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9 毫秒
1.
生态农业旅游是我国西部地区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收入增加、闲暇时间增多、生活节奏加快以及竞争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农业生态旅游应运而生。本文通过分析生态农业旅游对西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提出生态农业旅游是旅游扶贫的最佳模式,其可以使贫困地区的经济走上可持续的良性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山西省生态农业自身特色,从资源的自身景观价值、资源条件及生态环境3方面选取评价指标,构建了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模型,并对其进行评价,以期为山西省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提供借鉴。[方法]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采用加权评分法计算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综合得分值,通过专家打分法对山西省14个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进行评价。[结果](1)对于评价体系的准则层而言,资源价值和生态环境权重相同,总权重占比达到90%,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主要部分,资源条件权重最低; (2)对于评价体系的项目层而言,资源生态质量权重最大,其次是资源科教价值,再次是文化价值; (3)对于评价体系的因子层而言,资源的奇特性权重最大,其次为资源的生态稳定性,两者权重值相差不大,均是评价山西省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重要因子。[结论]山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旅游资源分布在Ⅱ~Ⅳ级,且Ⅲ级水平最多,尚有很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结合农业旅游资源的分析与综合评价,提出构建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圈的设想,并探讨该设想的可行性。[方法]以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发展为例,集中分析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主要优势和劣势,存在的问题和机会,将环太湖4市生态农业旅游圈资源综合评价为切入点,确定生态农业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圈评价的层次分析模型,确定各层的影响因子,对综合得分结果展开研究。[结果]对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圈资源综合评价得分为8.289,属成功的有影响力的生态农业旅游地。综合评价得分项目中突出的影响因子分别为区内旅游需求旺盛、农业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客源市场广阔、区位优越且交通便捷以及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等。[结论]环太湖4市具有发展农业生态旅游的优势条件,环太湖生态农业旅游圈的构想可行。  相似文献   

4.
农业生态旅游是近年来日渐兴起的旅游项目,农业生态旅游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作用.可持续的农业生态旅游发展应具备如下特点,文化的持续发展、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我国目前农业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面临着两个方面的阻碍,其一是农业生态旅游产品失真,其二是农业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为此,要适度开发,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开发高质量的旅游特色产品;优化旅游产业要素结构,推动旅游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西北干旱地区生态农业系统及其运行机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北干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农业生产落后,经验表明,发展生态农业是西北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最佳模式。发展生态农业必须形成良好的生态农业系统,生态农业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的特征。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投资机制、科技创新机制、生态环境保护机制是保持西北干旱地区生态农业系统耗散结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川西地区处于中国较偏远的地带,地形十分复杂,有许多地区甚至处于地震带上,相对于我国东部、南部等地区川西人口密集程度低。川西地区以前采用的是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盲目照抄照搬其它省份的经济发展模式,并未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最终导致了水土严重流失,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水平仍旧止步不前,同时还使川西高原的传统产业也受到了影响。川西地区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这两大难题,因此川西地区急需找到一条新的发展路子来推动该地区持续、健康发展。结合当地特色,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不二选择。川西高原地区具有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的潜力巨大,有着得天独厚的地势特点,稀有的动植物资源,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等条件,并且国家近几年加大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持,这些都成为开展生态旅游的最宝贵资源。川西地区发展农业生态旅游是一种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产业,符合客观现实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将农业与生态旅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真正地实现了经济增长、生态保护、社会效益三者之间的同步与协调发展,重新分配了农村资源、整合农村功能,实现了农村产业生态化与产业多功能化,最终将建立以生态农业旅游为主导,带动第三产业,如餐饮业、交通运输业等发展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业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已经成为广大游客出游时首选的方向之一。长白山保护开发区作为中国著名的自然生态景区,其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但是长白山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也随之带来了一些问题,例如,盲目竞争、资源过度开发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这样会为旅游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甚至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维持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文章通过研究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目标,并从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4方面对于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评价,以此为依据,为促进长白山保护开发区农业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政策建议:(1)制定合理分区,控制客容量;(2)设计旅游活动,减少环境干扰;(3)完善法规建设,注重技术成果;(4)开发旅游产品,突出区域特点。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业生态旅游未来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生态旅游是以农业生产为依托,使农业与自然、人文景观以及现代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高效产业。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仅指用来满足旅游者观光需求的农业;广义的生态旅游涵盖较为广泛,主要包括“观光农业旅游”、“休闲旅游”、“乡村旅游”、“农村生态旅游”等不同概念。具体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有农村空间、农业自然资源和农村人文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以旅游内涵为主题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把农业建设、科学管理、农艺展示、农业产品加工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是旅游者充分体验现代农业与生态农业相结合的新型旅游产业。一、农业…  相似文献   

