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老龄化和少子化问题的逐渐显露,日本的公共养老金制度已经暴露出了十分严重的问题,日本国民的不信任情绪逐渐滋生。公共养老金问题不仅是一个社会保障的相关问题,也直接影响到日本各届首相的前后更替和日本政局的稳定。进行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改革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从日本公共养老金制度的财政危机和信任危机两个角度进行公共危机分析,进一步提出对现收现付制的养老金体系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郭永斌 《南方金融》2012,(11):70-76
现阶段我国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制约我国未来财政的可持续发展,准确全面的估计我国的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将会指导我国的财政可持续发展,本文立足于此,建立了人口估计模型和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估计模型,利用Matlab软件估计了我国未来90年现收现付制下每年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规模。并利用敏感性分析,分析了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的可持续性,并提出了养老保险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晓军 《保险研究》2013,(11):11-1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但理论和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对养老保险基本问题的混乱认识,本文讨论了关于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的十个“迷思(myths)”①,澄清了在这些问题上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包括:基金制比现收现付制更能应对人口老龄化危机,养老保险个人账户采取“实账户”优于“名义账户”,养老保险存在巨额支付缺口,养老保险结余基金面临严重的资金贬损风险,养老保险存在的隐性债务使制度不可持续,现收现付养老保险不存在与隐性债务对应的“隐性资产”,基本养老保险提供的养老金替代率低于国际警戒水平,基本养老保险有利于高收入者,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时间越长内含回报反而越低,对不同类型人员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才是公平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经济滞涨与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以智利、英国、澳大利亚、瑞典为代表的各国纷纷对传统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改革。经济危机过后的时代,恰是检验改革国家养老金制度运行效果的时间窗口。从收益性角度来看,基金积累制的投资收益率一般要高于现收现付制的内含回报率,但若考虑个人账户基金管理的运营成本和转换费用,则这种优势将大打折扣。从风险的角度看,基金积累制的市场波动风险(用变异系数与VaR衡量)明显高于现收现付制。名义账户制在收益性与抵御风险的能力方面均不如现收现付制。基于养老金在缓解贫困、提供稳定而安全的收入预期方面的特质,建立以待遇确定型现收现付制为主体、多层次为补充的养老金体系是较为理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陈游 《中国保险》2007,(4):40-46
智利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 智利是拉美最早对传统的现收现付制养老金制度进行结构性改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将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转为基金制养老金的国家,对全球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产生深远的影响。上个世纪70年代,智利平均预期寿命从不足50岁增加到70岁,  相似文献   

6.
1981年,智利政府开始正式实施完全积累的个人账户制度,逐步取代原来的现收现付养老金制度。上世纪90年代,一些拉美国家纷纷效仿智利养老金改革模式,分别建立自己的私有化养老金制度。到本世纪初,拉美地区已经有12个国家先后进行了养老金私有化改革,同时也带动了东欧和中亚地区部分国家的养老金私有化改革。  相似文献   

