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文章利用脱钩指数分别从能源消费总量、能源消费结构和三次产业能耗三个方面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2003-2011年新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总量呈复钩状态,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有较高的依赖性;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是新疆主导能源,在多数年份都处于复钩状态,石油从复钩转化为相对脱钩,天然气和水风电则在相对脱钩和复钩之间反复波动;从三次产业来看,一产处于复钩状态,三产处于相对脱钩状态,二产能源消费量最多,在相对脱钩和复钩之间反复波动,第二产业是新疆未来节能减排潜力最大的领域。新疆应该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和调整产业结构等几个方面来实现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2.
文章对新疆金融发展与能源消费的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探讨了新疆金融发展水平和能源消费的互动关系,进而提出建立节约型能源消费结构,优化能源消费效率,加强节能减排的信贷政策窗口指导以及与政府部门的信息交换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相似性度量方法的基础上定义了食物消费结构收敛性并提出了相应的检验方法。基于粮农组织的食物平衡表数据,本文分别计算了跨期和跨地区的食物消费结构相似性,进而检验了中国食物消费结构是否已经收敛到稳定状态。研究发现,中国食物消费总量虽然有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趋势,但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在2006年前后已经基本完成,此后进入了缓慢调整的阶段,且营养结构先于食物消费结构升级到稳定状态。当前,收入增长对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调整的驱动作用已经非常微弱。谷物、肉类和果蔬类的供能结构变化在中国食物消费结构调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中国与典型国家的食物消费结构也早在2000年前后或更早就已经趋同到了稳定状态。中国三大营养要素的结构几乎完全趋同于日本和韩国,但食物消费结构与两国的趋同程度只达到且稳定在80%左右。对中国未来食物消费需求的预测要更加重视中国食物消费模式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明确我国西北平原区农村生活能源需求总量、消费结构和供给模式,为该区域乃至全国的农村能源消费供给结构和模式调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描述统计法,以1991~2014年《全国农村可再生能源统计汇总表》中的数据为基准,分析比较了我国西北平原区7个省(自治区)农村地区共24年商品能源(煤炭、电力、石油、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煤气)、非商品能源(秸秆、薪柴、沼气、太阳能)消费和能源(煤炭、焦炭、成品油、电力、薪柴)生产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趋势。[结果]西北平原区商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在65%左右,并保持稳定增长;西北平原区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格局稳定,沼气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消费量逐年提高;因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等因素的差异,导致我国西北平原区不同地区农村能源消费结构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我国西北平原区的主要能源生产与消费差额呈负值,近4年差额稳定在年平均负1 294.40万t标准煤。[结论]该区域能源供需不平衡问题一直存在,建议未来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因地制宜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保障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基于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广西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为探索人类活动对全球碳循环的影响,经济活动与能源消费的碳排放成为目前国内外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阐述碳足迹概念和构建碳足迹模型,计算分析了2000~2009年广西的能源消费碳足迹,并在分析能源消费碳足迹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能源结构、引导合理的能源消费结构、适当调整经济产业结构和积极发展服务业等广西低碳经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透视中国能源消费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以能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为切入点,具体分析中国能源的消费结构及其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重点对石油、煤炭等一次性能源年度消费数据进行剖析;同时将我国与美国的能源消费状况进行详细对比分析,进一步透析我国能源消费在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指出:较长时间内中国的能源需求趋势依然强劲,中国必须改变现有的能源结构以摆脱高能耗的经济面貌。  相似文献   

7.
能源效率的提高是新疆实现跨越式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之一,文章在建立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格兰杰因果分析、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分析方法对新疆产业结构、城市化与能源效率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新疆产业结构调整与能源效率之间存在单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从模型结果来看,产业结构的优化有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现阶段新疆的城市化进程对能源效率的提高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应稳步推进并提高城市化质量。能源效率受自身变动的方差影响很大,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能源自身利用效率,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8.
科学关注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和层次,对新常态农业可持续发展,建设小康社会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本文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消费总体水平偏低,消费结构不合理等,并基于鲍曼消费的视角对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优化的方向,提出了新疆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对策建议: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优化收入结构,根据市场需求,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层次。  相似文献   

