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商》2015,(6)
刑为盛世所不能废,而亦盛世所不尚。刑法谦抑性是现代法治社会中固有的法学价值,随着各个国家刑法改革人道化的趋势的加强,我国刑法改革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如今,我国政府提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了保障人权的理念因此,我们对于刑法谦抑性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存在很多缺陷,除了规定犯某种经济犯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外,资格刑基本上与经济犯罪无缘,由于对经济犯罪的惩治缺乏针对性,因而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经济犯罪.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可以将我国非刑事法律对经济犯罪人某种资格的限制或剥夺的规定进行刑罚化,借鉴外国刑事法律对资格刑的立法经验.本文拟从我国刑法关于资格刑的立法现状入手,吸收目前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借鉴外国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3.
我国刑法规定的资格刑存在很多缺陷,除了规定犯某种经济犯罪被判处死刑或者无期徒刑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外,资格刑基本上与经济犯罪无缘,由于对经济犯罪的惩治缺乏针对性,因而不能有效地预防和遏制经济犯罪.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可以将我国非刑事法律对经济犯罪人某种资格的限制或剥夺的规定进行刑罚化,借鉴外国刑事法律对资格刑的立法经验.本文拟从我国刑法关于资格刑的立法现状入手,吸收目前有关的学术研究成果,借鉴外国立法的成功经验,提出完善我国经济犯罪处罚中的资格刑制度的设计构想.  相似文献   

4.
李佳丽 《商》2014,(38):226-226
部门法种类多样,各自在不同领域中扮演着不同角色,但仿佛唯有刑法最铁面无私,令人敬而远之;也仿佛因为刑法,人们才寻觅到生活在社会中的安全感。而这种种对刑法的直观感受,无不皆因刑罚而起。如果能透过刑罚这一关系看刑法背后最实质的博弈,刑法将更为自信地发挥其功能效用。  相似文献   

5.
轻刑化,是刑法谦抑性的实现方式之一,已成为历史发展的一大趋势。然而当今我国传统的重刑化思想仍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拟从刑法谦抑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对轻刑化的内涵、特征的阐述,试图就轻刑化的理论基础及其现实意义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指出在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刑罚适用的具体过程和后果,意味着剥夺,限制受刑人的现有的利益,并在不同程度上制造受刑人的身心痛苦,所以就要求刑罚的存在和人类的需要和社会需要相适应.笔者拟从历史入手,考察刑罚的起源,从人性需要出发,阐述刑罚权存在的必要性;从人类理性要求八手揭示刑罚与刑法基本原则的关系;进而展望我国刑罚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商》2016,(9)
《刑法修正案(九)》修改的内容较为宽泛,其中废除了9个罪名的死刑,这说明我国在刑罚上在逐渐顺应刑罚轻缓化的世界潮流。本次刑罚修订有回应社会现实与时俱进的特性,总体性的刑罚较为轻缓并且宽中有严,贯彻并浓缩了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精神,刑罚调整兼顾了报应与预防的双重功能需要。  相似文献   

8.
暴华丽 《商》2014,(16):168-168
人权作为一种普世价值为当代文明社会所普遍接受和逐渐推崇。国家作为全体公民的代表当然负有保障人权的义务。刑法作为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制裁措施往往关涉公民的基本人权。刑罚是国家在犯罪人的基本人权与全体公民的基本人权之间作出的迫不得与的选择。刑法不得已原则折射出刑法的价值取向,具有指导性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9.
曾月黎 《商》2012,(19):144-144
前不久在京举行的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了刑法修正案(八)草案,并拟在刑法中增加恶意欠薪罪。这条规定引起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与会人员和专家的热议。反对者、拍手称快者、疑虑丛生者都在这项拟制草案出炉之后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倾听了来自中国社会的各种支持和反对的声音,和他们各自的论据之后,我们来具体地分析下为什么恶意欠薪还是应该入罪刑法。  相似文献   

