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专业化分工和市场化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城乡二元体制不仅损害了农业本身的分工和市场化进程、农业生产率的提高 ,而且阻碍了整个社会分工的演进 ,影响了整个社会经济效率 ,最终影响了社会对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和对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 ,这是农民人均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要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进行制度变迁以促进社会分工和农业市场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郭辉 《开放导报》2005,(3):65-66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其制度困境主要为农地所有权主体模糊不清,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处分权和收益权残缺,推动地权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增收的思路主要有实行农地产权制度多元化,促进农地产权主体明晰化。同时,赋予农民长期稳定的土地使用权,明确农地使用权的内容等。  相似文献   

3.
4.
5.
6.
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当前,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面临就业冲击、分散小农产业链低端困境、农村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滞后、帮扶和补贴增长受限等挑战。未来建议按照就业增收、产业增收、财产增收、转移增收四大方向,构建长短结合的稳岗就业举措,打造乡村产业增收联合体,激发农村土地财富效应,完善农村重点人群转移支付政策,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相似文献   

7.
8.
蒋占峰 《发展》2007,(5):10-11
"三农"问题从农民角度讲,其核心就是收入问题.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是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农地制度改革是形成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9.
周丹波 《发展》2005,(2):25-25
2004年是甘肃省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和收购价格的第 一年,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八十一点二亿公斤,是2000年以来的 最好收成,农民增收七亿多元人民币。 2004年以来,甘肃省各地认真贯彻中央"一号文件"和省 委"八号文件"精神,落实减免税赋、保护基本农田等惠农政策, 省政府从粮食风险基金中拿出一亿元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 贴,加之市场粮价合理上涨,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徐明华 《湖南经济》2003,(10):45-46
增加农民收入既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也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内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目标。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我们必须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多管齐下,不断拓宽农民增收通道。拓宽农产品和农民进入市场的通道。市场化程度决定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提高农产品市场化水平,关键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走“特色、规模、集约”之路。首先,突出特色。从某种意义上说,农业农村经济就是特色经济,没有特色就没有市场,没有生命力和竞争力。因此,在现代农业生产中,一定要适应市场变化,体现产品个性,形成区域特色。依托本地资源优势、传…  相似文献   

11.
2003年,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克服了“非典”等灾害,继续保持了好的发展势头。但也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尤其突出的  相似文献   

12.
浅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及增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解决农业的发展问题,而只有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农民增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地股份合作制:农民增收的理想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蒋占峰 《改革》2004,(5):75-79
农民增收的关键是农地制度改革。家庭承包经营制度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设计的,虽然产生了巨大绩效,但蕴含着的制度缺陷,目前已难以有效提高农民收入。农地股份合作制模式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一次突破性重大改革,是增加农民收入的理想土地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4.
陈蕾  李梦泽  薛钦源 《改革》2023,(1):83-94
建设数据要素市场是推动新发展格局下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数据要素市场基础设施及交易环境日益完善、市场活力持续增强、市场法律制度基本确立,但也存在产权界定不清晰、交易机制不健全、数据安全监管及隐私保护能力不强等问题,面临要素供给成本偏高、要素流通渠道及规模受限、安全稳定发展存在挑战等现实约束。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应更多关注数据要素供给能力提升和高质量数据要素交易平台搭建;明晰数据要素的“权”与“利”,丰富数据要素交易模式,完善数据要素估值定价机制,构建数据要素统一市场体系,加强数据要素市场监管及反垄断;推进数据要素市场法治建设,加快数据安全技术创新突破。  相似文献   

15.
农民增收是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经之路,要持续提高农民的收入必须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的角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但农民角色的变化并没有辅之以农民自身相关能力的提升与外部配套制度的建立,从而造成了农民的弱势地位。通过制度创新可以改变农民在市场中弱势地位,增强农民的经营能力和就业能力,保证农民在农村和城市两个战场上的收入持续增加,建立起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6.
农民增收问题刍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农民增收问题日益突出,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已成为当前党和政府的主要任务。本文分析了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并提出了解决此问题的一些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河北经济研究》2001,(8):17-21
农民收入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一个时期以来,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农民要增收,农民要致富,如何走出增长低谷,亟待研究,尽快破题。本中心-结构突破,增收的关节点。  相似文献   

18.
《中国老区建设》2006,(1):27-28
增加农民收入,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关键。2005年无锡市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元的目标可望实现,但农民增收的不确定和制约因素很多,困难和问题也不少。农民收入来源的变化上世纪70年代,随着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劳动力转移加快,多数家庭主要靠务工就业,工资性收入占收入总数的30%到5  相似文献   

19.
农民增收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制度是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制度创新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与保证.本文在经济学理论分析当前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制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制度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