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浦东新区跨国公司投资企业的行业竞争力特征,发现跨国公司在不同行业中的竞争力强弱不同,在所统计的30个工业行业中,跨国公司在绝大多数行业中具有竞争优势,在部分行业中具有超强优势。文章还重点分析了跨国公司对浦东新区行业整体竞争力的影响,并就如何更好地利用跨国公司来提高新区的行业竞争力问题,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经济改革》2010,(7):6-7
6月18日,适逢重庆直辖市成立13周年纪念日,中国内陆惟一的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正式挂牌成立。这是我国继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后正式成立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  相似文献   

3.
2017年4月,随着雄安新区获批,雄安新区成了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之后又一个国家级的新区,被定义为"千年大计,国家大事"的雄安新区,其设立代表了我国区域发展战略新的方向,而且对于我国下一步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新区要持续发展必须尊重市场经济的规律,本文从区域经济学的角度对雄安新区的设立进行了探讨,认为雄安新区并不仅仅是北京的集中疏散地的地位,而且还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①借助首都城市优势,打造新的区域增长极.②调整区域经济布局,优化区域产业结构.③助力"京津冀一体化"协同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叶姮  李贵才  李莉  王乾  张华 《经济地理》2015,35(2):92-99
从规模总量、经济外向性、创新能力及交通区位4个方面的18个指标构建国家级新区发展潜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GRNN(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方法,以9个国家级新区及8个具有重要国家级新区潜质的区域(后统称新区)为对象,对其母城进行新区发展潜力综合评价。研究发现:1新区发展潜力差距较大,其中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的新区在发展潜力上具有绝对优势;沿海新区普遍经济外向程度高于内陆新区;重庆是内陆唯一一个可与上海、深圳、广州和天津媲美的国家级新区母城,其在规模总量和经济外向性方面具有显著优势。2在对GRNN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的基础上,将17个新区分为国际竞争型、全国中心型、区域中心型和特殊战略型4类功能模式。文章最后结合各新区设立的战略目的和潜力评价结果,梳理了不同类型新区功能关联,并针对不同功能模式的新区在其母城支撑条件下,实现其功能定位的实施路径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时序外推模型、生产函数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等方法,对铁路运输企业人才需求总量的发展变化进行了动态关联分析,作出了人才需求总量的预测,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时代经贸》2013,(7):74-76
当前,服务业的跨国转移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新趋势,服务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加快发展服务贸易,既是国家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重要战略部署,更是浦东新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新区围绕“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形成服务贸易发展合力,优化服务贸易发展环境,深化服务业市场开放,聚焦综合保税区、陆家嘴、张江、世博等重点区域及航运服务、金融服务、会展文化服务等优势领域,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枢纽功能,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大力促进国际服务贸易发展,不断提升对长三角地区的服务和辐射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将推动我国经济国际化、劳动力市场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的人才需求在总量上、结构上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将发生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物业管理行业又推动了房地产业和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新的行业需要高素质的专门人才。高校物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随着地方经济建设和行业人才需求在不断改变。而高职院校是今后物业管理行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其办学模式和培养目标是我们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来,无锡新区围绕建设高新技术产业高地,积极扩大利用外资,开放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到2004年底累计批准注册外资68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53亿美元,进区投资的世界500强公司超过40家。利用外资的总量位居江苏省各开发区第二位,占无锡市利用外资总额的40%。新区开发建设十多年的历史积淀,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将工业碳排放总量分解为工业产出规模效应、行业结构效应、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从总效应角度研究了上述四个效应对碳排放总量的作用,其中前三个效应对碳排放均有拉动作用,工业产出规模效应的作用最大。能源强度效应对全行业的碳排放量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次,根据1995~2011年工业32个行业四个效应值及其碳排放的面板数据模型,从总体样本和分行业样本两个层面分别研究四大效应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影响。总样本研究表明,全行业工业产出规模效应和行业结构效应对碳排放有显著的正向和负向影响。分行业样本研究根据能源强度、RD投入、外资比重及资本密集度分类标准对工业行业进行分类,研究基于行业差异的各因素对中国工业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工业产出规模效应和行业结构效应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和负向影响不存在行业差异,行业能源消费结构效应和能源强度效应对不同行业碳排放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最后,根据实证结果提出合理的减排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