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2 毫秒
1.
建设工程招标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丽  张成福 《经济论坛》2004,(9):149-150
信息不对称是近年来出现的新概念,其引人注意是由于美国的阿克洛夫、斯宾塞、斯蒂格利茨等三位经济学家因“对充满不对称信息市场进行分析”做出贡献而荣获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所谓“信息不对称是指一方在某一方面拥有私人信息,这些信息只有当事人自己了解,别人不了解或信息成本过高等因素无法了解”。斯蒂格利茨等的主要贡献是区分了缺乏信息交易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活动中,如果有一些人可能比其他人拥有信息优势,掌握了另外一些人所没有的信息,就称之为信息不对称。信息不对称有两种类型:一是逆向选择,或者说“隐藏信息”,是指市场的某一方如果能够利用多于另一方的信息使自己受益而使另一方受损,倾向于与对方签订协议进行交易,也就是隐藏信息以谋取私利;二是道德风险,或者说“隐藏行为”,  相似文献   

3.
韩春芳 《经济师》2014,(3):79-80
在商品交易市场上,由于买卖双方参与者具有的信息是不同的,也就是交易信息具有不对称性。通常情况下卖方所拥有的信息多于买方,卖方是信息优势方,而买方是信息劣势方。文章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通过案例,分析消费者如何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交易风险及对策,减轻信息弱势方可能遭受的损失,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做到明明白白消费。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证券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主要为契约型,其三方治理结构中,基金持有人将自己的资产交由基金管理人管理使用,交由基金托管人托管。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加上三者间的信息不对称(往往是投资者处于信息最劣势地位)以及目标函数的不一致,产生了三方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第三方认证制度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一种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安排,第三方认证制度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三方认证制度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该制度安排的机理在于,第三方认证机构为交易者提供了有效而可靠的信号,这既可有效地降低购买者的信息成本,又有利于卖方或生产者更好地与竞争者区别开来,争取更多的消费者。为了保证认证信号的真实性和可信性,政府对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必要的监管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6.
网上交易中的私人秩序——社区、声誉与第三方中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德胜 《经济学》2007,6(3):859-884
网络扩大了市场范围,减少了信息收集成本和信息传播成本,使买家和卖家更容易配对。但是,网上C2C交易中也存在着严重的囚徒困境问题。交易网站以及其他第三方中介建立了信用评价等一系列机制来解决网上交易的治理。本文主要探讨在法律制度不完善或法律不能很好发挥作用的情况下,交易方以及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第三方中介如何建立起私人秩序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这些私人秩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替代法律这种公共秩序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贺红 《时代经贸》2007,5(9X):84-85,88
电子商务时代的第三方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电子商务使第三方物流成本管理出现了新的变化、新的特点。本文基于电子商务信息平台,提出了第三方物流的成本战略。  相似文献   

8.
通过构建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对舞弊者与检查者收益函数进行了合理设计,并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与政府自查相比,独立第三方监管可以更好地降低检查成本,提高发现舞弊的能力和投资绩效。但不能片面重罚舞弊者或片面加大对监管者的奖惩力度,否则会使支农专项资金监管存在激励悖论。同时,应考虑检查者的学习效应,综合运用加大检查频率、持续提高检查能力、降低检查成本等措施,最终提高惠农政策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潘龙萍 《时代经贸》2007,5(11X):39-39,41
信用关系的发展,拓展了交易活动的时空限制,提高了交易效率,降低了交易成本,促进了经济的迅猛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进程中由于授信方的有限理性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受信方可能在提供其信用信息时,故意隐藏、歪曲信息。使授信方授信失当或受信方回避自己的偿付责任;或者受信方生产经营或财务发生危机而难以按期支付货款,导致企业信用风险普遍存在,因而如何降低信用风险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不对称信息下,关系型银行可以利用信息优势参与借款企业治理,降低代理成本.文章实证分析了1996-2008年中国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行信贷公告后的市场反应,发现上市公司发布获得银行授信和债务重组公告引起股价显著上涨,表明中国银行体系自1996年以来有意识地建立长期稳定的银企合作关系的政策具有治理效应.文章还发现,信息不对称程度越高、公司治理越差的公司,治理效应越显著.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贷前甄别企业质量和贷后救助方面,而在贷中监督企业机会主义行为,降低代理成本方面则没有体现.  相似文献   

11.
非对称信息是指在交易活动中,一方所掌握的、另一方所没有的,并且影响着另一方福利的信息。信息结构的不对称是现实生活中的信息结构常态。在非对称信息情况下,医疗器械公司销售人员有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采取机会主义行为,进而损害公司利益的倾向。如何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对公司销售人员设计一套激励模式,促使销售人员采取符合公司利益的行为,是当前医疗器械行业面临的一个较重大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2.
陈明东 《经济咨询》2005,(2):35-36,40
信息不对称是指市场活动的参与人对市场特定交易信息的拥有是不相等的,有些参与人比另一些参与人拥有更多的信息,而且双方都知道这种信息分布状态。交易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直接后果就是产生逆向选择和劣胜优汰现象。当市场上交易品的质量住很大程度上受控于拥有隐蔽信息一方时,就产生了经济学上所定义的逆向选择,交易中一方渴望得到优质品,而另一方却只乐于提供劣质品。在各种交易行为中,信息不对称无所不在,但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不同的产品交易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的表现形式也各具特色。  相似文献   

