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和户籍制度,使农民工干着工人的活儿,却是农民的身份,不能完全被城市接纳,不管是从户籍,教育,还是社保,都有着明显差别,影响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推进步伐。  相似文献   

2.
农民市民化是农民向城市转移的过程和状态,是城镇化的必然要求。农民工市民化有利于促进消费、推动城镇化、实现农民增收、实现城乡一体化。然而,城市房价贵,农民工买不起,不能安居乐业,社会保障低,子女入学难,户籍制度障碍影响农民工市民化。要使农民工市民化,必须抓好:稳定农民工就业,保障住房,保证子女就地入学,改革户籍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途径和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工在身份、地位、价值观、社会权利以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全面向城市市民的转化,以实现城市文明的社会变迁过程.目前,农民工在城市里的边缘化现象依然突出,而且由于城市化水平较低和各种观念的制约,以及户籍、就业、社会保障、教育等体制藩篱的阻碍,未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依然步履维艰.针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遭遇的种种困难,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对于基本实现地域转变的农民工而言,"三个同步转变"的关键即市民化的关键是实现职业和身份的同步转变。这既需要赋予农民工平等享有公共服务的权利,也要保证其拥有足够的个人消费能力。因此要实现农民工的"三个同步转变",需要从涉及农民动态转变的农村退出机制、城市进入机制以及城市融入机制的有序衔接出发,推动与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的二元户籍制度是阻碍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最重要的制度性障碍。改革开放后传统户籍制度改革经过了制度框架内的初步调整、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全面展开和大中城市户籍制度改革的尝试和创新的过程,推动了农民工向城市市民的转换。然而,在此过程中也呈现出农民工市民化需求结构与改革进程之间的矛盾、需求层次与改革配套推进之间的矛盾以及改革加速与地方政府公共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协调户籍制度改革中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解决农民工市民化背后的成本分担问题以及提升服务型政府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伴随城市化的提速,农民群体出现不同程度的分化,自身异质性不断增强,一些农民已经具备了市民化的可能,形成了准市民群体。包括:城中村村民;城郊失地农民;农民工群体中的技能型农民工、成为私营业主或者市场经营成功的农民工以及新生代农民工。推进城市化,实现现代化,农民市民化问题都必然要面对,因此,对于城中村村民的市民化,应实现其既得利益的合理划分;对于失地农民群体的市民化,应在制度方面寻找突破;对于农民工的市民化,应细化农民工群体,分批次实现其市民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的深化,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逐渐松动,农民可以畅通无阻的进入城市就业,成为农民工。然而,农民工在城市中长期处于"半城市化"状态,既不利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又为社会安定埋下隐患。农民工市民化有三个层次的内涵,其中,深层市民化是核心、中层市民化是过程、表层市民化是目的和结果,这三个层次的市民化同时受到制度、政策以及市民态度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要积极寻求制度创新,实现农民工与市民平等的就业权,按照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实现农民工的公平待遇,同时加强对农民工的正面宣传,消除农民工与市民的心理隔阂,并增加对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以提高其综合素质,在充分尊重农民工意愿基础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市民化选择空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户籍制度改革面临两难政策选择:放开户籍管制所产生的农民工市民化效应将促进城市发展,但同时产生的公共服务拥挤效应也将对城市发展造成不利影响。运用2005~2010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分析发现,放松户籍管制,对小城市的发展具有正的净效应,而对大城市的发展具有负的净效应;规模较大的城市倾向于加强户籍管制,而加强户籍管制又提升了大城市的规模潜力,使其规模进一步增大,即大城市户籍管制具有自我强化特征。户籍改革的突破口在于中小地级城市,前提在于促进中小地级城市发展,缩小与大城市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9.
