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王勤辉 《中国税务》2011,(10):46-46
四川省达州市国税局稽查局根据税源管理部门反映的情况,派出检查人员对该市某煤业股份有限公司近年的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检查人员创新方法,针对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抓住关键资金链,追本溯源,破解了企业的“煤”问题。  相似文献   

2.
周立刚  赵翠梅  徐凡 《税收征纳》2010,(5):13-13,18
某市一房地产公司因延期交房.在“营业外支出”科目列支了153万元的延期交房违约金。对于购房人取得的违约金是否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企业和税务检查人员持有不同的意见.税务检查人员认为应该按“其它所得”或“股息利息红利所得”缴纳个税,企业则认为不应缴纳个税。笔者认为企业的意见是正确的,对于因延期交房而取得的违约赔付,购房人不应该缴纳个人所得税。  相似文献   

3.
在基层行,曾目睹过这样的怪现象:听说上级行要来检查了,有些人就开始惴惴不安,多方打听检查人员什么时候到、检查哪些内容;等到检查人员光临,则惶惶不可终日,表面若无其事,暗中却在观察检查人员的动向,如果被查出问题,又是卑躬屈膝,又是千方百计和检查人员套近乎、说好话、赔笑脸,希望检查人员高抬贵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相似文献   

4.
近来,某市国税稽查局对某私营汽车零部件企业2006年度增值税纳税情况实施检查。这家企业主要从事汽车排气管加工销售,2006年企业申报销售收入65.52万元,销项税11.14万元,进项税8.91万元,进项税转出0.13万元,申报缴纳增值税2.86万元元,税负为4.36%。面对这户企业并不算异常的税负水平,检查人员没有掉以轻心,提取2005年纳税资料进行案头分析。这时,检查人员发现:该企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2%,而税负却从同期的5.38%下降到4.36%,从汽配行业生产经营规律上看,这种现象有些反常,这里面到底有何玄机呢?检查人员决定以此为突破口,实地查个究竟。  相似文献   

5.
本文考察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围绕上市公司年审开展的同业互查质量如何受到所配置专业检查人员过往经验的影响。尽管质量复核的原则是检查人员的执业经验应高于被检查人员,但受监管资源约束,现实运行中前者经验低于后者的情形也较为普遍。基于2007-2017年同业互查数据,我们发现当检查人员过往担任上市公司年审负责人的经验低于被检查项目负责人时,实际惩戒结果和预期惩戒概率之间的偏差幅度更大。当检查人员以往参加过同业互查,或来自质量控制岗,或来自规模较大事务所时,检查人员执业经验不足伴随的惩戒决策偏误得到显著缓解。本文展示了在监管资源约束下合理配置检查人员对提升监督质量的价值,对完善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监管体系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姚畅 《湖南地税》2010,(1):40-40
基本案情 2009年10月,检查二科在“大小非”专项检查中,通过查询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大小非”减持名单,发现有岳阳市的湖南某某集团在2008年减持交通银行股份178.14万股,交易金额1684万元。检查人员迅速下达了税务检查通知书,对湖南某某集团进行实地检查。通过调查询问、收集资料、资料分析、寻找疑点、内查外调进行核查,一起个人挂靠企业购买原始股、减持收益归个人所有、既涉及个人所得税又涉及企业所得税的税案案情终于水落石出。  相似文献   

7.
2011年根据稽查局工作安排,检查人员对某乳业有限公司进行了检查。在检查的过程中,通过认真核对该企业的会计资料,从中发现了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异常情况,检查小组重方法、讲策略,一方面对检查的意图严格保密,另一方面采取突击检查的方法,深入实地调查取证,最终在铁的事实面前,该公司不得不承认在收购牛奶时,存在对多家农户合并开具收购发票的违法行为,一举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共计56万多元。  相似文献   

8.
严峻 《税收征纳》2015,(4):12-13
一、基本案情2010年9月,江苏省南通市某地税局稽查局检查人员在对A企业进行纳税检查时,发现该企业2008年购买几批旧矽钢片(制作变压器原料)没有取得发票,且企业财务方面存在账目较混乱、核算不准确等问题,按照《税收征管法》、《企业所得税法》等税收法律法规,税务检查人员责令被查企业在短时间  相似文献   

9.
一、基层商业银行风险内控集约化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依靠人工检查为主的日常业务风险揭示机制日益受到挑战 一是业务检查人员力量有限,而前台的业务量不断地成倍增加,越来越难以通过手工方式对业务进行逐笔梳理,从而实现风险检查的全面覆盖。二是传统的业务检查过于依赖检查人员个人积累的经验。由于检查人员个人素质和认识理解上的参差不齐,自然就形成了对风险识别和把握上的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10.
某县地税稽查局的检查人员采用逆查法和抽查法对某房地产公司2005—2006年的会计报表、会计凭证等涉税资料进行了检查。通过初查发现以下二个疑点:  相似文献   

