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析日本中小企业融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尽管日本国内的经济环境逐渐开始好转,但是广大中小企业面临的经济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只有获得稳定的融资,日本的中小企业才能得以恢复并积极拓展新的经济领域。日本的中小企业对银行贷款具有较强的依赖性,而企业自有资本的低比率和直接融资渠道的不发达决定了日本的中小企业以外部融资和间接融资为主。在日本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中,政府系金融机构、商业性金融机构、信用担保机构和创业投资机构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但是近几年来,受BIS规则的影响,日本的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越来越严格。  相似文献   

2.
论日本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历史趋势复旦大学经济系刘振芳日本是工业化国家的后起之秀,是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亚洲的经济超级大国。雄厚的经济实力使日本在国际金融领域的地位大大加强,其金融机构国际化的发展,尤其向海外的扩展极其迅猛,目前已取代美国而成为当今世界...  相似文献   

3.
日本政策金融运作方式及特点中南财经大学投资系刘在卿,杨云英一、日本政策金融的基本状况和运作方式日本的政策金融是指政府金融机构的活动和功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建立了一系列政府金融机构,运用政府提供的资金和通过金融手段筹集的社...  相似文献   

4.
文炜 《环球财经》2008,(11):64-65
日本媒体普遍认为,日本大企业的海外买收行为是强化海外事业的好机会,日本金融机构正在重新回归国际金融舞台  相似文献   

5.
1995年下半年,日本金融领域爆发了剧烈震荡,7~8月的短短一个月内最大的信用社木津信用社破产,接下来兵库县银行倒闭。同时,日本金融机构普遍为呆帐所困,到1995年底,呆帐总额超过了40万亿日元,占日本当年GDP的8.5%,呆帐导致日本银行盈利滑坡,资信大大下降,许多金融机构的信用度都降到了C级以下,这种状况与80年代日本金融业的繁荣景象形成了鲜明对照,日本金融业陷入了严重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金融机构就被数十万亿日元巨额呆帐所困扰,1995年,又为战后最严重的危机所震撼、宇宙、木津信用社和兵库银行等几家最大的金融机构相继破产,日本金融业陷入如此严重困境与自动化、国际化的国际金融大气候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日本综合商社的金融功能王克明  在日本,综合商社在金融、信用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金融资产的规模能够与机械产业中的巨型企业相提并论,起着从旁协助金融机构的作用。综合商社存在于金融机构与非金融机构之间,适时对两者的利害关系作出适当的调整,因而被称为...  相似文献   

8.
90年代以来日本出现金融危机,在政府管制不断放松条件下,各种金融机构进行重组。城市银行通过合并规模越来越大,美国资金也借机进占日本金融市场,它们将对日本金融重组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总结泡沫经济破灭以前,泡沫经济破灭后至1995年,1996年以后三个阶段日本处理金融机构经营危机的措施及其效果,可得出如下值得经验与教训;第一,在不同的金融环境下,应该采取不同的金融机构经营危机处理方式;第二,对发生经营危机的金融机构的处理一定要及时;第三,在金融体系动荡不定的时期,既要高度重视处理已经发生经营危机的金融机构,也要采取措施稳固尚未发生经营危机的金融机构的经营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济信息》2009,(1):12-12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最新消息,自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全面爆发以来,至2008年12月中旬为止,在日本的外资金融机构实行的裁员已经超过其日本国内员工总数的1/10。  相似文献   

11.
从法律上看,欧洲大陆、日本的金融开放度很高。从WTO金融服务开放承诺中看不出它们设置了专门针对外资金融机构的严重歧视性准入障碍,其资本账户也几乎完全开放。但是,外资金融机构在日本和欧洲大陆主要发达国家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普遍很低,也就是说,它们实际开放度很低。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日本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跨国经营及其影响东北财经大学郭宇日本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包括:证券公司、证券金融公司、证券投资信托委托公司、人寿保险公司、损害保险公司、短期资金公司、租赁公司等等。其中,进行跨国经营活动且占主导地位的主要是几家大型的证券公司和保险公司...  相似文献   

13.
战后,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民间金融机构大力开展储蓄业务,筹措巨额资金,全力扶植企业,是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仅就这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一、日本金融机构筹措资金的途径1.开展国内储蓄日本在战后十分重视储蓄。日本金融机构,特别是民间金融机构针对不同时期的储蓄情况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收国民手中的零散资金,以资扶植生产发展。下列数字可以看出战  相似文献   

14.
日本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与商业性金融机构不同,系非盈利性质,是国家产业政策的一环,从质和量两方面与民间金融机构互为补充,对特定对象进行资金融通。日本著名金融专家松本正雄指出,战后日本实行的政策性金融制度,为其经济发展铺设了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的特殊作用和特殊性质,要求各国政府,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对金融业实行特别的监督和管理,在日本,监督和整个金融体系的机构有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大藏省又对政府金融机构,民间金融机构以及日本银行进行行政乃至业务管理,日本银行则主要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业务管理,从而形成了由大藏省和日本银行共同负责对金融业实施监督管理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6.
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究其原因,这与日本完善而成熟的金融体制有着密切关系。而日本金融体制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日本金融制度中不仅具有灵活的商业性业务,而且有其独特而有效的宏观控制机制和恰到好处的政策性业务。因此研究日本金融机构的政策性,是非常必要的。一、政策性业务的概念金融机构的政策性业务是相对商业性业务而言的。在日本,金融机构的商业性业务是各类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规定的经营范围内,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追求而开展的各种业务,其最大特点是以经营者对自身初始利益的选择作为决策的目标,在日本各类金融机  相似文献   

17.
经营贷款业务的日本民间金融机关,是指除日本银行(日本的中央银行)以外的城市银行、地方银行、长期金融机构、中小企业金融机构、农林渔业金融机构和外汇金融机构。因贷款业务在它们的全部业务经营内容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它们把贷款管理放在经营的首要位置上,特别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日本对政策金融机构的重组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战后,日本设立了为数众多的政策金融机构,为日本经济的迅速恢复、高速增长及此后的低速稳定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由于政策金融机构有强大的财政资金支持,导致民间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受到排挤,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民间金融机构的活力,影响了民间金融的健康发展,扭曲了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因此,进入新世纪以后,日本政府对包括政策金融在内的整个财政投融资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日本政策金融机构的设立和重组中,可以得出一些对我国的政策金融发展与改革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进入了“衰长”年代,明显地脱离世界性经济周期波动的轨道,迄今仍在萧条中苦苦地挣扎。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爆发后,日本经济的“后院起火”,银行倒闭的骨牌效应更是在日本金融界迅速展开。一、日本金融体制发生危机首先,金融机构破产例闭。据日...  相似文献   

20.
一、日本的金融机关及其作用为了介绍日本金融机构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首先谈一谈日本金融机关的结构。日本的金融机构大致分为能进行存款的储蓄机构和不能进行存款的非储蓄金融机构两大类。储蓄金融机构又可分为中央银行和市中银行即日本银行和市中银行(分为盈利银行和非盈利银行)、国有储蓄金融机构,还有邮政局及大藏省资金运用部;非金融机关和国有非储蓄金融机关又可分为贷款业(短期融资公司、证券公司、住宅金融公司、消费者金融公司、信用贩卖公司、信用贷款公司)和贷款业以外的民间非储蓄金融机构(证券公司、证券投资信托公司、投资顾问公司、抵当证券公司、风险投资公司、租赁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