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医保:城乡难下一盘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推进。2003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实施。2002年和2005年,农村医疗救助和城市医疗救助的试点工作全面展开。2007年,全国启动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城市医疗救助试点的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开展医疗救助试点的样本城市,收集整理当地医疗救助制度有关数据与信息,同时应用分层定额抽样的方法对四城市800户属于当地贫困人口医疗救助制度救助对象的家庭进行问卷调查,对收集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从救助的提供、利用、效果三方面对目前各地的医疗救助试点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3.
2003年的"孙志刚事件"令舆论哗然,使得流浪乞讨人员这一随人类文明而生的群体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促使在我国实施了21年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转变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随着收容遣送变为救助管理,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在重新审视这一群体,思索对其实施救助和支持的救助理念、救助方式、救助原则、救助途径、救助效果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4.
丁建文 《老区建设》2014,(16):16-17
中国医疗救助制度经历了农村、城市、覆盖城乡统一的渐进发展阶段,医疗救助政策的发展及目前研究状况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话题。当下围绕城市医疗救助制度的研究主要从管理机制、筹资机制、服务供给机制、评估机制等几个层面进行研究。中国的医疗救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需完善。  相似文献   

5.
对于生活在城市的农民工来说,其日常生活中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容易陷入困境。因此,社会救助对于农民工来说意义重大。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因素限制,农民工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很难得到城市社会救助。这主要有制度体系与法律方面、社会救助资金来源方面、农民工权利意识不强、社会救助主体单一方面四大问题。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解决策略来进一步完善农民工社会救助,促进农民工市民化。  相似文献   

6.
城市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机制的设计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城市低保边缘群体处于社会救助政策的真空。由于其救助需求千差万别,设计低保边缘群体的社会救助机制应坚持以人为本、范围的广泛性、救助的多元性和实施的渐进性原则,从制定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管理政策出发,发展专项救助,完善阶梯式社会救助体系。为保障低保边缘群体社会救助机制的可持续发展,应优先重视"发展性救助政策",促进再就业、充实培训专业救助工作人员、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实施救助。  相似文献   

7.
城市乞讨问题的多视角研究及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孝明 《改革与战略》2006,(11):104-105
2003年8月1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开始实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在中国引起了关注。本文分析了乞讨者目前的生活状态,并提出了解决城市流浪乞讨的可行之策。  相似文献   

8.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刘光玺改革传统的社会救济制度,制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线,在较大范围内依法开展社会救助工作,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状况,这项工作首先在城市铺开,目前已有406个城市出台了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有...  相似文献   

9.
资源型城市就业困难的原因在于向市场经济转型较晚,缺少新兴部门的成长与发育,因此缺少新增就业机会。正是由于国有企业改革起步较晚,资源型城市遭受就业冲击的程度反而不如非资源城市严重。政府对城市下岗失业者的救助同时存在着过度保护和保护不足,而以就业促进为特征的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虽然能够改善劳动者的市场地位,但却较少得到执行,为此,国家公共财政要为改变这种情况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10.
我国城市蔓延问题,表现为大规模无序扩张。它具有不同于发达国家的成因,中国二元化经济增长模式是其内在驱动力,公共财政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救助制度以及土地制度改革滞后是其制度性成因。因此需要深入到城市空间结构内部找到一种合理的布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提高制度供给作为解决城市蔓延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1.
《中国老区建设》2005,(6):47-47
我国城市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工作今年起全面展开。救助的对象主要是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或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负担仍然较重的人员,以及其他特殊困难群众。城市医疗救助基金的来源主要是地方财政预算拨款、专项彩票公益金、社会捐助等。  相似文献   

12.
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民生、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尽管人类社会发展到物质财富极为丰富的当今时代,贫困仍然是远没有解决的世界性重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探索反贫困的途径和办法.转型时期,中国的社会救助的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己基本建立,但在社会救助的实践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我国的社会救助制度能否进一步发展、完善,关系到广大人民能否分享我国经济社会的改革发展成果.本文主要探讨了我国社会救助实施过程中几个现实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张浩淼 《乡镇经济》2010,1(2):34-37
1990年代中后期,拉美各国纷纷改革了原有的社会救助制度并相继设置了许多新型的社会救助项目,新建立的社会救助以"发展"为价值理念,把救助资格与教育培训、医疗服务和个人就业等人力资本发展政策结合在一起,这类新型社会救助改变了过去社会救助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残补、边缘的地位,显示了拉美社会保障制度关注重心与发展方向的转变。从拉美的新型社会救助中,中国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并找到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相关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救助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满足救助居民的相关需要不仅是人权道德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要要求。本文通过查阅数据,对比分析城市和农村救助制度在社会最低生活保障、专项救助和其他救助三方面发展存在的差别,一方面,说明我国急需相关法律制度的健全,加强在执法监督方面的落实;另一方面,突出阐明我国社会救助制度在城乡发展上的二元差异问题,社会救助制度城乡发展分离,贫穷很大原因就是因为经济发展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其中社会救助制度应该更加公平,不然会加重贫困。  相似文献   

15.
潘敏  王磊 《辽宁经济》2010,(9):21-21
目前辽宁省已形成了以城市低保制度为核心,包括医疗救助、住房援助、教育救助、应急救助、就业帮助等多项制度的多层次、广覆盖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一个造福辽宁省贫困群体的城乡社会救助网络正释放出“超级能量”,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然而,总体上看,目前辽宁省社会救助体系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形势需求。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需要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必须对此进行深入分析、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已经于2003年6月20日颁布,与1982年颁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相比,从收容到救助,无疑是一个进步,那么,我们该如何理解这部救助弱势群体的条例?这部条例还有哪些不完善之处?日前,本圳记采访了名法学家、国家行政学院杜钢建教授。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金融机构的救助及金融制度的改革等角度对美国大萧条和新金融危机时期政府的救助方案进行了系统评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两次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各种救助方案的效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18.
社会问题是社会矛盾的外化和表现形式。流浪乞讨现象在当代中国的大量涌现,恶化了城市文明的"生态环境";对农村社会的冲击日益加剧;削弱了社会大众的同情心及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易引发其他社会问题等。当务之急是全面建构针对这种现象的规制体系,即全面建构现代流浪乞讨救助政策体系;整合现代流浪乞讨救助管理机构资源;突破限制流浪乞讨人员社会救助的资金瓶颈;创新对流浪乞讨的救助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单亲贫困家庭是城市贫困群体中具有代表性的一部分,但在现有扶贫帮困政策的执行及救助制度的完善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在对部分城市单亲贫困家庭现状、贫困原因以及现有救助机制的运作情况、实际效果等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茜 《发展》2006,(9):40-41
城市贫困角度的研究成果 1993年以来,由民政部主管,在全国城市中推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该制度被看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社会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