9.
坚持"系统观念"就是在能源转型过程中,抓住能源生产、运输和消费的全链条,统筹可再生替代和能效提高的双重减排路径.农发行应当从能源生产、消费和供应链三个维度,全面审视能源系统转型的金融需求,全力支持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本文采用情景展望的研究方法,预测2030年我国能源生产消费结构、电力结构和减碳途径.基于对各类能源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灰色关联的方法测算了新疆1994-2012年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总支出与八类分项支出的关联程度,探查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揭示影响新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其特点,提出进一步优化新疆居民消费结构和平衡城乡居民消费差异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湖南师范大学尹世杰教授指出 ,应该从四个方面或高度来指导消费结构的调整。第一是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调整消费结构 ,选择有利于节约物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口素质的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第二必须从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高度来调整消费结构 ,通过消费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 ,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而形成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良性循环。第三必须从两个文明协调发展的高度来调整消费结构。第四必须从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来调整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应从四方面调整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火电基地,该地区火电装机容量最高的为新疆,碳减排压力巨大。基于Leap-Power Generation模型,采用IPCC Tier 2排放清单,并以新疆火电行业为切入点对碳减排路径进行模拟。结果表明:(1)根据碳减排效果从高到低对五种情景排序依次为:综合强化情景>电力供给侧改革情景>电力需求侧管理情景>气候政策情景>一切如常情景。且只有在发电端、消费端、固碳端“三端发力”综合强化情景下,2030年新疆方可实现非化石能源占比和碳排放强度两大目标,在该情景下,2030年能源消费总量可进一步控制在19,639.59万吨标准煤,对应的非化石能源消费份额将达到30.15%,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7.97%,所有终端部门中能源消费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其中火电行业碳排放量为101.02TG。(2)火电行业短期内较有效的减排措施主要为小火电机组提前退役以及机组设施的改造扩容,从中长期看,则更多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能源结构转型。综合强化情景下,2020~2040年新疆发电结构进一步调整优化,2030年清洁能源发电占比在3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对于制定节能减排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新古典主义生产函数构建了能源消费回弹效应的模型,测算了新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能源消费的回弹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1-2011年新疆能源消费平均回弹效应达到了2.48,技术进步对于新疆能源消费具有很强的回弹效应,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能源的投入,因此,新疆不能仅仅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来实现节能减排,还应辅之以产业结构调整、政府管制等手段,以及国家能源价格和资源税等宏观政策配合实施。  相似文献   

14.
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家庭能源消费结构与需求水平是影响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浙江和陕西两省农户微观层面调查数据,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消费水平、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定量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正在向商品能源转变,尽管薪柴依然是该地区能源消费的主体,但商品性能源(电力、液化气)比重正在逐步提高,能源消费具有明显的组合特征。(2)收入水平是影响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家庭生活能源消费结构与水平的主要因素,能源需求具有明显的"能源阶梯"特征。(3)地区差异、家庭生产结构(养猪数量)和户主年龄等特征也对能源消费结构与消费水平有一定的影响。文章还对促进自然保护区周边农户能源消费转换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结构转换和消费需求扩张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动力。本文阐述了城镇与农村消费结构的发展与演变,并着重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郯城县农村生活能源消费属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以农村生活能源消费为主线,以郯城县为研究案例,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分析了郯城县农村生活能源消费现状及其经济、自然和环境属性结构.结果表明:商品能源、清洁能源、新能源消费比例均过半,清洁能源占总能耗的72.16%;劳动力机会成本较高,促进了该地商品能对秸秆等非商品能的替代;不可再生能源仍占有较大比例,且均为商品性能源,体现了能源消费水平虽较高,但能源消费结构不甚合理等特点.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旅游消费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旅游消费结构是否合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发展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湖北省的旅游消费结构存在着非弹性旅游消费比重过大、精神资料消费少和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提出通过增强弹性旅游消费项目吸引力、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加强旅游商品开发、创新及促销的力度等措施优化旅游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18.
纵观发达国家的发展历史,其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随着消费结构发展而依次递进的。因为消费者们的消费意愿会随着自身审美观念的改变和消费水平的提高而更改,而消费者们对追求高层次消费的主观愿望,则使得市场上以往的消费结构无法更好的适应现阶段消费者们的购买需求,从而致使市场供需结构存在一定的矛盾,经济的均衡运行状态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此,本文以消费结构为立足点,通过分析其整体升级对于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而就市场产业结构的调整策略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新疆的能源消耗增长迅速,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的首府,其能源结构的合理性对新疆能源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文章借助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分析乌鲁木齐市的能源利用现状,发现当前能源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能源需求与供应做出合理预测,最后提出乌鲁木齐能源发展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能源是新疆经济发展必不可少的投入要素之一,能源效率的提高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文章基于统计学因素分解方法分析了1990-2011年影响新疆能源消费及强度变化各种因素的贡献度,并在此基础上对经济中耗能最多的工业部门的能耗状况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结论认为:不论从整个经济层面还是工业部门层面来看,技术进步都是新疆能源效率提高的决定因素,产业结构调整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效果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