11.
2001年7月10日,某调戏我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接到群众举报,称该市某电线电缆厂有采取收取现金不开发票的手段进行偷税嫌疑。7月18日,市国家税务局稽查局作出税务检查决定,稽查一科吴科长等三人下户,向厂长(法定代表人)说明来意,送达了《税务检查通知书》,该厂要求检查人员出示税务检查证,检查人员以“忘记带证”为由拒绝出示,检查受阻,最后经协商该厂准予检查。检查人员采取调账检查办法,调取了该厂2000年1月1日至2001年6月30日间的账簿、稚 及有关纳税资料,吴科长向该厂财务科开具收据。经查实该厂偷税12.5万元,占其应纳税额的9%。经过审理于8月12日向该厂下达了《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行政处罚决定书》,追缴偷税款12.5万元,加收滞纳金2.38万元,并处所偷税款50%的罚款6.25万元。  相似文献   

12.
俞建和 《税收征纳》2005,(12):29-29,31
群众举报,苏州某纺织机械配件厂有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嫌疑。举报人反映该厂通过广东的一个中间人从佛山某公司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他们采取假付款的方式制造钱货两清的假象,先由中间人将货款(发票票面金额)打入该厂法人代表父子俩的银行借记卡上,然后再将货款提出来通过该厂的基本账户以电汇的形式将款汇入开票单位。税务检查人员随即提取了该厂的基本情况和2004年的有关纳税数据的资料进行分析审议。该厂为个人独资企业,主要生产经营纺织配件,  相似文献   

13.
外汇检查队伍力量单薄。基层外汇管理部门人员较少,大多3至6人,基本上没有配备专职检查人员,检查力量不足。特别是近年来基层外汇指定银行和企业外汇资金收支成倍增长,使基层外汇检查工作面临一个更加复杂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汇》2015,(23):42-43
案件概述本案违规金额较大,涉及虚假单证较多。涉案的YX电子器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YX电子")有17笔转口贸易对应的海关进境备案清单(55份)为虚假单证,付汇金额31169575美元。办案时,YX电子已经停产,仅找到其法定代表人。YX电子以没有保存资料为由,一直拖延,拒不提交相关资料。国家外汇管理局揭阳市中心支局(下称"揭阳市中心支局")检查人员通过向经办银行调取YX电子办理转口贸易付汇的留存资料,完成了对企业付汇业务的取证。  相似文献   

15.
某房地产公司原系一家国有企业,2005年由该企业40名职工出资购买全部股本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该企业正在开发建设的A小区,共有商品房四标,占地面织9345.89平方米。税务检查人员对企业2006年度纳税情况进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其他应收款——刘某”、”其他应收款——黄某”明细账户反映企业为其代付土地购买价款439万元,然后又全部收回。这一异常的经济业务引起了检查人员的注意,遂向该企业负责人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豫。该企业负责人解释:刘某、黄某系企业股东。企业2005年与某行政单位签定土地转让协议.从该行政单位购得土地11432.70平方米用于房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16.
基本案情 2006年6月10日,某县国家税务局接到群众举报,A公司有隐瞒销售收入、销毁记账凭证进行偷税的嫌疑,并提供了一些线索。某县国税局据此进行突击检查,发现A公司2005年度销售货物收款的收据存根、假账本、销毁的凭证残页等原始资料。由于不便在现场实施检查,检查人员随即采取调账检查并按照规定权限办理了相关手续。依据所调资料最终查实A公司偷税50万元,8月10日下达税务处理及处罚决定。对其补税并处一倍罚款;  相似文献   

17.
在基层行,曾目睹过这样的怪现象:听说上级行要来检查了,有些人就开始惴惴不安,多方打听检查人员什么时候到、检查哪些内容;等到检查人员光临,则惶惶不可终日,表面若无其事,暗中却在观察检查人员的动向;如果被查出问题,又是卑躬屈膝,又是千方百计和检查人员套近乎、说好话、赔笑脸,希望检查人员高抬贵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等受到纪律处分或经济处罚时,则愁眉苦脸,唉声叹气……每每看到这些人一副苦难相,我就暗暗感叹: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相似文献   

18.
外汇局外汇检查时往往会遇到一些利用自身"光环"迷惑检查人员、干扰检查工作顺利开展的企业。对于这类企业,只有排除干扰,通过充分的内查外调,以事实为依据,才能揭开"光环"背后隐藏的秘密。  相似文献   

19.
霍燕 《中国外汇》2009,(15):18-19
资本金支付结汇制度是在我国近几年外资流入逐年增加的形势下,为控制外商投资资本金无正当理由结汇,避免资本金结汇过快,缓解资本项目结汇急剧增长的压力而设计的一项平衡国际收支的政策措施。但在日常检查中,检查人员经常发现外商投资企业有的以“分拆结汇”的方式化整为零,以备用金需求为由办理结汇;  相似文献   

20.
列支≠扣除     
税务检查人员在对某国有企业进行所得税检查时,发现该企业工资费用支出超过了计税工资标准6万元,未经税务部门审批核销三年以上期限的应收账款作为坏账损失15万元,于是税务人员告知企业上述两项支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