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友 《中外企业家》2012,(3):96-97,114
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潜力是一个国家、一个区域经济发展价值判断的核心标准,产业结构及其制造业等内部结构的演进和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和成熟度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永恒主题.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国际转移进程的加快,国际资本流动如何充分利用FDI以促进自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承接产业转移 实现传统农区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业转移是指资源供给或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某一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现象和过程.目前,国家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积极引导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产业有序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这为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传统农区加快工业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相似文献   

3.
产业转移水平化趋势与温特尔模式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转移是各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开放的结果,也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产业转移一般是指发达国家或地区将某一制造行业、制造产品、制造部件、制造区段转移到不发达国家或地区,并在移入国或地区形成集聚.20世纪90年代以后,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浪潮方兴未艾,全球产业转移较之传统的转移方式呈现出水平化的新趋势,给发展中国家承接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带来了战略机遇,同时也带来风险和挑战.我国如何趋利避害、更好地承接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本文试从生产方式变革、实施温特尔模式、实现敏捷生产的角度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承接产业转移促进安徽跨越式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产业转移一般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再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逐层推进,而产业转移的阶段是从加工贸易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一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我国正是经历国际产业转移的动态过程,并从中获得重要的经济发展支撑。  相似文献   

5.
从世界各国来看,加工贸易随生产成本变化而在国家之间或国内不同发展区域之间梯度转移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我国东南沿海加工贸易由于生产成本上升而需要进一步转型升级,国家产业转移政策的出台以及中西部地区逐步成熟的条件,使加工贸易向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成为大势所趋。中西部地区承接加工贸易转移的优势,劣势,产业的选择,以及承接路径选择,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东部煤炭产业西移的动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转移是指由于资源禀赋、产业生命周期等因素的变化,某些产业从某一地区或国家转移到另一地区或国家的一种经济过程,微观层面表现为大量的企业迁移.产业转移具有梯度性,一般是由经济梯度较高的发达区域指向梯度较低的欠发达地区,其实质是企业的战略调整过程,可以促使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促使产业结构的转化和产业升级;促使企业竞争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李娅 《经济界》2010,(4):74-77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是我国东部地区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并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集聚在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出现了向外转移的“双向需求”,一方面通过向西部转移产业,东部地区可以不断向国际分工体系高端环节攀升,实现自身产业升级;另一方面,东部地区可以将国际产业链转移模式运用到我国的区际产业转移战略中,延伸在国内的产业链条,通过产业链在区域间的传递和转移,拉动中西部地区参与国际分工体系,以产业转移来协调产业升级、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并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技术引进是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日本、韩国都曾利用过技术转移方式走入创新型国家的行列。文章研究总结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典型国家或地区承接国际技术转移的经验模式,并对典型国家或地区承接国际技术转移模式的趋势进行了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国际国内的产业转移趋势,推动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探索中西部地区大规模承接产业转移的新路径和薪模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2009年国家设立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欲借建设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契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一、青山湖区纺织业集群形成的主要特点及发展状况 (一)产业集群的出现形式多样。 一是由产业的转移形成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以劳动密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企业自然会选择低成本劳动力易获得的地区。纺织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南昌劳动力易获得且低廉,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资本要素的短缺和不足仍然是我国欠发达地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随着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的转移、国内发达地区生产成本、商务成本和交易成本的逐步上升以及国家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统筹力度,这些都为我国欠发达地区增强创新理财模式的后发优势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转移是科学技术成果转变成现实生产力并实现其经济价值的根本途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加速技术进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产业技术跨越是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实现对先进国家或地区赶超的一种理想途径。它是一个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包括产业技术跨越主体的技术差距、一定的技术吸纳和转移能力;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政府的作用、科技与教育基础、社会文化条件等。  相似文献   

14.
策应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快速发展的重要举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文军  孙宏军 《公司》2001,(6):26-27
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说,把握比较优势,以积极的姿态策应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无疑是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加快自身发展的明智之举。 一、策应产业转移是加速 欠发产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凸现,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在即,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逐步接轨,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或不发达地区、中心城市向小城市及乡镇的产业转移,日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欠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多角运筹,充分利用以往自身经济发展中已经集聚的比较优势,策应产业转移,加快发…  相似文献   

15.
张弢  严燕 《企业导报》2012,(12):1-3
全球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中的经验证明,产业转移不仅是落后国家追赶发达国家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一个国家中落后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一种战略选择。近年来,学者们对于产业转移理论的研究日趋成熟,随着国家政策的转变,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对产业转移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从产业转移模式的相关基本概念开始介绍;接着依次归纳总结了国外和国内至今所研究的产业转移模式并做出了评述;最后在此基础上,文章结尾提出了对于产业转移模式研究的不足和展望,具有重要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后,中原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当前,如何促进中原经济区域内经济协调发展已成为省内研究的热点。同时,伴随国际国内经济环境的变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部分产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有利于沿海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同时也是中原经济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的一个重要契机。因此,研究河南省承接区际产业转移中存在的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受到经济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行为,是由于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文章分析了梅州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出台的有关政策和目前产业转移的现状,指出了产业转移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转移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产业转移这一经济现象受到经济学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产业转移是一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自发行为,是由于资源供给和产品需求条件发生变化后,某些产业从发达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行为和过程.文章分析了梅州市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出台的有关政策和目前产业转移的现状,指出了产业转移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产业转移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技术转移是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的关键纽带。立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入考察国内技术转移、国际技术转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采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2007~2019年中国283个城市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转让详情数据,从国内、国际两个视角考察技术转移对产业升级的影响。研究发现,技术转移可以带动产业升级,国际技术转移对产业升级的正向作用大于国内技术转移。异质性检验表明,地理区位更具优势的城市、城市群范围内的城市更能发挥技术转移对产业升级的正向作用。地区促进效应分析表明,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加强创新积累可以促进国内技术转出、国际技术转入对产业升级的正向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可以促进国际技术转出对产业升级的正面效应。以上结论为新发展格局下完善技术转移体系与加快产业升级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承接东部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是欠发达地区的一个重要发展机遇。本文首先就东部发达地区为何要进行产业转移和欠发达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效应展开分析,然后对欠发达地区应该如何更好的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和如何实现产业转移的聚集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