外包作为新兴的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但是由于高校人才培养与服务外包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使得服务外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制约。培养复合型服务外包人才,高校应科学合理设置培养方案;加强师资培养,改变教学模式;营造外语学习环境,实施双语教学;实施多元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沟通能力;校企合作资源共享,强化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五年制高职护理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应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开发新教材,改变教学模式,更新教学观念,增强教师的专业性等几方面对策,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出既情护理专业知识,又懂英语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姜燕 《中国经贸》2010,(10):73-73
随着服务外包产业的兴起,服务外包人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各个国家和地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可以说若想发展服务外包,必须采取人才先行的政策。南昌作为服务外包示范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就有非常大的潜力。南昌同时作为教育大省,每年培养大量的基础性人才,如何将服务外包产业和南昌人才培养有效的结合起来,为南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8.
杨延杰 《改革与战略》2011,27(5):120-122
文章分析了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现状及特点、机遇与挑战,提出后金融危时代发展我国服务外包产业的选择:抓住机遇,巩固和扩大服务外包市场;内外兼顾,提升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优势;通过"外引内巩",提升我国服务外包人才的整体水平;借助金融危机的方向,优化服务包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加强对外宣传工作,树立"中国服务"形象。  相似文献   

9.
文章主要从发展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最需要的人才入手来具体分析南宁的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短缺现状,探讨解决人才短缺现状的途径,为更好的发展南宁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完善安徽服务外包产业政策促进体系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徽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速,但与北京、广东、上海等外包产业发展较好的省市相比,整体发展相对缓慢,政府政策支持也显不足。因此,应科学规划,加大外包产业扶持政策支持力度;注重引进培养使用高端人才;积极创建承接服务外包城市园区的优美的配套环境,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安徽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加紧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措施,努力构筑强有力的政策促进体系,形成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安徽省服务外包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金融服务外包产业的可持续快速发展亟需大量的职业型外包人才,高校可借鉴CDIO模式来改进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培养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动手实践能力强、具有团队协作意识的应用性、职业型金融服务外包人才,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产业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储备。  相似文献   

12.
服务外包最大的期待是:人才。印度的服务外包人才从1998年的19万发展至今已有160万。这个数据对于中国而言是个挑战。2005年,IBM公司曾带着20亿元的订单来到中国,需要1万名软件工程师,但就因为中国没有这么多外包人才,这份订单只能转移印度。  相似文献   

13.
付斯敏 《魅力中国》2013,(29):182-182
在国际交流的步伐不断加快、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与国际交流合作日益增多,这就需要更多的既精通专业技术,又懂英语的实用型人才,针时专业英语的特点。采取不同的认知策略。英语教师必须确定全新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思想。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4.
钟晓菁 《中国经贸》2010,(16):110-111
高职院校在为我国服务外包企业培养服务外包中低端人才的过程中承担着主力军的作用。针对服务外包企业的岗位要求分析高职院校在培养BPO人才中的优势,提出了高职院校与企业在积极推进深度合作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及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5.
鲍务英  陈勇 《北方经济》2011,(20):91-92
服务外包日渐成为国际服务产业转移的核心,而人才则成为制约外包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大连东软信息学院在产学研平台构建、办学定位、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构建、一体化教学、校企师资互动机制等方面,探索出一条面向服务外包的IT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之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产业》2005,(2):104-104
大连的外包优势继爱尔兰和印度之后,中国将成为世界新兴的IT外包中心。研究显示,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相比,大连在开拓外包业务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主要表现在:日韩语等多语言能力人才数量众多;人力资源威本和物业成本较低;政府对信息产业的支持有利于吸引外资;对日本等北亚地区为主的外包业务开展已形成气候,并形成了产业集群基础;本地企业和技术人员积累了丰富的开发经验等。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国内服务外包行业的基本情况,并总结了服务外包人才的核心能力结构,最后论述了服务外包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设置及其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实践教学外包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的背景、内涵、运行实施及其效果,剖析应用英语(学前英语教育方向),明确了基于实践教学外包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可行性与创新性。"实践教学外包"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为:校企合作深化与校企双赢。  相似文献   

19.
上海"两个中心"和自贸区的建设亟需一批既懂金融又懂航运的复合型人才,而一般高校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安排已不能满足培养航运金融复合型人才的要求。为此,本文提出具有航运特色的国际金融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微观实务操作能力为明确的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求同存异",突出航运特色;运用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及"理论+论文+实践"的综合考核方式。  相似文献   

20.
现代经营     
《天津经济》2009,(1):83-84
我国采取六项措施缓解当前中小企业经营困难;中国进出口银行:突出实践特色支持扩大内需;软件外包企业:抓人才练内功转型突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