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宪 《现代经济探讨》2004,(12):28-30,80
文章从农民工流动所处的城市环境出发,分析了影响农民工留城定居的影响因素。着重分析了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同阶段农民工流动方式分化的特点。认为在当前户籍改革促进农民工定居型流动的同时,经济门槛和素质门槛制约了定居型流动规模的扩大。并认为在城市对农民工的推力向市场作用机制回归的情况下,单一的户籍改革不能解决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居民转化的所有问题,在户籍改革的同时应加强相关配套改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化进程只完成了农民入城,而没有完成农民向市民的身份转变。文章正是从这一背景出发,从正式制度以及非正式制度两个方面,来研究制约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其中,正式制度包括城乡"二元体制"、福利制度、分配制度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非正式组织包括地方政府的片面认识及政绩观、农民工落后的思想观念与生活准则、市民的认可度等。  相似文献   

11.
农民工资性收入在其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它对农民、农村以及整个社会具有重要作用。而现行户籍制度不利于农民城市就业的行业准入,增加了农民城市就业的成本,导致农民工资性收入长期在低位徘徊,因此要创新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稳定增长。首先改革户籍制度,归还农民工国民身份待遇;其次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促进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最后着力发展户籍门槛低的中小城市,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农民向城市转移并逐渐转变为市民的一种过程和状态,并伴随着意识、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返乡创业农民工市民化是当前城镇化建设中亟待重视的问题。推进返乡创业农民工"市民化",对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必须大力提高返乡农民工劳动技能素质和思想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的群体特征以及他们对于市民化的迫切期望,进而了解到国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作的进程.然后再从户籍制度、社保、就业、国家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以及如何应对、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规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流动。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但是由于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职业技能缺乏、居无定所、身份认同困难等因素严重影响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生活,由此也衍生了诸多的社会问题,甚至在城市出现了"新二元结构"现象。因此,必须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种种障碍,使他们真正融入城市,以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十二五”时期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政策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二五”时期是推进农民工市民化的关键时期。课题组从城乡统筹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加快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整体政策框架,即必须把以人为本、公平对待、一视同仁作为根本要求,以扩大农民工转移就业、保障农民合法权益、完善农民工公共服务和允许农民工进城落户定居为重点,加快推进劳动就业、教育、公共住房、社会保障、户籍等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6.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困境与出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昂朝文 《时代经贸》2010,(18):248-249
本文分析了新生代农民的群体特征以及他们对于市民化的迫切期望,进而了解到国家对于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工作的进程。然后再从户籍制度、社保、就业、国家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阻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因素,以及如何应对、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生代农民工是中国经济转型时期一个重要的社会群体。推进农民工及其家庭融入城市,享受与城市户籍居民身份统一、权利一致、地位平等的公共服务和权益保护,是促进我国城市化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条件。通过在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进行的具有典型代表性的1000余名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分析了农民工市民化的个体结构与社会结构,研究了农民工市民化程度及其影响因素之间关系。提出了建立市民化成本分担机制,增强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形成培训就业长效机制,增强农民工市民化能力,优化农民工市民化环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影响最大的是户籍制度。中国城市化的进程与户籍政策的关联性很强,现行户籍制度对城市化进程的负面影响很大,采取淡化户口迁移控制、实现就业就学的非户籍化等措施,改革现行户籍制度以适应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是我们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9.
1.为农民工顺利流动和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必须深化户籍制度等体制改革和创新,给予进城农民工以市民的待遇,保证城乡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我国要通过法定程序,调整城乡、地区利益格局,建立城乡一体的户籍制度,消除户籍的城乡和地域分割,确认居民自由迁徙、择业和居住的权利,并对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建立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要针对农民工的职业特点,建立农民工的分层保障体系,使进城农民工能逐步享受工伤、医疗、养老等基本社会保障。当务之急是要在农民工工伤和职业病风险比较高的行业(如建筑、矿山等),大力推进农民…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就业资本的身份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转型中国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也是一种不同于市民和农民的社会身份。农民工身份对农民工就业资本发挥着直接和间接的消极影响,是农民工公民资格无法充分实现的因素之一。文章基于"差异政治"的价值诉求,提出了提升农民工就业资本的政治策略,即实施"差异政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