13.
寿险核赔中信息不对称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的基本概述新 古典主义经济学对经济现象分析的一个基本假设就是信息是完备和对称的。价格可以传递市场交易中的一切信息 ;以信息成本为主要组成部分的交易成本为零。只有信息完备时 ,市场交易及其前景才是确定的 ,经济行为人的理性—最大化效用的动机则会自动实现 ,市场交易的一般均衡必然达成 ,帕累托最优就会得以实现。然而 ,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 ,信息往往是不完备和不对称的 ,每个人都对其他人有信息优势 (或劣势 )。某些参与人拥有但另一些参与人不拥有信息的情况叫做信息不对称。针对某种交易行为 ,拥有信息较少的一方就叫做处于信息劣势 ,另一方就叫做处于信息优势。信息具有经济价值 ,行为人花费成本才能获得信息。因此 ,信息的不完备和不对称 ,决定了交易成本的存在 ,实质上 ,交易成本的大部分是由搜寻、处理信息的成本构成。市场经济就是交易经济、契约经济。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和信息在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的不对称分布 ,经济人自身效用最大化动机会诱发机会主义行为 ,诸如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这种机会主义行为妨碍契约的有效性 ,影响了交易效率。正是由于信息存在着广泛的不对称性 ,并引发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经济活动的低效率...  相似文献   

14.
在一个信息完全的婚姻市场上,有关个人相貌-财富组合特征及其择偶标准的信息是公开透明的,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合适对象,实现寻找对象的效用最大化。现实生活中,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个人认识潜在对象的机会有限,使得个人寻找对象的成本往往十分高昂。通过制度设计显示有关个人的择偶标准等信息能降低单身者的搜寻成本,改善信息不对称状况,本文通过对几种主要制度安排(婚介所、亲朋介绍、网络交友、自由认识)的分析,提出了个人寻找对象时各种渠道的最优选择顺序。  相似文献   

15.
高波 《时代经贸》2011,(18):229-230
在税务稽查和纳税人博弈的过程中,掌握真实的涉税信息是提高税务稽查效率和质量的重要前提,长期以来,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而税务机关目前信息获取渠道不畅,第三方信息的收集和利用程度不高,制约了税务稽查的效能的提高。第三方信息是指独立存在于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之外的第三方的数据信息,其与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情况密切相关,对于税务机关掌握纳税人真实税源信息,提高税收分析准确率,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各地也充分认识到第三方信息在税务稽查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企业经营活动的日趋复杂以及2006年2月《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布,会计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的一些资产或负债项目虽然尚未交易或使用,但其市场价格已发生了较大变化,账面价值和市场价值发生背离,如果会计还固守历史成本,不适当地予以表内确认与计量,其提供的信息不仅对社会没有价值,而且将被边缘化,同时会影响外部相关者的利益与决策。而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企业必须根据报告日的实际情况,对各项资产和负债进行重新计量,可以动态、公允、及时地反映各项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并在报表中予以反映,使报表信息更相关,对决策更有用,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作出正确的评价与判断。  相似文献   

17.
会计稳健性作为一项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或会计原则,要求尽可能确认不确定性的费用而不确认收益,按照不高于历史成本的公允价值进行会计报告。因而建立在稳健性原则基础上的资产信息是不高于历史成本的,其报告的费用不会低于其已经发生的费用,企业所有者权益要比账面上反映出来的结果更切实可靠,可以有效的制约利润的超额分配,有利于保全资本。所以各国的会计规范均要求企业会计要谨慎处理会计事务,以期通过对原始成本计量模式的松动来体现会计信息相关性的要求。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其发布的《编报财务报表框架》中,明确地将稳健性列为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之一。我国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也明确地把稳健性原则作为财务会计的基本原则之一,稳健性作为一项国际会计惯例而被普遍接受。  相似文献   

18.
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国际商务谈判中,拥有信息多的企业甲会对谈判对手企业乙采取机会主义行为,从而产生商务谈判的连锁反应使企业乙处于更加不利地位。经过一段时间后,企业乙在谈判中会采取拖延法、引入第三方谈判法、长期合作法等策略促使自己信息与企业甲信息对称。在双方谈判中。双赢理念是他们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19.
周巧琴 《当代经济》2006,(11):20-21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及相关内容简述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的一方拥有相关的信息而另一方没有,或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相关信息,从而对信息劣势者的决策造成不利影响.由于信息不对称,就可能产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20.
张平 《生产力研究》2008,(6):115-116
文章以北京"福寿螺"事件为切入点分析了消费市场上因存在信息不对称和高昂的交易成本,产权便不能完全清楚地界定而必有一部分被置于公共领域,成为有信息优势的交易者攫取的公共财富,从而对交易的信息劣势方造成未在合同条款中反映的损害。因此,政府管制的目的在于降低充分界定产权的成本,保证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优化资源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