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模拟市场的核心是把企业视为一个“商品市场”,把企业各基层单位视为一个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或“商品经营者”。内部银行就是这个“市场”中的“中介机构”和“结算结构”。它是模拟社会银行职能在模拟市场管理活动中发挥作用的,它不是国家银行的分支机构,不具有社会银行的职能,它是在经济责任制基础上,强化企业内部核算和资金管理的。它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模拟社会银行职能,强化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拓展财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1.结算职能。内部银行是企业内部的结算中心。企业内部的一切经济往来均通过内部银行各…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上恶性竞争的根源,促进商业银行健康发展,本文采取现实观察分析的方法,对商业银行面临的形势,拉存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结果显示:商业银行存款业务发展面临着存贷比监管指标短期内不会有所调整、利率市场化渐行渐近、金融脱媒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加等形势。在拉存款的竞争中,存在"冲时点"做法,增加了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干扰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秩序,影响了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关系。必须改变银行内部考核方式,转变经营理念,创新经营方式,以促进存款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付青  杨雪  张凤梅 《活力》2008,(6):63-63
商业银行内部绩效评价体系是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层对其经营管理者、分支机构和员工的工作业绩的考核。但是,从我国各商业银行的实践发展情况看.各商业银行对分支机构绩效评价开展的时间较长。已经建立一套较为完备和统一的考评体系。而对部门、产品和个人的绩效评价还很少涉及,对部门、产品和个人业绩的认定缺少客观、科学的方法和标准。实践步伐相对滞后。当前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在同业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下。建立完善的内部绩效评价体系已经是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4.
商业银行三维绩效审计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银行绩效审计,是指商业银行内部独立的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为评价商业银行内部各部门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依照国家法律法规、银行内部规章制度和考核标准,对其经营程序、方法、效率等进行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建设性改进意见的一种内部审计。  相似文献   

5.
<正>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符合条件的存款或金融机构(主要指商业银行)的客户存放于本行的合格存款为标准,按照一定比例向专门的存款保险机构交纳保费,在商业银行由于经营失败、面临倒闭时,存款保险机构通过提供贷款等方式,保证银行的清偿能力,维护其正常运作保护存款人利益,在通过资金注入也不能解决银行困境的情况下,存款保险机构对存款者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的一种保险制度。这种提供事后补救措施性质的存款保险制度,使存款者犹如服了一颗定心丸,减小了挤兑的可能,减少了银行倒闭的发生。因而存款保险制度是国家银行监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实施能有效地保护存款者的利益,对监管和促进银行业的稳健经营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探析存款保险制度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利率市场化的逐步推进,银行之间的竞争也逐步增大,此时需要一个安全条例保障商业银行能够安全地退出市场,于是存款保险制度由此诞生。自2014年10月29日通过《存款保险条例》颁布之日到2015年5月1日实施此条例起,无论是从经营创新还是服务创新方面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存款保险制度作为市场化的风险防范和保障机制,在梳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金融机构运行机制、稳固银行体系的发展方面有着独特优势,可以在促进银行业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分析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出台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等各方面可能会产生的影响,然后对商业银行应对这些变化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关于规范银行业市场竞争行为的通知》,要求各银行机构合法合规经营,其中包括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提高或变相提高利率等。《通知》要求,各银行机构要严格执行法定的存款利率,不得向储户、单位存款的经办人和关系人支付除利息以外任何名目的费用或馈赠物品;坚决撤销各种对存款进行单项考核和奖励的办法,不得对非存款部门下达存款考核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一般都实行总分行制,在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机构,形成以总行为中心,下设各分支行的庞大网络。由于商业银行总行为一级法人,各分支机构的经营风险都成为总行的风险,因而商业银行的会计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商业银行实行会计委派制,是为了加强商业银行基层机构内部管理,完善会计内部控制,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而实行的一项新举措,这与1998年9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增强银行透明度》中提出的“透明信息的质量特征”——即全面性、相关性、及时性、可比性、真实性、重要性是相吻合的。文章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实施会计委派制的积极意义,分析实施委派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发生的一系列案件分析,总结出导致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案件发生的主要因素,即分支机构绩效考核机制缺乏风险约束、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系统薄弱、内部审计体系结构不合理、银行内部企业文化缺失、金融违法成本较低;结合巴赛尔委员会新资本协议和有关管理学理论,提出加强操作风险量化考核、完善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加强内部监督体系、培育良好的企业文化、加强金融违法犯罪打击力度是防范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是以经营工商业存放款为主要业务,并以利润为其主要经营目标的银行。在西方,早期亦称「存款银行」因这类银行依靠吸收活期资金来源。由于短期资金来源只适应经营短期的商业性放款业务,故称「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独资经营、合资经营、集资经营...  相似文献   