10.
美国刑法对公司犯罪的惩戒,主要围绕着赔偿、罚金和缓刑等几种处置的可行性展开,对我国公司犯罪的刑罚方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黄滔 《致富时代》2010,(12):149-149
刑法作用的发挥,有赖于刑罚的实施。刑罚预防作用的发挥,对犯罪预防工作意义极大。该文从多方面解读刑罚的预防作用.对刑罚的实施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建民 《商》2014,(48):209-209
刑法修正案(丸)草案第三十二条规定了关于考试作弊的相关犯罪,本文从当下作弊事件屡屡发生的社会背景,作弊事件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社会危害性,事件查出后无法可依的司法现实等方面分析了完善考试作弊相关立法的必要『生,并对草案条文内容的理解与适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探讨。替考入刑的规定有违刑法的公平价值与谦抑原则,建议轻微的替考行为由行政法规调整,情节严重的替考行为才能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3.
在私法公法化的背景下,民事立法者在建构市场交易机制时,有时也会考虑到自治条件的不足,从而引进国家行政管制甚或刑事制裁,以加速自治条件的完善。对于我国《侵权责任法》中要不要引入惩罚性赔偿之规定学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因为此种主张违背民事责任补偿性赔偿的基本定位而被贴上“民法刑法化”的标签。以“民刑责任关系”来审视惩罚性赔偿的立法取舍,惩罚性赔偿的存在和发展是《侵权责任法》在民法社会化思潮冲击下的功能修正。是公私法日渐交融趋势下的立法回应,无论在“民刑责任关系”的协调方面,还是社会的现实基础方面,都具有正当性依据。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2)
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关系到家庭的幸福美满与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刑法将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的行为纳入规范中,这足以说明国家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的妇女、儿童权益的重视。我国《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规定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一共六款规定了该罪的各种情形。本文将在分析本罪的犯罪构成的基础上对其量刑作进一步的探究。  相似文献   

15.
王留文 《致富时代》2010,(2):141-142
刑事和解在我国具有很深的理论渊源,不仅与古代刑法思想中的“无讼”、“慎刑”理念相对应,更是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刑事和解的适用主体、适用阶段等方面准确加以界定,才能使之发挥有效作用,同时也利于我国的诉讼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6.
李张威  唐婧婵 《华商》2008,(7):60-60
罪刑法定原则作为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旨在限制司法权滥用和保障人权,主要包括四项内容:排斥习惯法,禁止类推,刑法的溯及力问题,确定合理性原则。立法确立罪刑法定原则具有积极意义,然而这项原则在当代中国实践中尚不能完全贯彻。笔者试对此原则在当代中国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7.
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理解和分类,对它的处罚态度也有所不同,这是直接与刑法的基本观念相联系。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刑法立场的对立、不同刑罚目的的选择在未完成形态领域内表现得淋漓尽致。本文首先从比较法的角度对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的概念、分类以及体系性位置作出综述,然后对中国面对主观主义与客观主义刑法立场在故意犯罪未完成形态领域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相似文献   

18.
围绕增值税产生的犯罪可称为涉增值科犯罪,即指侵犯刑法所保护的税收征管秩序,违反刑法的规定,依照型 法规定应受处罚的与增值税有关的行为。  相似文献   

19.
王俊壹 《中国市场》2009,(39):39-39
我国《刑法》中的数罪并罚,是指在判决宣告以前犯数罪的,或在判决以后,在缓刑、假释考验期内,在刑罚执行中已发现有漏判之罪的,应将数罪合并处理,即对该犯罪人的合并处罚。笔者拟将对适用数罪并罚的几种特殊情况作一些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20.
《商》2016,(13)
在刑法裁量的过程中刑罚折抵此制度有这重大的意义及作用,是确定执行刑罚的重要前提。它弥补了关于羁押剥夺人身自由的制度弊端,有效地衔接了刑事一体化的制度。但我国刑法学术界关于刑罚折抵的基本理论及实践运用的研究并没有开展全面的探讨,本文通过分析刑罚折抵的概述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期徒刑与拘役的刑罚折抵的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