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化妆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其商标翻译策略具有独特性。本文结合许渊冲的"三美说",从化妆品商标翻译原则、消费者心理等方面对化妆品商标翻译策略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2.
王丽 《商场现代化》2007,(8):206-208
中英文商标广告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中,商标的命名翻译是否巧妙对企业产品的宣传、推销、美化人们的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大量实例,从中英文商标命名翻译中所表现的语言特点、文化内涵、修辞手法、翻译原则等做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商标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竞争型语言符号,目的不只是执行语言符号的指谓功能。文章从民族心理、性别与审美因素三方面探讨了影响消费者商标心理的因素,提出在对商标进行翻译时,应立足于满足消费者的商标心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将跨文化交际学和广告语言的特点相结合,来探讨商标的翻译原则,方法,和特点。广告语作为一种特殊的专门用途语言,有其独特的翻译原则和方法。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商标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必须符合广告语言的文化特征。这决定了商标翻译应更加侧重文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张彦鸽 《商业时代》2007,(13):17-18
商标的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体,影响商标翻译的因素既有商标本身的因素,也有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以及民族审美情趣的因素。本文认为,可以采用音译法、意译法、音意兼译法、减音法、增字法进行商标的翻译,以期更好的尊重民族习惯,从而促进消费。  相似文献   

6.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受到诸多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商标的定叉、商标翻译的原则及技巧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进行跨文化商标翻译.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以及商品国际化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产品走向了国际市场。因此,商标的翻译成为影响商品打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商标的翻译既是一种语际转换又是一种跨文化传播行为,同时具有较高的译学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中外商标词的翻译进行分类归纳,并加以详细的分析说明,使读者对中外商标词翻译的差异有个全面的了解,认识不同文化对商标词翻译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与商标翻译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作为商品成功走向国际市场,参与竞争的重要环节,商标翻译要求译者不仅熟练掌握两种不同语言,同时熟悉两种文化的共性和个性,穿过表层文化挖掘深层文化意蕴,准确有效地传达出商标所蕴含的商品信息,促进商品的销售和消费。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出发,分析文化和商标翻译的层次性,着重阐述了商标翻译中译者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9.
于红姣 《北方经贸》2013,(6):105+107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商标的英汉互译日益显示出其重要性。有吸引力的商标及其恰当得体的商标翻译对于刺激消费以及为本国产品开拓海外市场具有重要意义。翻译目的论是一种比较新的翻译理论模式,也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中极其重要的理论。根据费米尔的目的论,任何行为都带有目的性,翻译行为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10.
商标的翻译是一项十分复杂的文化信息传译过程,译者要实现商标翻译的尽可能完美,就必须在充分了解中西方不同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两种文化,并对商标所涵盖的信息进行适度的调整。才有可能保证商标原语名称的意义最大化地体现在译名中,从而促进该商标下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相似文献   

11.
陈伟 《江苏商论》2011,(8):144-146
商标是一企业的标志,也是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跨文化视角下国际营销产品的商标翻译方法主要有三种:直译、意译和音译。本文将从正反两个方面,就"大众"、"暇步士"和"通用"等几个著名商标的产生与翻译方法,对相应的跨国营销之深刻影响,探讨跨文化视角下,企业商标的翻译方法对跨文化国际市场营销的深刻影响,并探求国际营销产品之商标翻译的恰当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论文为商标翻译的实证性研究。在综述归纳以往出口商标翻译研究基础上,以问卷形式对北京市出口产品的商标翻译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所得数据的分析,指出了目前北京市外销产品商标命名或翻译中的经验和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国际经贸全球化的发展,英文商标翻译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出来。商标不仅蕴涵丰富的文化信息,还体现着中西方文化差异。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想要成为其领域的先锋,一个好的商标翻译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国际贸易中商标翻译必须重视文化介入。翻译商标时要根据商标的语言特征,结合英汉语的文化介入,译成符合消费对象的商标名称,以达到促销产品的功效,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达到商品在国际贸易销售中事半功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从语言上看,商标的翻译是一种极为复杂的语际符号转换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际形式。商标的翻译不必拘泥于语言层面的对应,而应力求功能相似,效果相近。商标的翻译一般可以采用音译,直译,音意结合的方法。只有充分考虑到文化背景的差异,注意商标的特点,遵循商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才能使汉语商标为西方的消费者所接受,使其产生美好联想。激发购买欲望。  相似文献   

15.
在国际化的今天,商标的翻译已成为企业形象战略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商品进入他国市场的桥梁之一。在以质量取胜的前提下,还应十分重视包装,使商品品牌,商标符合异国文化和语言习俗,从而得到新市场的欢迎。因此,商标翻译翻译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效果。本文以部分商标翻译为例,对商标的翻译的得与失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英汉商标翻译常用的方法进行了比较、总结,但实际的商标翻译中不仅局限于以下几种翻译方法,仅以此作为参考。但总的标准是一致的:无论采取哪种翻译方法,只要能够避免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必要的误解,不背离原商标,适应消费者心理,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方法,达到商标的音、意具佳,给潜在的客户留下深刻的印象,能够激发起购买欲望,那么这样的商标就是成功的商标。  相似文献   

17.
商标词作为商品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树立企业形象、建立品牌的有力武器。不同国家的商标词中蕴涵着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文化特色。本文主要论述商标词翻译应视为一种跨文化交际,及在跨文化交际中英语商标词翻译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步伐加快,国际贸易经济越来越开放,国际领域的商品流通也日益活跃,各国商品纷纷进入国际市场。如何让国外的产品"走进来",让国内的产品"走出去"成为企业打开国际市场的重要一环。商标作为商品的名称和标识,是消费者认识或购买产品的第一触点。当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时,承载着商品信息和文化信息的商标就必须顺应国际市场的语言要求,即用目标市场的语言来命名商标,此时便涉及商标的翻译。为了使产品更好的被目标市场的消费者接受,各国企业在为自己的产品进行商标翻译时一般都会分析消费者的心理,根据产品目标消费者的购买意向,结合产品特质合理翻译,从而刺激目标市场的消费。本文主要探究消费心理影响下的商标的心理效应,重点通过实例分析,探讨总结出以消费者心理为导向的商标翻译原则及方法。  相似文献   

19.
商标翻译的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商标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创造性活动,不考虑文化因素的翻译轻则会产生误会、摩擦,重则会导致商务活动失败。在商标翻译时,只有了解并尊重文化因素,才能提升企业的营销能力,获得商务成功。  相似文献   

20.
王伟 《商》2014,(16):46-46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大量的外国品牌进入我国商品市场。由此,英文商标的翻译工作也就提上日常。商标是产品的标志,准确,生动,形象的翻译英文商标,对于加强我国的国际贸易有着深远的意义。本文将就英文商标翻译的策略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