11.
李华 《审计文汇》2005,(9):26-28
法人授权制度是股份制商业银行银行治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部控制系统的关键环节,是保证银行系统的各项经营管理工作能够进行高效运转和有效控制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但由于一些分支机构在实施过程中对授权原则、执行机制、评价方法缺乏科学的理解,导致业务运营中的一些做法与法人授权制度安排的初衷相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现代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和绩效考核出发,以银行内部业务系统为基础,借鉴国外商业银行的现代化管理经验,利用员工信息和银行帐户信息的挂接关系和对考核元素、指标、方案的模型定义,阐述一种基于B/S结构的银行员工绩效考核管理系统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影响商业银行经营绩效增长的因素有很多,如增加存款、发放贷款、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等,由于目前各家商业银行对各自经营绩效的考核指标与标准均不一样,本文所指的经营绩效主要是商业银行基层网点通过存款、中间业务产品从客户身上获得的。因此,本文对经营绩效增长的分析重点放在存款与中间业务上。  相似文献   

14.
银行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咨询活动,银行内部市计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方法,审查评价并改善银行业金融机构经营活动、风险状况、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效果,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部门应当有权获得商业银行的所有经营信息和管理信息,并对各个部门、岗位和各项业务实施全面的监控和评价。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银行内部审计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从开户企业中查找“手续费”□徐莉商业银行是一般的金融经营性银行,主要从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业务取得利润。发放存款手续费是商业银行的常用手法,但这一做法与商业银行系统以“效益”为核心的管理体制是相违背的,也明显违反《商业银行法》。为了躲避经济监督部门的检...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农发行业务职能范围的调整,农发行内部自身的经营考核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成立之初在“保本微利“的经营目标主导下的基本无考核逐渐向现代银行绩效考评机制过渡,实现了由计划指标考核向目标导向性考核的根本转变.另外,在贯彻落实农发行总行经营绩效考评的过程中,各地分支机构也围绕总行经营绩效考评出台了一些辅助性的目标管理考核或单项考评,来配合经营绩效考评办法的实施,本文阐述了农发行经营考评十年来的变化轨迹及其考评体系发展状况,从实施经营绩效考评以来所取得的积极成效入手,结合在基层经营行的实施情况,对完善经营绩效考评体系建设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张荣峰  潘利 《经济界》2005,(3):85-90
一、引言跨国银行具有一些显著的特点:跨国银行拥有发达的国际网络,经营广泛的国际业务,从全球目标出发、制定全球经营战略,对国外分支机构实施集中统一控制。从历史上看,银行跨越国界的经营活动,早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就已存在,但具有现代意义的跨国银行是20世纪60年代开始才真正获得了迅速发展。早期商业银行迈上国际化的经营道路,是由于跟随其跨国公司客户向海外发展。70年代以来金融市场的国际化、一体化,使全球范围内金融资源的配置更为合理,促进了国际间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规模经济的成长,加速了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进程。80年代各国的金融…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持续推进,我国银行市场发生了重大变革。商业银行间对于客户的竞争日益激烈,使客户需求也逐渐增强,商业银行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提高银行内部经营能力。其中,维护好客户关系是其非常重要的竞争优势和发展重点,商业银行客户数量众多、资金储备量高、风险较低、商业规模已经稳定等优势在无形之中增加了客户需求和客户差异化,使银行与客户之间关系越发复杂。本文从商业银行客户关系管理理论角度出发,以B银行为例,分析了其客户关系的管理现状,提出了客户关系管理优化策略,以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世界经济的市场化、全球化、金融化、虚拟化大势,加快了金融创新,激化了金融竞争,催化了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转变。以“综合效益最大化”和“客户价值最大化”为宗旨,现代商业银行追求最低耗费与最大产出的经营目标,不断创新经营理念,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营效益。全面成本管理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领域的运用必将引起全球金融界一场历史性的银行革命。而对西部地区各商业银行来讲,在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在实现建立现代商业银行这一重要目标过程中,实行全面成本管理又成为迫切任务。全面成本管理是当代成本管理理论的新发展,是…  相似文献   

20.
简论西方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内部资金转移价格,是指资金在银行内部不同部门、不同产品、不同机构之间流动时所产生的价格,也可以理解为商业银行内部非独立核算的资金供求双方发生资金转移时所产生的交易价格。之所以称为“内部”,是因为这个价格只在某一银行内部有效,而与客户和其他商业银行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