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平是中国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选择,强军兴军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应对安全挑战的基本保障,是顺利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战略支撑.必须在民族复兴大局下认识和平发展与强军兴军的统一,以和平发展要求明确强军兴军的价值定位,以强军兴军成果筑牢和平发展的根基.  相似文献   

2.
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进入21世纪以来作出的重大决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规划。作为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建构主义非常重视人类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从文化选择的角度提倡建立一个以康德文化为主导的国际社会。可以说,建构主义为和平发展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其理论内涵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内涵是相符合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国和平崛起的必然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社会历史观和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高度 ,深入探讨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客观必然性。它着重指出 ,知识经济的根本作用、时代主题的伟大转变和中国模式的日臻成熟 ,将使中国和平崛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战略格局为"一超多强、多边共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多极化是其必然趋势。基于这种战略格局,党中央于十六大做出了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判断,并于十七大提出了和平发展战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之举。  相似文献   

5.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作者首先论证了“和平崛起”概念提出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继而从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国的战略利益和全球化时代的约束这3个角度论证了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战略选择的必要性。作者还从全球化提供机遇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并在文章的最后阐述了中国为适应和平崛起所需要做出的对外政策调整,进而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将造福于世界。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追求文明进步的一条全新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郑重选择和庄严承诺。和平发展是中华民族的需求,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也是千百年来尤其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为推动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锲而不舍的重要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将和平发展的进程与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进程紧密、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7.
作者首先论证了“和平崛起”概念提出的合理性及现实意义,继而从中国人民的愿望、中国的战略利益和全球化时代的约束这3个角度论证了和平崛起作为中国的战略选择的必要性。作者还从全球化提供机遇的角度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的可能性,并在文章的最后阐述了中国为适应和平崛起所需要做出的对外政策调整,进而论证了中国和平崛起将造福于世界。  相似文献   

8.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和平发展进程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作为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困境,如何把面临的各种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和平发展是中国的战略选择.中国和平发展进程受到来自国内和国际的双重压力 ,作为崛起中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困境,如何把面临的各种挑战转化为发展机遇,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和不懈追求。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是文化复兴。世界环境文化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文化,就是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奋斗,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人的热血和期盼,是每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但中国梦并不仅仅是追求本民族的富强、振兴,更为国际社会互利合作、和平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范式。中国梦在吹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的同时,也为世界梦的开启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文章概述了“中国梦”是对民族理想的象征性表达,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和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探讨实现“中国梦”的路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走和平崛起的复兴之路;三步战略实现中国复兴梦.  相似文献   

13.
焦点荟萃     
中国科技复兴之路:机遇与挑战并存美国学者查尔斯·贝克斯等目前撰文指出中国科技的复兴之路正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共存的形势。他们指出,中国曾错过了工业革命,科技在数百年内停滞不前,解放后的30年也未恢复昔日的技术优势。但现在,中国正站在一场技术复兴运动的前沿。随着国有企业的举步维艰,中国的领导人几十年来首次鼓励创业精神与私营企业,资金正以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平崛起是大势所趋,是一个从零和博奕到正和博奕的实现过程。这一战略选择是历史积淀与现实发展的结果,有中国领导人的不搞霸权,和谐发展理念做保障;有中国人主静、向善、容忍、知足、中庸、好施、思和的民族性格为基础。中华民族在国际交往和对外行为中一直具有安分守己、乐善好施、宽容大度、热爱和平等优良品性。国际形势背景博弈对中国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无论怎样,中国的和平崛起必将显示其在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与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和不懈追求.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是文化复兴.世界环境文化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文化,就是为中华文化的复兴而奋斗,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过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实现阶段性和平发展。随势而不逆势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最重要的历史经验。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给中国和平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但中国经济增长的相对优势、明显加快的多极化进程、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上升和国际社会中国观的理性化,却使中国处于相对得势地位,从而成为中国续写和平发展篇章的重要历史机遇。为进一步推进和平发展,打造世界级强国,加深外部世界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认同和适应,中国应善于乘势和用势,并从经济增长、战略地位、国际影响和国家形象等方面积极造势和谋势,在坚持韬光养晦的同时,更积极主动地有所作为,将战略重点从务实过渡到务势。  相似文献   

17.
国际法演变史为理解国际体系转型、全球治理改善和国际秩序变革提供了一条法律的途径。中国与亚非国家共同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在国际法的进化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战后新兴国家对新型国际关系法律基础探索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西方特色的国际法知识进行了概要的回顾,进而对当代国际法酝酿的变革机遇进行了分析,最后立足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对中国的国际法文化资源以及和平共处国际法理论体系建设提出展望。作者认为,和平共处国际法理论是新中国立足自身与世界关系的认识基础上,顺应国际关系发展趋势和国际新秩序的大义所向,在与其他国家共同探索和平共处、和平发展、和谐共生的外交实践中积累形成的,并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共性的国际法知识体系,它与联合国所致力建设的国际和平目标也是一致和相通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中国外交价值体系和国际社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同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一起,共同引领世界走向和平发展、和谐共生道路的基本价值准则。  相似文献   

18.
《浙江经济》2023,(7):F0002-F0002
当前中国的中心任务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高质量发展是首要任务,全体中国人民共同富裕是本质要求,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是重要目标。这是一条前无古人的道路,但是我们会持续探索,勇往直前。中国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只能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  相似文献   

19.
作者旨在客观阐述中国对非洲外交本质,重点论述了中非关系所展现出的中国日益增长的世界责任。作者指出,中国在非洲有自己的战略利益诉求,这一点无须否认,但中非关系从一开始就具有一种以南南合作和亚非复兴为指向的世界责任意识,这一直是中国对非洲外交的显著特色。在价值观层面,中非关系体现出的平等原则、互利共赢理念对传统上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国际规则形成了有力的挑战和修正,而中非合作所彰显的南南合作精神也成为当今发展中世界追求发展的重要动力。在外交实践层面,中非全面合作有助于促进非洲国家的经济复兴、和平与稳定,中非南南合作的开展也有助于国际秩序的合理变迁与发展。中非关系的发展及其世界影响,见证了中国和平发展不仅造福自身也必将惠及世界这一双赢、共赢模式。这种以政治平等为基础,以互惠互利为特色,以共同发展为依归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正在显现出越来越大的世界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的和平崛起,各行各业都在抓住战略机遇加快发展。但是怎样发展?采取什么样的发展模式?达到什么样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统一认识,树立起科学的发展观。招标业作为在改革开放中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行业,为了更快更好地发展,也要有一个科学的发展观。第一,要努力实现招标能力与招标资源的和谐、协调发展。招标采购在国外已经发展了一个多世纪,在中国却是一个新生事物。许多人从不知招标为何物,到现在熟悉招标或参与、从事招标工作,也不过20年的时间。时至今日,招标机构林立,而招标业务量有限,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