9.
农业生态旅游是在近几年才得以发展的一个旅游项目,随着农业生态旅游的逐步发展,无论是在提升农民收入,还是建设新农村方面都发挥了关键的作用。我国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是建立在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并要实现文化、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农业生态旅游以及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进行分析,并深入的探析了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存在的现状,从而总结出农业生态旅游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生态农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之一,白银市以自然资源、生态产业规划部署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基础,将生态农业建设作为经济转型期农业发展的重点。从白银市生态环境问题入手,对当前白银市生态农业建设现状进行阐述,提出促进白银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希望对改善白银市生态环境,创新白银市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在给当地农民带来收入的同时也使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低碳旅游蓬勃兴起,成为旅游业升级转型的有效举措,故生态旅游资源见长的贵州省就在大力推进低碳生旅旅游建设。贵州省在推进低碳生态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既保护了当地的环境,又使当地居民得到了丰厚利益,实现了良性互动、滚动发展。发展低碳生态旅游要以政府作为主导,充分发挥游客、旅游企业以及旅游目的地居民的合力,着力构建内生驱动机制与外生驱动机制,让二者共同作用,从而推动贵州省低碳生态旅游建设的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2.
青岛市生态农业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青岛市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况,指出耕地面积日益减少、农民务农积极性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农业生态旅游管理混乱等为制约青岛市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确定"四位一体"模式、观光农业模式、绿色渔业模式、农业生态园区模式、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等为青岛市生态农业建设发展模式及重点领域,并对今后青岛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的内涵符合当前我国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也是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指导理念。乡村生态旅游是结合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特点的新型旅游产业,它的出现有利于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也有利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笔者从市场需求和经营管理主体为出发点讨论目前我国乡村生态游的主要发展模式,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其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川生态农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生态农业是集可持续农业、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为一体的、“三位一体”的立体型农业发展模式。而四川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今后如何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四川农业生态环境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四川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并着重指出:发展的关键在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实现。  相似文献   

15.
休闲农业与乡村生态旅游被认为是全球性的"朝阳产业",发展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是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新举措;是推销名优特产品的重要途径;是筑巢引凤招商引资的好契机;是加强城乡交流、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新思路;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环境的重要一环;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发展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罗甸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例,分析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意义,最后提出有效实施策略,为促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好更快发展,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6.
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面临着很多问题:没有形成统一科学的管理体系、定位不正确、乡村旅游品牌度不高、生态示范作用不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本文对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目前所展开的农业生态旅游与经济协调进行分析,得知目前我国农业生态旅游应该树立起健康发展理念,要结合我国实际状况,重视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充分利用当地生态旅游资源,进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协调性发展。  相似文献   

17.
薛宏伟 《农业经济》2013,(11):44-45
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是促进现代化农业与区域旅游产业相融合,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针对传统生态农业观光旅游模式存在生态农业观光旅游产业对社区可持续发展的促进力不足,旅游产业消费与环境承载力不适应,旅游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等问题,从动力机制挖掘、消费者市场开发及旅游产品开发等角度提出社区支持农业型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新模式。  相似文献   

18.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不仅是在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持续恶化背景下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推动农民增收、促进农业转型、优化农村环境的重要途径。对此,各地方政府还需通过优化生态农业发展政策、完善生态农业服务体系、提高生态农业资金投入以及健全生态农业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9.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的,包含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是在传统的“农家乐”和乡村旅游带来严重的旅游污染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热潮的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协调型的新型旅游形式。湘南是湖南省的一个农业大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于妥善解决湘南地区“三农”问题、加快其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湘南乡村可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优势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模式问题,提出了湘南乡村生态旅游“农业——乡村旅游业双赢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生态旅游休闲农庄的发展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为我国农民增收,促进就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产品单一、内容同质化、服务水平低、创意文化开发不足的情况。更为危险的是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的盲目过度开发,推行城市化破坏生态环境,丧失区域特色,"开发一处、破坏一处"。为了深挖文化内涵,增强农业旅游的体验性,打造多功能生态品牌农业,实现从传统农业向生态农业的转变,本文对生态休闲农庄创意旅游产品开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