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长三角区域利用FDI在全国的比例达50%以上,并对其GDP的贡献很大。但是,长三角区域在利用FDI上存在着区域利用不均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不科学、人才政策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该缩小长三角区域利用FDI政策效应的差距,建立长三角区域FDI信息共享机制;创新引资模式,转变引资增长方式;扩大FDI利用领域,优化FDI利用产业结构;建立全技能性人才培养与用人机制等。  相似文献   

2.
选取全国各地区实际利用外资额作为吸引FDI能力的衡量指标,用2003~2009年度我国31个省(市区)吸引FDI的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东、中、西部吸引外资的区域差异。实证结果表明,市场规模、基础设施、政府政策是影响我国吸引FDI能力的显著因素;我国东部地区的市场规模、政府政策对吸引外资能力的影响显著,中部地区市场规模对吸引外资能力的影响显著,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政府政策对吸引外资能力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量FDI主要流入我国东部地区,对东部经济增长作用较为明显,而对广大西部地区作用较小。基于1999—2006年省际面板数据分析FDI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显示,FDI对中国经济增长有重要作用,但分布不平衡的FDI也加剧了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失衡。我国应继续大力吸引FDI以加快经济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把部分FDI引向中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应采取措施积极引进FDI以充分发挥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从而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相似文献   

4.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中央陆续给予了西部一系列优惠政策,但从西部地区吸引FDI的总量和质量现状来看,都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章对西部地区财税政策吸引FDI的效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外商投资者对于具体的财税政策的敏感程度,并提出了吸引FDI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FDI对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就业产生了较大程度的影响。本文选取FDI较为活跃的山东省的就业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相应的计量模型,实证分析FDI对我国区域就业的影响。得出结论为:FDI对山东省就业有显著拉动作用,但就业效应小于国内资本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给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吸引FDI的新取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莽丽 《天津商学院学报》2003,23(5):13-17,22
许多学者就FDI在中国分布极不平衡的现状对外资区位选择因素进行了探讨,笔者认为产业集群也是FDI区位选择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此,笔者分析了跨国公司战略的变化,并对中国进行了实证的研究,从而提出了产业集群应成为各地方政府吸引FDI的新取向,并对西部地区的引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的数额与日俱增,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由于FDI在区位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趋向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本文通过分析FDI在我国各地区分布的特点、投资来源体的构成情况,以及影响FDI区住选择的因素,探讨导致FDl呈现区域不均衡分布的深层原因,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为各地区吸引外资的策略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利用我国1997~2009年的工业省级面板数据和动态面板GMM估计方法,考察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政策是否是吸引FDI的主要原因。研究发现,环境政策较宽松的地区能够吸引更多的外资流入,但这种影响并不大,所以,以降低环境标准、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吸引FDI不是明智之举;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在吸引FDI上处于明显劣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我国经济结构的失衡。  相似文献   

9.
与上海、深圳等地相比,重庆在引资政策措施和政府服务水平方面具有明显的差距;目前提升重庆引资能力的关键是:更优惠的投资政策,更具吸引力的引资措施和更高的政府服务水平.优惠政策措施和优质政府服务是目前重庆市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根本和基础,两者缺一不可,唯有优惠的政策措施叠加优质的政府服务,才能在引资大战中赢得先机,获取胜利.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大幅增长,外商投资企业的社会贡献度不断提高.本文在阐述陕西省外商投资企业(项目)现状及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陕西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高涉外企业管理水平、加强外商直接投资政策研究、积极寻求多种引资方式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很多理论和实证都证明FDI的投入对东道国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优化,技术进步等各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四川省作为中国西部的经济大省,无论是在FDI的引资规模,还是在利用吸收外资方面,都与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有很大的差别,并且FDI对经济的积极作用在四川省并没有明显的显现出来,这说明四川省在引进和吸收FDI中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分析了这些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相应的提出了建议措施.特别是近年来,四川成为西部第一大省,其引进的FDI无论在规模、数量以及质量上,在西部地区都是数一数二的,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近来的四川特殊经济发展状况演变,四川在引进FDI方面还是存在在非常多的问题的,本文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我国吸收和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入研究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政策,对于提高引资质量、促使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我国吸收和利用国际直接投资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应创新FDI引进思路.这就是:积极利用外资参与国有经济战略性重组,调整涉外税收优惠政策,实行同等国民待遇,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双向资本流动,培育和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企业;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为机遇,推动西部地区加大引资的步伐,以提高我国引资质量和利用外资水平,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相似文献   

13.
黄娜  路杨  黄国平 《全国商情》2006,45(11):73-75
本文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利用东亚八国1980-2002年的经验数据,就FDI对东亚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和作用渠道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东亚地区的初始经济规模与经济增长呈显著正相关;FDI对东亚地区经济增长具有直接拉动作用,但这种直接贡献随时间推移不断减弱,而国内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步增强;FDI与人力资本的互动性对该地区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其促进效果也在减弱。基于实证分析的结论,本文最后针对我国引资实践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FDI(外商直接投资)已经逐渐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有经济增长与进步的重要因素,吸引FDI于我国而言价值是不可估量的,现实的国情呼唤合理有效地吸引FDI,本文将着手于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吸引FDI的状况进行分析,展望入世对中国吸引FDI的影响并提出如何有效合理吸收FDI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其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问题,其解决也必将会是一个长期的、战略的问题,而区域税收优惠政策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着力点”之一。因此,在设想下阶段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时必须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总结现阶段税收优惠政策的经验,应通过延长优惠时间、加大优惠力度、扩大优惠范围、增加政策弹性、完善配套设施等对策,解决现阶段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存在的问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022010年我国31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从区域物流视角分析影响我国FDI流入的因素以及地区差异性。结果表明,我国区域物流能力不仅对区域FDI产生显著的直接促进作用,还通过提升地区物流业综合竞争力水平间接影响FDI吸收规模。数据分析结果还表明,区域物流能力对FDI的影响在东、中、西部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对东道国政府之间的FDI竞争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东道国政府之间对FDI的争夺主要在相邻的国家之间进行,且竞争主要集中于效率寻求型FDI中的低技术制成品及中技术和高技术中的简单终端产品。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FDI竞争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基于前面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文章指出,短期内,我国外资政策的调整不会对我国的引资数量产生大的影响;长期内,将有助于我国利用外资质量的提升和外资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新趋势下利用FDI发生了新变化,使得我国国内经济建设和引资环境面临新的挑战。尽管吸引外商投资及其技术转让.是我国现阶段各级政府都争相采取的对策,但利用FDI在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也附带了高风险.甚至会形成经济全球化的“陷阱”.损害我国的经济利益,进而危及民族产业安全。这就要求我国采取新的引资对策和维护民族产业安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区域性税收优惠政策不断变化和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政策的着力点不同。多年的政策实施使其区域效应明显,主要表现为: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区域间发展失衡加剧;内陆开发区蓬勃发展。未来,我国区域税收优惠会与产业性税收优惠相结合,优惠力度合理适度,优惠重点由东部转移到中西部,适当下放税收优惠政策权限,加强税收优惠管理等,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本文应用崔一王指数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区域经济极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区域差异逐渐扩大,区域经济极化随之呈增强的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福建省区域经济极化的动力机制,如区域地理条件、政府政策、FDI、教育等因素及其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等,并归纳了动力机制模型。这对福建省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