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快出口信用保险的发展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必要性 出口信用保险是以鼓励本国出口企业扩大出口贸易,开拓国外市场而提供的一种特殊的出口贸易收汇风险保障保险业务。其主要承保责任范围包括两个部分: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出口信用保险是随着海外贸易不断发展,出口货物增多,收汇风险日益增大,国内信用保险已不能完全适应对外贸易的发展而发展起来  相似文献   

2.
杨小鹏 《时代经贸》2008,6(1):107-107
本文从阐述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含义入手,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出口保险在我国的现状、存在问题,希望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的构建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在促进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险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中小企业信用水平,缓解因资金缺乏引起的发展受限问题,同时,为作为贷款发放方的银行提供了保障,解决了银行因担心贷款不能及时偿还而引起的惜贷问题.因此,在我国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险,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信用保险要保证行业协会监督与国家强制保险政策相结合;积极发展信用服务中介行业;健全相关法律;完善信用体制等方面的健全.  相似文献   

4.
出口信用保险是世贸组织规则允许的贸易促进措施,是各国政府支持出口、防范收汇风险的国际通行做法。目前,出口信用保险已成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支持出口的一个重要手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起步晚,发展比较落后。存在着较多问题。因此,从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现状出发,分析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相应对策,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贸易的支持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加入WTO以来,进出口贸易在我国GDP中所占的比重逐年增加,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2010年经济复苏背景下的贸易争端也折射了这一领域对世界各国的重要意义。出口信用保险是被WTO所认可和接受的由政府出面支持本国企业出口的两种方式之一,我国在此工具的运用上与西方发达国家尚存在较大差距。文章旨在介绍出口信用保险在国内的发展现状,通过分析找出我国在出口信用保险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杨柳枝 《经济师》2009,(5):289-289
文章通过提出商业信用的发展对企业伦理的要求,立足商业信用在我国商业活动中的作用及发展商业信用的现实意义。由目前商业信用缺失的原因分析出在商业信用发展中除了制度因素外,由企业伦理因素形成良好的商业交往风尚是解决信用危机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企业伦理促进我国商业信用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阐述出口信用保险的基本含义入手,从我国实际出发.分析出口保险在我国的现状、存在问题,希望对我国出口信用保险体系的构建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并在促进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 我国出口信用保险发展的概况出口信用保险是以出品贸易和海外投资中的买方信用风险为保险对象的信用保险,它是各国为争夺出口市场、推动本国贸易发展而开展的一项重要的政策性保险业务。1926年,英国即在商务部下设输出信用保证局开办政策性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德国、日本、欧洲各国无不以出口信用保险作为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的有力竞争手段。我国的出口信用保险始于1989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接受政府的委托正式开办机电产品出口的信用保险业务,并在随后的几年里将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在全国迅速推广开来,受保市场达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保险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信用危机已成为制约保险业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之一。文章分析了我国保险业信用危机的主要表现,探讨了信用危机的根源,并提出了改革产权制度、提高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构建科学合理的保险中介体系以及建立多层次的立体化信用管理制度体系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信用保险虽然在国外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但是在我国仍然属于新型险种。虽然我国《保险法》已经明确地将信用保险作为财产保险的法定险种之一,但在理论和实践中仍然存在把信用保险等同于保证担保的观点,也有把信用保险和保证保险混为一谈的看法,对信用保险的业务发展和司法实践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有必要对信用保险的独立地位进行法理分析,明确信用保险与保证担保以及保证保险的区别,以求正本清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