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效率的提高,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强制性特征弱化和新的有效制度“缺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框架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农业组织程度化较低等原因是导致目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下的重要制度性成因。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9,(1)
文章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形成出发,通过实施前后的全要素生产率、农民积极性和自发性制度变迁对比分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发展产生的绩效与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不符合农民需求的状况,并且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评价机制中的地位缺失,他们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参与意识也不强。从村庄制度设计看,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政府以单纯行政化的方式供给农村公共品,农村自治组织机构之间缺乏制衡机制,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因此,必须健全有效的村庄公共品供给决策制度、规范的村庄公共品供给执行制度、有力的村庄公共品供给监督制度、良性的村庄公共品供给协商制度,以保障农民村务治理权利。  相似文献   

4.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分三个层次:最基础的要素层次,它是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基本制度,其次是由这些基本制度组合起来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按照一定规则组织起来的供给模式,最后,是由这些不同供给模式综合组成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新的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应该由多个供给主体采取的不同供给模式组成,它们分别是中央政府为主的模式一、乡镇政府的模式四和村民自治的模式三。  相似文献   

5.
浅析农业产业化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离不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基础,但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存在着生产分散、规模偏小等问题,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和分散生产与规模经营矛盾的途径之一,就是实施农业产业化,农业产业化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进一步完善、农业产业化是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确立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制度,农民以家庭为单位对土地行使承包权与经营权.随着农民工数量的增加,农村土地抛荒、弃耕现象越来越严重,许多专家提出农村土地信托的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7.
从路径依赖和体制锁定看家庭联产承包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宪明  郝赪  王建红 《经济论坛》2004,(21):112-11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农村现有制度的核心制度。我国学者林毅夫曾运用生产函数对此进行估计,认为在1978-1984年农业总产值以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42.23%,其中有46.89%是由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带来的贡献。1985年以后制度效率就开始下降,以成本收益为例,1985年为70.8%。1990年为60.5%。1996年为56.1%。曾几何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了制约农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路径绩效具有时间性。诚如诺斯  相似文献   

8.
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从制度着手,改革已经不适应农村、农业发展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地制度,实行规模化经营。  相似文献   

9.
土地要素,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亿万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依托。我党历来重视农村土地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正确的土地政策。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迎来了继往开业的改革开放时代,改革开放是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为起点和主线的。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纲领的中国土地制度,在运行了15年后,其对我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意义,已成为社会共识。但不可否认,经过长期运作,这一制度也渐露出不少问题,值得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村中普遍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种生产制度下,集体的每一个成员,一般以家庭承包的形式,与集体签定承包合同,而后进行各自相对独立的分散经营。集体对土地的“所有权”与由相互平等的集体成员对土地的分散经营的“适当分开”,是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我国农村现在普遍实行的经济模式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原动力;然而当前农村制度创新的滞后迫使农民收入在徘徊中增长;通过分析现阶段农村制度创新的供求及其特点,寻求增加农民收入的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品缺位研究   总被引:41,自引:0,他引:41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基本公共品都是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公共品缺位表现在很多方面,甚至基本的公共品也十分缺乏。这种状况的出现,既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又与政府执行的多项制度直接相关。改变农村公共品严重缺位的现状,从短期看,需要进行制度变迁,通过对当前农村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一种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农村公共品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从长期看,需要在农村地区的凝聚效应形成以后,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准公共品的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制度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收入增长的制度效应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标志着完全计划经济运行体制在农村的结束。1978年作为农村传统经济体制和体制改革的“时间分水岭”,以此为界将1949年至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基本公共品都是生产和生活所必需的.与城市地区相比,我国农村公共品缺位表现在很多方面,甚至基本的公共品也十分缺乏.这种状况的出现,既是自然原因造成的,又与政府执行的多项制度直接相关.改变农村公共品严重缺位现状,从短期看,需要进行制度变迁,通过对当前农村行政管理制度进行创新,建立一种新型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农村公共品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从长期看,需要在农村地区的凝聚效应形成以后,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准公共品的供给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的农村土地制度和政策的回顾,旨在全面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历史演进过程,从而探索出一套适合我国现阶段的农村实际的土地制度,其历史经验有:土地制度至关重要,对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尤为如此;土地制度的变迁,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必须要使制度内的农民受益,才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土地制度的一波三折,其核心在于界定土地的产权,而关键是公有还是私有的矛盾。政府在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中,担负重要的角色。新的土地制度变迁和创新,应当在充分考虑中国农村国情的基础上,在坚持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孙世芳 《经济论坛》1996,(12):10-12
对农业产业化几个问题的认识孙世芳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又一大变革。如果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主要侧重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农业产业化则是农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协调进步,是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大发展。它的出现和发展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德懿 《经济论坛》2006,(8):119-121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曾使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这一基本经营制度所处的微观基础和宏观环境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其弊端开始凸现,如土地分割零散、农户经营规模过小等等,使农用土地这项当今中国非常稀缺的资源,存在着很多配置不科学、效率不高的情况,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一大障碍。因此,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使土地资源得到合理配置,成为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刚刚起来,东部一些比…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以农业发展缓慢、农民负担沉重、农村社会问题突出为主要表象的“三农”问题,虽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不力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这就要求我们从公共财政学的角度科学地安排农村公共品的供给,进行农村财政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包括生产性、生活性和保障性三大类农村公共品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2000—2013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2000—2013年中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整体上呈增长态势,其中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农田水利等农村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较高,而公共安全、文化娱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供给水平较低;农村公共品供给水平与国家政策有关,反映了政府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上的行为偏好。  相似文献   

20.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贯彻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农村公共品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为切实把握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现状,了解制约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主要因素,探求实现农村公共品有效融资决策与监管机制,2004年寒假期间,我们组织了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围绕农村公共品决策与监管问题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由于水利、道路作为比较典型的具有不同排他程度的农村公共品,对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的影响最为直接和明显。因而我们对有关公共品决策与监管机制的调研,以这两种基础设施类公共品为主要领域展开。在对调查资料分析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些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