7.
1981-2011年,拉美养老金改革已有30年历程。30年里,拉美地区既经历了由现收现付制向个人账户制转变的第一轮养老金私有化改革;也正在经历着重视公共因素和社会因素在养老金制度中的作用、完善个人账户制度的第二轮养老金改革浪潮。首先在对拉美第一轮养老金改革回顾的基础上,对第二轮养老金改革出现的背景进行了分析,说明个人账户制度较低的覆盖水平、较高的管理成本以及缺乏共济功能等自身缺陷,以及拉美"后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为第二轮养老金改革奠定了基础,提供了良好契机;其次,对第二轮养老金改革的主要情况进行了阐释,主要集中于个人账户制度"国有化再改革"、公共养老金制度的复兴以及个人账户制度的完善等三个方面;最后,由于拉美人口老龄化以及财政压力,对个人账户制度的改革将会继续进行下去,第二轮养老金改革也会相伴而行,二者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与政府、国有与私有、路径突破与路径依赖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养老金制度本质上仍是现收现付制,因而对我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应先在现有的基础上,完善现收现付制,以后随着国家财力的增强,社会统筹部分的萎缩和个人账户的做实,才能实现向完全基金制转交。在这种制度设想下,企业养老金的会计处理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应当设立“应交税金一应交社会保障税(养老金)”账户。反映企业养老金的提取和缴纳。而就企业年金而言,在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支持下,企业应从传统的经办方式中摆脱出来。大胆尝试新的经办方式。同时随着企业年金的发展,确定受益计划将日益增多,对其会计处理急需理论上的支持。我国应根据国情,努力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在会计技术层面上可以借鉴的东西,尽快构建我国企业年金会计规范。从而建立真正的企业养老金会计,在企业年金会计规范上,笔者提出了八条建设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由金融危机引爆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此起彼伏,已持续两年,不仅为欧元的前途命运带来不确定性,威胁到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欧盟发展前途,也是对欧洲模式的严峻挑战,"改革福利国家"的呼声再次高涨。福利国家为什么会走向债务国家?人口老龄化和福利制度又如何成为背后推手?本刊特别推出《欧债危机对养老金改革的启示》,从人口老龄化的视角,以"老龄化成本"分析欧洲养老金制度存在的缺陷及其对主权债务陷入危机的隐性推动,进而反思欧洲国家养老金制度的改革取向,为中国养老金制度提出改革清单。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养老保险体制的现状及未来改革的方向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现收现付的养老金体制,而且停留在企业级的现收现付。1995年后,我国逐步确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体制,同时鼓励发展企业年金和个人储蓄性保险,这三个层次构成了我国目前养老保险体制的总体框架。这一体制基本符合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银行提出的“三支柱”养老保障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建立了一个含人口结构、现收现付制度的居民生命周期行为模型,展示了未来的人口结构、相应的养老金统筹账户支付情况以及人口结构和现收现付制背景下居民对人寿保险的需求,分析了人口结构对现收现付制的影响、现收现付制对居民寿险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按照目前人口结构和生育率,未来人口结构将严重失衡,现收现付制度的保障程度将被大大削弱,提高生育率有利于缓解未来人口结构、提高养老金水平,进而提高居民对寿险的需求;第二,延迟退休政策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养老金水平、提高保障程度,从而将提高居民在老年阶段对寿险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从制度安排上,养老金制度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转变:非正式的制度安排与正式的制度安排。本文从博弈理论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养老金制度变迁的博弈模型,对正式的养老金制度安排的历史变迁进行了研究,解释了养老金制度在基金积累制与现收现付制之间转变的逻辑结构,进一步解释了养老金制度由单支柱向多支柱转变的内在动力。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纷纷对其公共养老金进行改革,将现收现付的融资模式转向部分或完全基金积累制。转变的实质是把养老金的风险从政府和雇主转移到个人身上。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以及员工退休后的经济安全,一些国家政府提出为强制个人缴费的账户养老金提供一定的收益担保制度。本文对政府提供的养老金担保的形式和各国经验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的养老金改革提供思路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养老问题是长期困扰许多国家的一个社会性难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龄化进程具有基数大、增惜陕、高龄化比例高、地域差异明显等特征,原有的现收现付制已经无法提供足够的养老金支付,此外,基本养老保险由于只能满足基本的保障,已不能适应一部分企业和职工的养老需要。培育和发展企业年金市场,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支柱,  相似文献   

15.
我国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问题源自我国的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此问题是否解决,关系到养老保险改革的成败。本文在对隐性债务形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以此缓解隐性债务问题带来的基金支付危机,切实保障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领取养老金,使养老保险制度能够稳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我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的现状 我国在1997年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通知》,以后逐步建立起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实行资金部分积累制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新制度中基本养老保险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础养老金,其给付标准为当地职工上一年平均工资的20%,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实行现收现付制,同时老职工的养老金也由社会统筹基金解决;二是个人账户养老金,给付标准为退休时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除以120,由个人账户基金支付,实行完全积累制。  相似文献   

17.
李绍光 《中国金融》2006,(17):33-34
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相比,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直比较滞后。行政事业单位养老金计划的一个特点是其融资来源主要是政府的税收收入,比较单一,所以,其养老金改革并不像企业那样要直接面对现收现付与基金积累制的突出矛盾。尽管如此,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制度仍然有改革的必要。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普遍推行的人事管理体制改革,最终将会打破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公共部门雇员的终身雇用制,雇员的流动性会明显增强;另一方面,随着企业养老金制度改革的扩展,也会要求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划在制度安排上保持社会一致性。所以,改革行政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划也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在养老金制度的实施方面存在两种大的制度安排: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通过对这两种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风险性进行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它们有着截然相反的优点与不足,这种不足以完全否定哪一种制度,两这种优点又不足以将另一种制度推向极致。它们具有一种天然的互补性。因此,在改革过程中,应注意两种制度的搭配。  相似文献   

19.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统筹账户贯彻了现收现付缴费确定性原则,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这一账户面临不可持续威胁。通过比较待遇确定型和缴费确定型养老金制度的优缺点,探索实现我国社会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研究表明,如果未来几十年我国资产预期收益率和工资增长率保持较高增长水平,只需将社会养老金替代率调整为36%,不仅可以保证我国社会养老金制度解决代际和代内风险共担,还能消除代际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20.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进入21世纪人口发展的主要特片。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经济发展相对滞后,而老龄化则超前。城镇现行的“现收现付”式的筹集基本养老金的方式,已显得愈来愈力不从心。因此,必须完善和建立一整套可持续性发展的社会保险制度,商业养老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关广阔的发展前景,保险公司应抓住机遇,积极改革、创新、从老年人的需求入手,开发出合适的养老保险险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